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1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嵌接在一拉杆的管体末端以控制所述拉杆的伸缩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含有:    一壳体,其内部具有一容槽,所述壳体的顶面与一侧面分别设有一开口;    一作动杆,设置在所述容槽中并可上下滑移,所述作动杆的一端凸伸出所述壳体的顶面开口,所述作动杆的杆身开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的两侧壁设有二斜槽;    一制动块,其两侧凸伸有二凸部滑设在所述二斜槽间,所述凸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斜槽配合的二导斜面,所述制动块的一端凸伸出所述壳体的一侧面;    一弹簧,设置在所述作动杆与所述壳体之间;    一盖体,盖合所述壳体侧面的开口。(*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般行李箱所使用的伸缩拉杆,特别是指一种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具有较佳的制动稳定度与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一般习用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如图1所示,其包含有一壳体1,在壳体1内部设置有一可上下滑移的作动杆2、一制动块3嵌设在作动杆2中且可相对滑移,一弹簧4设置在壳体1与作动杆2之间以提供顶掣力,一盖体5盖合在壳体1上,值得注意的是,制动块3两侧凸伸有二圆杆状的凸部6,作动杆2上开设有供各凸部6嵌插其中的二斜孔7,因此,作动杆2的动作可控制制动块3的滑移,进而控制伸缩拉杆的长度变化。然而,由于凸部6设计为圆杆状,使得凸部6与斜孔7之间为点接触,导致凸部6的受力完全集中于一点,因此凸部6会十分容易发生磨损,进而影响动作的顺畅,在长期的反复使用之下,甚至可能造成凸部6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折断,也因而缩短制动组件的使用寿命。再如图2所示,为另一种习用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其特点在于制动组件包含有二制动块8,在二制动块8之间设置有一弹簧9,在二制动块8的两侧还分别凸伸有一凸部81,凸部81还设有一导斜面81A以分散凸部81的受力,进而避免前述的缺点,但是,其结构复杂,导致组装不易,制作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其动作顺畅,且使用寿命较长。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其组装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用于嵌接在一拉杆的管体末端以控制拉杆的伸缩定位,制动组件包含有一壳体、一作动杆、一制动块、一弹簧,以及一盖体,其中壳体的内部具有一容槽,在壳体的顶面与一侧面分别设有一开口。作动杆设置在容槽中且可上下滑移,作动杆的一端凸伸出壳体的顶面开口,此外,作动杆的杆身开设有一穿孔,且穿孔的两侧壁设有二斜槽。制动块的两侧凸伸有二凸部并滑设在二斜槽之间,且凸部的两侧设有与斜槽对应的二导斜面,此外,制动块的一端可凸伸出壳体的一侧面。弹簧设在作动杆与壳体容槽之间,以提供顶掣力。盖体用于覆盖在壳体侧面的开口。由于采用上述设计,本技术的制动件采用导斜面的设计以配合斜槽,因而可顺畅地沿斜槽滑移,且不会因长期的使用而磨损,此外,本技术的结构简易,组装方便快速,可有效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一习用制动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另一习用制动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细部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造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10嵌接在一伸缩拉杆20的管体21末端,而伸缩拉杆20其余构件的详细结构与习知相同,在此不予赘述。如图4~图6所示,制动组件10包含有一壳体30,一作动杆40设置在壳体30内部,一制动块50滑设在作动杆40的杆身,一弹簧60设置在作动杆40与壳体30之间,以及一盖体70盖合壳体30,其中壳体30的顶部凸伸形成一较小尺寸的嵌接部31以嵌接在伸缩拉杆20的管体21末端,而壳体30的内部设有一容槽32,壳体30的顶面与一侧面还分别设有一开口33、34,此外,与侧面开口34相邻的二侧面开设有二通孔35,二通孔35的上下端缘分别向内横向延伸有一凸缘36,而嵌接部31与侧面开口34相对的一侧还开设有一圆孔37。作动杆40设置在容槽32中并可上下滑移,其上端凸伸出壳体30的顶面开口33,而其下端的杆身开设有与壳体30上的二通孔35相连通的穿孔41,此外,穿孔41的二侧壁还设有二斜槽42,而作动杆40的上端则开设有与壳体30的圆孔37对应的长孔43。制动块50的两侧凸伸有二凸部51穿设在穿孔41的二斜槽42间并可相对滑移,且制动块50的两端凸伸出壳体30的二侧面,此外,凸部51的两侧还设有与斜槽42相平行的二导斜面52。弹簧60的两端分别顶抵在作动杆40的下端与壳体30的容槽32的底部,以提供顶掣力。盖体70设有二凸柱71,用于盖合壳体30的侧面开口34,在盖体70上开设有一对应于壳体30的圆孔37的圆孔72,可配合一插销(图中未示)穿设在二圆孔37、72与长孔43中,以限制作动杆40的滑移位置。如图5所示,作动杆40受弹簧60的顶掣力作用而位于一最高位置。当作动杆40因其上端受压而向下滑移时,凸部51将沿斜槽42的方向滑移,进而改变制动块50与作动杆40间的相对位置,最后作动杆40到达一最低位置,如图6所示。因此,可通过作动杆40控制制动块50的位移,进而控制伸缩拉杆10的嵌卡定位与长度变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制动组件巧妙地运用导斜面与二斜槽的设计,使作动杆带动制动块滑移时的动作更顺畅,且制动块凸部的受力可平均分散至整个导斜面,使凸部不容易磨损,并可避免凸部因受力过大或长期使用而导致折断的问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的制动组件组装相当容易,因此制作成本低廉。权利要求1.一种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嵌接在一拉杆的管体末端以控制所述拉杆的伸缩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含有一壳体,其内部具有一容槽,所述壳体的顶面与一侧面分别设有一开口;一作动杆,设置在所述容槽中并可上下滑移,所述作动杆的一端凸伸出所述壳体的顶面开口,所述作动杆的杆身开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的两侧壁设有二斜槽;一制动块,其两侧凸伸有二凸部滑设在所述二斜槽间,所述凸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斜槽配合的二导斜面,所述制动块的一端凸伸出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一弹簧,设置在所述作动杆与所述壳体之间;一盖体,盖合所述壳体侧面的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块的另一端也可凸伸出所述壳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导斜面与所述斜槽的侧壁平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为一较小尺寸的嵌接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上分别开设有对应的二圆孔,而所述作动杆上也开设有与所述二圆孔对应的长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抵顶在所述作动杆的底端与所述壳体容槽的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用于控制一拉杆的伸缩定位,制动组件包含有一壳体;一设于壳体内部的作动杆,其一端凸伸出壳体的顶面,作动杆的杆身开设有一穿孔,在穿孔的两侧壁设有二斜槽;一制动块,其两侧凸伸有二凸部可配合二斜槽滑设在穿孔中,且制动块的一端可凸伸出壳体的一侧面;一弹簧设置在作动杆底端与壳体底部之间以提供顶掣力;一盖体,用于盖合壳体。采用上述设计的伸缩拉杆的制动组件具有更好的制动稳定度与使用寿命。文档编号A45C13/26GK2629517SQ0325748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马圣爵 申请人:德右企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圣爵
申请(专利权)人:德右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