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75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包括位于无人机下方且与无人机的支撑脚连接的基站模块,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基站模块底部设有线缆,线缆与基站模块电连接,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电连接。通过在无人机上增设基站模块,并且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以及将线缆设置在基站模块底部,在高空实现通信信号长时间大面积覆盖的基站功能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将线缆直接连接至无人机的中心板上的方式,降低线缆等外挂设备对无人机的电磁干扰,并且确保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
技术介绍
便携系留型应急通信空中基站模块配合多旋翼飞行平台应用于小型通信车配套,利用小型车通信车车载应急卫星、微波通信接入系统,将手机通信信号传送到位于高空的空中基站模块实现通信信号长时间大面积有效覆盖;便携系留型应急通信空中基站模块也可以独立使用与便携卫星通信系统、本地光纤接入点组网在车辆无法到达的地点实现手机通信信号覆盖。为特定事件、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提供简单高效的通信保障。然而目前的空中基站模块的电源与无人机多为一体化设计,优点是美观,缺点是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和电磁辐射对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再则,为了飞行稳定性,通常将无线设备安装于无人机的中心板上部,这样做的缺点是设备重心偏高,无线设备电磁或者铁质构件、钢制螺丝干扰飞行平台磁罗盘的风险比较大,或者磁罗盘数据处于合格与不良的临界状态造成定点失败而飘移,使用成本更高的RTK系统只能增强定位精度,但对飞行稳定性作用不大;另外,系留电缆位置设置不当会造成飞行器飞得比较高时抗风能力比较差,飞行状态不稳定,以及系留电缆使用的是光电复合缆,在应急通信环境中维修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能够降低线缆对无人机的电磁干扰,并且确保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包括位于无人机下方且与无人机的支撑脚连接的基站模块,所述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基站模块底部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与基站模块电连接,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通过在无人机上增设基站模块,并且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以及将线缆设置在基站模块底部,在高空实现通信信号长时间大面积覆盖的基站功能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将线缆直接连接至无人机的中心板上的方式,降低线缆对无人机的电磁干扰,并且确保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的基站模块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无人机;11、支撑脚;12、中心板;2、基站模块;21、基站设备挂载板;22、挂载板支架;23、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24、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25、机载电池A;26、机载电池B;27、双模RRU;28、全向天线;29、光电缆挂载板;291、光缆接头;292、电缆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无人机上增设基站模块,并且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以及将线缆设置在基站模块底部。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包括位于无人机下方且与无人机的支撑脚连接的基站模块,所述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基站模块底部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与基站模块电连接,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电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通过在无人机上增设基站模块,并且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以及将线缆设置在基站模块底部,在高空实现通信信号长时间大面积覆盖的基站功能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将线缆直接连接至无人机的中心板上的方式,降低线缆对无人机的电磁干扰,并且确保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的间距为3cm-5cm。具体的,所述基站模块中的双模RUU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的间距为18-20cm。所述基站模块中的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或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cm,优选3cm。由上述描述可知,基站模块中RUU设备和开关电源设备没有紧贴着无人机的中心板,能够降低射频设备对无人机控制系统的电磁干扰。进一步的,所述基站模块包括基站设备挂载板、挂载板支架、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机载电池A、机载电池B、双模RRU、全向天线、光电缆挂载板、光缆接头和电缆接头;所述基站设备挂载板水平设置在无人机下方,多个所述挂载板支架设置在基站设备挂载板四周且分别与无人机的支撑脚可拆装连接;所述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机载电池A和机载电池B均固定在基站设备挂载板的上表面,所述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和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均分别与机载电池A、机载电池B、无人机的中心板和双模RRU电连接;所述双模RRU固定在基站设备挂载板的下表面,多个所述全向天线分别设置在双模RRU下表面的边沿位置且分别与双模RRU电连接,所述光电缆挂载板悬挂在双模RRU下表面的中央位置且与双模RRU电连接,所述光缆接头和电缆接头分别设置在光电缆挂载板上;所述线缆包括光缆和电缆,所述光缆与光缆接头电连接,所述电缆与电缆接头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多个所述挂载板支架设置在基站设备挂载板四周且分别与无人机的支撑脚可拆装连接,便于维护与检修;基站模块采用常用的组合式开关电源模块,由两块电源模块组成冗余机载供电系统,互为备用,正常工作时主备用电池同时给无人机供电,其中一块电池发生故障时,另一块电池可以继续为无人机供电,确保无人机正常运行。采用电缆与光缆分离方式,分别输送电力和传输信号,比起现有的只有光口一种传输模式,采用光电复合缆,光缆或电缆损坏,两者必须同时更换,本专利技术具有野外使用故障时维修快捷、成本低的特点。进一步的,所述全向天线的数量为两条,分别相对设置在双模RRU下表面的边沿位置且以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的竖直线呈对称分布。由上述描述可知,此结构可确保整体无人机的重心平衡要求,进一步确保飞行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全向天线与双模RRU下表面垂直。由上述描述可知,此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全向天线所产生的风阻对无人机平衡的影响。进一步的,所述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和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的结构相同,所述机载电池A和机载电池B的结构相同;所述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和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呈上下分布,所述机载电池A和机载电池B分别位于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或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的相对两侧且以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的竖直线呈对称分布。由上述描述可知,此结构可确保整体无人机的重心平衡要求,进一步确保飞行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基站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基站设备挂载板上表面且沿基站设备挂载板上表面边沿垂直分布的侧壁,所述侧壁包裹位于基站设备挂载板的上表面的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机载电池A和机载电池B。由上述描述可知,此结构可有效保护上述供电机构,防止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电气性能损坏。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上设有百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无人机下方且与无人机的支撑脚连接的基站模块,所述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基站模块底部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与基站模块电连接,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无人机下方且与无人机的支撑脚连接的基站模块,所述基站模块的重心位置与无人机重心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基站模块底部设有线缆,所述线缆与基站模块电连接,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块与无人机的中心板之间的间距为3cm-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空中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块包括基站设备挂载板、挂载板支架、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机载电池A、机载电池B、双模RRU、全向天线、光电缆挂载板、光缆接头和电缆接头;所述基站设备挂载板水平设置在无人机下方,多个所述挂载板支架设置在基站设备挂载板四周且分别与无人机的支撑脚可拆装连接;所述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机载电池A和机载电池B均固定在基站设备挂载板的上表面,所述主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和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均分别与机载电池A、机载电池B、无人机的中心板和双模RRU电连接;所述双模RRU固定在基站设备挂载板的下表面,多个所述全向天线分别设置在双模RRU下表面的边沿位置且分别与双模RRU电连接,所述光电缆挂载板悬挂在双模RRU下表面的中央位置且与双模RRU电连接,所述光缆接头和电缆接头分别设置在光电缆挂载板上;所述线缆包括光缆和电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宁德市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