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拐角柱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拐角柱结构体由较长尺寸的衬底件和罩面拐角板构成,该衬底件在处于交叉姿势的左右的角板的两侧端部具有插入建筑板的套筒部,该罩面拐角板按照覆盖该衬底件的至少角板部分的方式安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拐角柱结构体和具有该结构体的建筑物拐角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拐角柱结构体与在拐角部具有该拐角柱结构体的建筑物拐角部结构。
技术介绍
人们知道有下述拐角部件,其由交叉的角板,以及形成于两侧端部的套筒部形成,建筑物的拐角部通过下述方式覆盖,该方式为:将作为外墙板而固定的建筑板的侧缘部插入到上述套筒部,并且拐角部本身还通过角板部分覆盖(日本第274047/2000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等)。图12为这样的拐角部件的一个实例,在建筑物的拐角部(在这里,作为柱1而表示)处,采用上述形式的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10,固定建筑板30,30。在本实例中,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10通过铝挤压等的方式而成整体成形,其由交叉的角板11和套筒部12,12构成,该套筒部12,12形成于该角板11的左右的侧端部。该套筒部12由外面部分14,侧面部分15,内面部分16构成。虽然不是必需的,但是,在本实例中,外面部分14的侧方端部朝向内侧弯曲形成唇部14a,其前端与所插入的建筑板30的外面碰接,阻止雨水浸入到套筒部12的内部。另外,在侧面部分15的内侧,突设有2根突条17a,17b,其前端与所插入的建筑板30的接合面碰接,阻止雨水进一步进入到内侧。另外,还在内面部分16,形成突出部18,-->其与建筑板30的内面碰接,防止雨水浸入到内侧。象这样,在角板的两侧具有套筒部的形式的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为,建筑板的侧缘部进入套筒部中的类型,可使套筒部确保足够的止水性。由此,具有下述优点,即,无需象在交叉状态将窑业系板材粘接而形成的拐角部件的场合那样,在邻接的建筑板之间设置密封材料,防止雨水浸入这样的止水施工,施工性优良。特别是,象上述那样,在套筒部的内部,采用几种止水方式的场合的有效性较高,广泛用于实际的拐角部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象图示的那样,在采用于角板11的两侧具有套筒部12的形式的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10的拐角结构中,角板11的整体与套筒部12的外面部分14处于露出的状态,外观性稍稍单调的感觉是无法否定的。另外,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10由金属制成,或树脂制成的场合较多,无论如何,不能够象采用与建筑板同质的拐角柱的场合那样,获得质感较高的外观。套筒部12的外面部分14呈现金属面或者树脂面以一定幅度沿纵向延伸的外观,不能够形成建筑板30之间的无缝的接合外观。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拐角柱结构体,与在拐角部具有该拐角柱结构体的建筑物拐角部结构,该拐角柱结构体在下述场合,能够大大改善外观性,在该场合指,采用防雨性良好、施工性也优良的、在角板的两侧具有套筒部的形式的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进行拐角部施工。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按照本专利技术,不单独地采用过去已知的、在角板的两侧具有套筒部的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而将该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用作衬底件,由此,确保无需密封施工的拐角结构,通-->过单独地在其上叠置罩面拐角板,改善拐角部的外表美观性。即,基本上,本专利技术的拐角柱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其由较长尺寸的衬底件和罩面拐角板构成,该衬底件在处于交叉姿势的左右的角板的两侧端部,具有插入建筑板的套筒部,该罩面拐角板按照覆盖该衬底件的至少角板部分的方式安装。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较长尺寸的衬底件在处于交叉姿势的左右的角板的两侧端部,具有插入建筑板的套筒部,则其为任意的形式,适合采用过去已知的这种拐角部件。处于交叉姿势的左右的角板既可成整体连续,也可分割为左方的角板和右方的角板。特别是最好,在根据图12而描述的那样的套筒部中,具有止水结构。在具有所要求的强度的条件下,材质也是任意的,但是,最好采用铝挤压成形件或树脂成形件这样的部件。最好采用角板设置于比套筒部的外面部分低的位置的形式的衬底件,此时,罩面拐角板按照将台阶部埋住的方式,安装于角板上,由此,可形成具有在实施时基本连续的表面的拐角部。这样,可确保外表美观性,该外表美观性基本上与单独采用过去的罩面拐角板的拐角部结构相同。罩面拐角板也可采用各种类型。比如,既可采用具有相当于衬底件的长度的整体成形件的罩面拐角板,还可采用沿上下方向将长度较短的小拐角部件接合而形成的罩面拐角板。在较长尺寸的整体成形件的场合,也可为普通的窑业系材料的类型,为了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较高的强度,也可为纤维增强塑料的挤压成形件或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这样的、混入有纤维的水泥的挤压成形件等。在这里,纤维增强塑料指将玻璃纤维等的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而添加的塑料复合材料,其称为FRP。在此场合,可获得重量轻,并且拉伸强度、耐冲击强度优良的罩面拐角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指将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而添加的水泥,其称为GRC。同样在此场合,获得重量-->轻,具有较高强度的罩面拐角板。在这样的成形件的场合,具有该拐角部的外观可由一般的直角形状,变为具有圆,或形成钝角等的各种形式的优点。另外,特别是在纤维增强塑料的挤压成形件的场合,也可调整各种色彩。在采用长度较短的小拐角部件的场合,可通过与插入套筒部的建筑板相同的部件,调整小拐角部件。在此场合,通过使插入套筒部的建筑板的水平接缝的位置,与形成于各小拐角部件上的水平接缝的位置相一致,可容易实现整体具有连续性的外墙部外观。可采用将局部厚度不同的(即,相对标准的部件,较厚或较薄)小拐角部件接合的罩面拐角板,由此,与上述情况相反,可在拐角部,具有突显部。在上述的拐角柱结构体中,角板的部分通过罩面拐角板覆盖,外表美观性大大改善。但是,套筒部的外面部分直接露出,于是,处于外观的连续性中断的状态。在可将中断的部分作为突显部而获得的场合,直接露出也没有关系。但是,还会存在不希望呈现非连续性的情况。作为这样的场合的1种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罩面拐角板可采用下述形式,其中在侧缘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伸出到衬底件中的至少套筒部表面部分的延长部。在该形式中,套筒部的外面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罩面拐角板的延长部覆盖,确保与邻接的建筑板的外表的连续性。通过使伸出的延长部的侧缘呈锯齿(台阶状),获得更加确实的外表的连续性。另外,也可通过下述方式确保外表的连续性,其方式为:在衬底件中的至少套筒部的外面部分,按照下述色调进行涂敷处理,该色调的类型与插入到套筒部中的建筑物的表面的色调相同,或者,印刷其种类与插入到套筒部中的建筑板的表面图案相同的表面图案。-->按照本专利技术,由于将下述形式的较长尺寸的拐角部件作为衬底件,该拐角部件防雨性良好,施工性也优良,在其中的角板的两侧具有套筒部,按照覆盖该拐角部件中的至少交叉的角板部分的方式安装罩面拐角板,形成拐角柱结构体,故不妨碍衬底件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可大大地改善拐角部的外表美观性。由此,使拐角柱结构体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商品价值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在拐角部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拐角柱结构体的建筑物拐角部结构的1种形式的施工过程中的图;图2为表示建筑物拐角部结构的施工后的状态的图;图3a~图3e为表示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拐角柱结构体的一部分的罩面拐角板的小拐角部件的制造步骤的一个实例的图;图4为表示已制造的小拐角部件和罩面拐角板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物拐角部结构的另一形式的图;图6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物拐角部结构的还一形式的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物拐角部结构的再一形式的图;图8为从内面看到的图7所示的建筑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拐角柱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拐角柱结构体由较长尺寸的衬底件和罩面拐角板构成,该衬底件在处于交叉姿势的左右的角板的两侧端部具有插入建筑板的套筒部,该罩面拐角板按照覆盖该衬底件的至少角板部分的方式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角柱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衬底件的角板设置于比套筒部的表面部分低的位置,罩面拐角板按照将台阶部埋住的方式,安装于衬底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拐角柱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罩面拐角板为较长尺寸的整体成形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拐角柱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罩面拐角板为纤维增强塑料的挤压成形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拐角柱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罩面拐角板为混入有纤维的水泥的挤压成形件。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拐角柱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罩面拐角板按照将长度较短的小拐角部件沿上下方向接合的方式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拐角柱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博,
申请(专利权)人:日吉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