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66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内管体、球囊、外管体、固定翼、延长管体的流速调节器和局部增大管体,所述流速调节器和局部增大管体依次连接在引流管延长管体,所述外管体与延长管体通过鲁尔接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具有免缝合、调节引流速度和防返流功能,能够防止引流速度过快,提高控制流速的准确率;此外,还能够有效防止返流的发生,其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同时该引流管具有免缝合式固定翼可减轻患者在引流缝合固定过程中的痛苦。本引流管适用于胸腔积液,气胸,腹腔积液及心包腔积液的引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现有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负压装置,防返流效果较差。部分患者外科手术后术区需要留置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引流后可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防止感染发生,有利于切口愈合。由于胸腔内是负压,为了防止引流液倒流而发生逆行感染,要确保患者的胸闭引流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cm,患者活动时不能将引流瓶提得太高。此外,胸腔引流时如果快速地排出气体或液体,会引起复张性肺水肿,有时会是致命性的并发症。如今固定引流管的普遍方法都为缝合式,而缝合式操作不但对操作人员要求高,而且缝合时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这都表明了引流管的控制引流速度、防返流作用及免缝合式操作十分重要。鉴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引流管的种种弊端,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可控速、免缝合及防返流的引流管,用于胸积液、心包腔积液、腹腔积液和气胸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功能,能够防止引流速度过快及液/气体的返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流管,包括内管体11、内管体11上的充气球囊14、固定翼2、外管体12、外管体夹15、鲁尔接头16、延长管13、延长管13的流速调节器3、局部增大管体4和活瓣装置41。内管体11上的充气球囊14通过外管体12与单向充气装置17相连,活瓣装置41位于局部增大管体内4,并与局部增大管体4的近端相连,活瓣装置41的活瓣与局部增大管体4的远端不相连。优选地,固定翼2预留有两个固定孔。一种引流管,包括内管体11、内管体11上的固定翼2、外管体12、外管体夹15、鲁尔接头16、延长管13、延长管13的流速调节器3、局部增大管体4和活瓣装置41。固定翼2一侧有粘胶21和防护膜22覆盖,活瓣装置41位于局部增大管体4内,并与局部增大管体4的近端相连,所述的活瓣装置41的活瓣与所述的局部增大管体4的远端不相连。优选地,固定翼2预留有两固定孔。一种引流管,包括内管体11、内管体11上有充气球囊14、固定翼2、外管体12、外管体夹15、鲁尔接头16、延长管13、延长管13的流速调节器3、局部增大管体4和活瓣装置41,内管体11上的充气球囊14通过外管体12与单向充气装置17相连,固定翼2一侧有粘胶21和防护膜覆盖22,活瓣装置41位于局部增大管体4内,并与局部增大管体4的近端相连,所述的活瓣装置41的活瓣与局部增大管体4的远端不相连。优选地,固定翼2预留有两固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具有免缝合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痛苦;具有可控速功能,减少快速引流带来的并发症;具有防返流作用,便于治疗和护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引流管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引流管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引流管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引流管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引流管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引流管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免缝合式固定翼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引流管流速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局部增大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管体1、免缝合式固定翼2、流速调节器3和局部增大管体4,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延长管体13与外管体12通过鲁尔接头16相连接。所述内管体11内段向上弯折。所述免缝合式固定翼2贴近皮肤的一面具有粘胶层21,其中粘胶层21表面还有一张防护膜22。所述流速调节器3具有驱动轮31、及其刻度装置32。所述局部增大管体41中有两片活瓣42。实施例2内管体11上设有充气球囊14,所述充气球囊通过所述的外管体与单向充气装置17相连。实施例3一种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管体1、免缝合式固定翼2、流速调节器3和局部增大管体4,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延长管体13与外管体12通过鲁尔接头16相连接。所述内管体11内段向下弯折。所述免缝合式固定翼2贴近皮肤的一面具有粘胶层21,其中粘胶层21表面还有一张防护膜22。所述流速调节器3具有驱动轮31、及其刻度装置32。所述局部增大管体41中有两片活瓣42。实施例4内管体11上设有充气球囊14,所述充气球囊通过所述的外管体与单向充气装置17相连。实施例5一种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管体1、免缝合式固定翼2、流速调节器3和局部增大管体4,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延长管体13与外管体12通过鲁尔接头16相连接。所述内管体11内段向上弯折。所述免缝合式固定翼2贴近皮肤的一面具有粘胶层21,其中粘胶层21表面还有一张防护膜22。所述流速调节器3具有驱动轮31、及其刻度装置32。所述局部增大管体41中有两片活瓣42。内管体11上设有充气球囊14,所述充气球囊通过所述的外管体与单向充气装置17相连。实施例6一种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管体1、免缝合式固定翼2、流速调节器3和局部增大管体4,所述管体1包括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延长管体13与外管体12通过鲁尔接头16相连接。所述内管体11内段向下弯折。所述免缝合式固定翼2贴近皮肤的一面具有粘胶层21,其中粘胶层21表面还有一张防护膜22。所述流速调节器3具有驱动轮31、及其刻度装置32。所述局部增大管体41中有两片活瓣42。内管体11上设有充气球囊14,所述充气球囊通过所述的外管体与单向充气装置17相连。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管体11——内管体12——外管体13——延长管体14——充气球囊15——外管体夹16——鲁尔接头17——单向充气装置18——充气导管2——免缝合式固定翼21——粘胶层22——防护膜3——流速调节器31——驱动轮32——刻度装置4——局部增大管体41——活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包括内管体、内管体上的充气球囊、固定翼、外管体、外管体夹、鲁尔接头、延长管、延长管的流速调节器、局部增大管体和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体通过所述的鲁尔接头与延长管相连,所述的内管体上的充气球囊通过所述的外管体与单向充气装置相连,所述的活瓣装置位于局部增大管体内,并与所述的局部增大管体的近端相连,所述的活瓣装置的活瓣与所述的局部增大管体的远端不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包括内管体、内管体上的充气球囊、固定翼、外管体、外管体夹、鲁尔接头、延长管、延长管的流速调节器、局部增大管体和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体通过所述的鲁尔接头与延长管相连,所述的内管体上的充气球囊通过所述的外管体与单向充气装置相连,所述的活瓣装置位于局部增大管体内,并与所述的局部增大管体的近端相连,所述的活瓣装置的活瓣与所述的局部增大管体的远端不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翼预留有两固定孔。3.一种具有可控速、防返流及免缝合装置的引流管,包括内管体、固定翼、外管体、外管体夹、鲁尔接头、延长管、延长管的流速调节器、局部增大管体和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体通过所述的鲁尔接头与延长管相连,所述的固定翼一侧有粘胶和防护膜覆盖,所述的活瓣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晓立邓鑫陈冠伦张凯怡朱裕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愈大夫团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