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35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按照重量百分比,该合金的成分为:Ba:1.0‑1.5wt.%,In:4.0‑6.0wt.%,Ag:1.5‑2.0wt.%,W:0.4‑0.8wt.%,Bi:2.0‑3.0wt.%,V:0.4‑0.6wt.%,Ge:2.0‑3.4wt.%,Re:0.2‑0.4wt.%,余量为钴。该材料为海洋环境下用耐腐蚀的钴合金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材料学解决方案,也就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该合金的实施和产业化会大大推动我国在水面艇和潜水艇领域对高端钴合金材料的商业升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钴合金。
技术介绍
高温合金又称热强合金、耐热合金或超级合金,是以Fe,Co和Ni为基体,并且在600度以上使用时能够承受较大复杂应力,同时保持表面稳定的奥氏体合金材料。由于具有好的耐热性、高强度、优异的延展性、热加工性、焊接性、耐疲劳及抗腐蚀性能,高温合金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石油化工领域、热电领域、核电领域、交通运输领域、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等。尤其是如今顶尖航空发动机领域,高温合金的使用量为整个的50%左右。高温合金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为航空航天的工况要求用耐高温材料来制备涡轮增压器,所以出现了高温合金。在这以后,人们急需使燃气涡轮发动机技术进一步提升,从而使高温合金质量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快速进步。所以,高温合金的进步跟涡轮发动机的进步密不可分。按照合金的基体元素种类,高温合金可以分为三类:铁基、镍基及钴基高温合金。其中铁基高温合金工作温度多在600-800度;镍基高温合金工作温度多为650-1000度;钴基高温合金工作温度多为730-1100度。钴基高温合金主要是指以高合金化的面心立方钻基固溶体为基体,以碳化物为主要强化相的一类合金。钴基高温合金与镍和铁基高温合金相比具有以下特性:(1)更高的熔化温度;(2)更平坦的持久强度-温度曲线,可以在更高的温度承受应力作用;(3)更加优秀的抗燃机气氛热腐蚀性能;(4)更为良好的抗热劳特性;(5)较好的焊接性能。因此作为制造航空喷气发动机、工业燃气轮机和舰船燃气轮机的导向叶片、喷嘴导叶及柴油机喷嘴材料,钴基高温合金具独特的优势。一般而言,由于液态金属的密度大于固态的密度,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很显然,这些密度的差异会导致凝固过程中大量铸造孔洞的生成。此外,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先析出相形成了枝晶主干和侧枝而使得后来的熔体不能有效地填补枝晶间的空隙,也会促使孔洞和疏松的生成。因而,多元合金在凝固时铸件的铸造密实度一直是材料学上的难点。通常,对于铸造合金而言,人们会选择多元共晶点附近的成分,使得合金的凝固过程中有固定而单一的相转变温度,因为共晶温度是固定的。这样不仅使得铸件在大范围内合金成分均匀,而且由于共晶相的相互协调生成而使得铸造的孔洞和疏松达到了最小化。由于钴合金在高温呈现的极其优异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国内外的专家和研究机构已经对钴合金进行了广泛而又详尽的研究,并产业化了一系列铸造用钴合金和变形用钴合金。但是这些钴合金一般在使用状态下呈现出fcc相的结构,强化需要靠在fcc相中形成碳化物来进行高温强化。这些钴合金在推广后不仅使得相关行业的产业升级成为可能,也大大促进性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性能钴合金材料以及使用于极端环境先进钴合金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可以预见的是钴基合金会在工业领域和国防领域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合金新材料的创新离不开合金结构和成分设计,而材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主要方法。通过优化合金元素的筛选和成分确定,不仅可以达到所需要的各种性能指标,还会降低合金冶炼和加工的生产成本和对设备的要求。该类产品不仅使用寿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还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合金的组成为Ba:1.0-1.5wt.%,In:4.0-6.0wt.%,Ag:1.5-2.0wt.%,W:0.4-0.8wt.%,Bi:2.0-3.0wt.%,V:0.4-0.6wt.%,Ge:2.0-3.4wt.%,Re:0.2-0.4wt.%,余量为钴。上述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包括如下步骤:将如上配比的原料加入到氩气环境下的感应电炉内,并采用石墨坩埚;熔炼时在1600度保温10分钟,靠高频感应炉电磁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在1600度保温1分钟并浇铸出炉;合金浇铸采用直径50-100mm的钢模,并采用水冷的方式降温。将所得的铸锭在室温下加热到1650-1700度并保温10分钟;然后将该熔体倒入已经做好的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冷却脱模后需要进行铸造后的热处理,温度为860度,时间为0.3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水面艇、潜水艇的阀门及配件对相关材料性能要求很高,必须具有耐海水腐蚀,高强度和抗冲击载荷的能力。阀门及其配件以前用镍铝青铜制造,但由于现在水面艇的工作强度和潜水艇要求更大的下潜深度而使得人们意识到需要寻求新的合金材料。此外,由于装配而形成缝隙的法兰工作面上由于海洋生物附着在这样的部位而导致选择性腐蚀。这类腐蚀十分隐蔽,因为被腐蚀的合金为同体积的疏松铜或腐蚀产物所代替,所以很难察觉,通常仅在清洗后根据铸件表面被腐蚀区的外观才能揭示。由于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到在服役过程中水面艇和潜水艇,开发一种具有优异海洋环境下耐腐蚀性能的铸造合金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方法。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液相调幅分解型的铸造用钴合金,该合金具有相比目前水上艇和潜水艇采用的镍铝青铜合金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能力和抗高温软化能力。(2)传统上,对铸造钴基合金的铸造性能的优化是基于将这些合金的成分设计在多元合金共晶点附近,因而这些共晶点附近的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了铸造过程中的孔洞和疏松的形成。由于该设计理念的限制,合金成分限制在了多元合金共晶点附近,但是具备优异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合金成分点未必会在多元共晶点附近。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了铸造用钴合金不能满足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性能要求。本专利的铸造用钴基合金设计采用了新型液相的调幅分解效应来产生两种不同的熔体,并使得这两种熔体具有很大的熔点差别。这种设计方法是另一种消除铸造孔洞和疏松的新型方法。由于合金的液相调幅分解可以在相当大的成分范围内实现,因而材料设计者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合金元素和含量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其它性能。这种设计理念,在国内外都是极其先进的,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成熟的基于该理念设计的铸造用钴基合金问世,并得到成熟的产业化。(3)本专利设计的新型铸造用钴合金,在凝固的过程中,富钴的液相和富In和Ag的液相不断的从最初的合金熔体中分离出来。这些富钴的熔体由于不和富In和Ag熔体相熔,因而在凝固过程中伴随着枝晶的生成而逐渐被排挤到枝晶的间隙中,并在这些狭小的缝隙中最终凝固,起到了补充凝固孔洞的作用。因而,具备液相调幅分解特性的合金最适合来制备无凝固收缩孔洞的铸件,因为这种材料产生的凝固孔洞等缺陷极少。该合金具有宽广的凝固温度范围(1020-1250度)。其中主要的富Co熔体的凝固温度范围为1140-1250度,富In和Ag的熔体凝固温度范围为1020-1100度。两种液相的凝固温度范围覆盖了从1250度到1020度的温度范围,因而在用该合金进行铸造的时候,可以获得的铸造件致密度高,可以达到98%以上而没有明显的孔洞出现。该合金完全解决了传统镍铝青铜在铸造过程中会出现强烈的氧化趋势、狭窄的凝固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按照重量百分比,该合金的成分为:Ba:1.0‑1.5wt.%,In:4.0‑6.0wt.%,Ag:1.5‑2.0wt.%,W:0.4‑0.8wt.%,Bi:2.0‑3.0wt.%,V:0.4‑0.6wt.%,Ge:2.0‑3.4wt.%,Re:0.2‑0.4wt.%,余量为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按照重量百分比,该合金的成分为:Ba:1.0-1.5wt.%,In:4.0-6.0wt.%,Ag:1.5-2.0wt.%,W:0.4-0.8wt.%,Bi:2.0-3.0wt.%,V:0.4-0.6wt.%,Ge:2.0-3.4wt.%,Re:0.2-0.4wt.%,余量为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面艇和潜水艇用耐腐蚀具备优异铸造性能的钴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冶炼步骤:将如上配比的原料加入到氩气环境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宇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