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该振子组件包括振动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振动部连接,所述振动部包括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围绕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且极性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全面屏的电子终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提高屏占比,电子终端的正面需要进行无孔化设计,即取消听筒的出声孔和摄像头的感光孔等孔状结构。在一些发声装置设计方案中,采用压电器件放置于中框上,通过压电器件的振动带动电子终端的屏幕和前壳振动,从而辐射声音。在其他方案中,在屏幕上设置激励器。激励器的振动带动屏幕振动发声,该激励器可以实现屏幕无孔设计,同时具备良好的听觉体验。然而,现有激励器的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振动方向,磁场利用效率低,产品功耗高,而单纯增大磁铁,或者单纯增多磁铁,会造成产品材料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该振子组件包括振动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振动部连接,所述振动部包括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围绕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且极性相同。可选地,还包括辅助永磁体,所述辅助永磁体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外侧,所述辅助永磁体被配置为用于增强穿过所述线圈的磁场的强度。可选地,所述辅助永磁体包括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振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永磁体被配置为与所述激励器的壳体和导磁芯柱一起形成第二磁路。可选地,所述辅助永磁体包括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和所述第四永磁体的主体方向垂直于振动方向并层叠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永磁铁的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三永磁体的N极靠近所述第一永磁体的N极,所述第四永磁体的S极靠近所述第一永磁体的S极。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四个条形磁铁,四个所述条形磁铁形成矩形环状;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矩形环状磁铁或者跑道形环状磁铁。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四个条形磁铁,四个所述条形磁铁形成矩形环状,所述辅助永磁体的位于长度较长的所述第一永磁体上;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矩形环状磁铁或者跑道形环状磁铁,所述辅助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长边上。可选地,还包括环形导磁板,所述环形导磁板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永磁铁的沿振动方向的上端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励器。该激励器包括壳体、定子组件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振子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形容纳腔,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中部避让空间中,并与所述振动部相间隔。可选地,所述壳体由导磁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导磁芯部,所述导磁芯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导磁芯部外侧。可选地,所述导磁芯部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的径向凸出部,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支撑部的外侧,并且位于所述径向凸出部与所述壳体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发声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敞开端的屏幕本体,在所述屏幕本体上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激励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该振子系统具有磁场利用率高的特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的沿长轴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磁芯部的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与弹片的装配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的沿短轴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激励器的沿短轴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又一种激励器的沿短轴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前壳;12:弹片;13:第一悬臂;14:第二悬臂;15:第一连接部;16:凸出部;17:环形导磁板;18:质量块;19:第一永磁体;20:环形部;21:支撑部;22:插入端;23:线圈;24:FPCB;26:凸起部;30:后盖;31:第二永磁体;32:底部;33:第三永磁体;34:第四永磁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励器。该包括:壳体、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壳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被设置在容纳腔内。具体地,壳体呈长方体结构。振子组件包括振动部和弹性部。振动部通过弹性部悬置在容纳腔内。振动部通过弹性部悬置在容纳腔内。振动部包括平行于振动方向充磁的第一永磁体19。第一永磁体19形成中部避让空间。中部避让空间来避让定子组件。振动方向如图6中A箭头所示。振动部具有设定的质量,以形成振感。弹性部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弹性部为弹簧、弹片12或者弹性橡胶件等。振动部包括配重部和第一永磁体19。第一永磁体19设置在配重部上,并形成中部避让空间。例如,配重部为质量块18。质量块18呈框体结构。中部避让空间用于对线圈23形成避让。第一永磁体19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振动方向即振子组件振动时的方向。例如,第一永磁体19呈矩形状结构或者跑道型环状结构,在第一永磁体19的中部形成中部避让空间。或者,第一永磁体19为多个。多个第一永磁体19设置在配重部上,并围绕在框体结构的内侧,以形成中部避让空间。多个第一永磁体19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且极性相同。例如,质量块18的中部形成通孔。两个第一永磁体19设置在通孔中,并且两个第一永磁体19相互间隔,以形成中部避让空间。这种设置方式,第一永磁体19的数量少,结构简单。例如,第一永磁体19为条形磁铁。两个条形磁铁的长轴平行于壳体的长边。长轴平行于条形磁铁的长边。短轴与长轴以及振动方向垂直。线圈23呈跑道型结构或者矩形结构。线圈23的长边平行于壳体的长边。在该例子中,线圈23的长边与条形磁铁相对应,这使得振子组件的驱动力更大。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永磁体19为四个。四个第一永磁体19固定在通孔中,并排列成矩形环状结构。矩形环状结构的中部形成中部避让空间。这种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振动部连接,所述振动部包括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围绕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且极性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振动部连接,所述振动部包括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围绕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且极性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永磁体,所述辅助永磁体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外侧,所述辅助永磁体被配置为用于增强穿过所述线圈的磁场的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永磁体包括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所述振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永磁体被配置为与所述激励器的壳体和导磁芯柱一起形成第二磁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永磁体包括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和所述第四永磁体的主体方向垂直于振动方向并层叠设置,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永磁铁的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三永磁体的N极靠近所述第一永磁体的N极,所述第四永磁体的S极靠近所述第一永磁体的S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四个条形磁铁,四个所述条形磁铁形成矩形环状;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矩形环状磁铁或者跑道形环状磁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德璋,毛东升,朱跃光,刘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