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及其铺装方法。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其包括耐磨层,印刷层与底料层,至少一侧缘上加工设有凹部,与之相对一侧缘设有凸部,该凹部与凸部尺寸相对应,凸部恰可容留在凹部内。或者,一种聚氯乙烯地砖,至少在地砖一表面的边缘上设有向上的凸部与凹部,与之相对侧缘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的凸部与凹部,该向上的凹部与凸部和向下的凸部与凹部尺寸对应,凸部恰可容留在凹部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聚氯乙烯地砖的铺装方法是将相邻地砖的凸部插入凹部,互相锁扣。在地砖铺设过程中,无需再大量使用胶粘剂,利用其锁扣结构,直接铺装与快速拆除,从而简化铺装工作与拆除作业,提升作业速度并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聚氯乙烯地砖的生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及其铺装方法所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及其铺装方法。
技术介绍
因为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无论欧美还是中国,聚氯乙烯地砖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实木地板与大理石地板而渐呈流行之势,使用聚氯乙烯地砖有诸多其它如实木地板与大理石地砖无法比拟之优点:首先,其因为聚氯乙烯本身传热相对较慢从而具有冬暖夏凉之优点;同时,由于聚氯乙烯地砖之密度与重量低,应用在高层建筑等地方可以为大楼大量减负,从而保证建筑的长期安全性;另外,聚氯乙烯地砖更因其式样多,可依据其装璜装修与设计具体地需要与用户的心意,随意选择式样等,从而满足现代人对生活多样化与装璜美观之需求。传统的聚氯乙烯地砖由耐磨层a(提供产品的长期耐磨性能)、印刷层b(增加美观性提供产品的图案与式样)与底料层c(提供产品的减震性能和舒适性能等)组合而成,其制造过程为:使用多层油压机(类似于平板硫化机)或压延贴合机将耐磨层,印刷层与底料层贴合为半成品,再将半成品裁切成不同尺寸与不同的形状,再经过不同的后处理,例如,磨边等,从而得到如图一所示的聚氯乙烯地砖。当然,也有一种为透心地砖(同质地砖)之聚氯乙烯地砖,该地砖为压延机或类似机械直接压延而出,唯,此制造工艺不在本专利技术之技术特征讨论之列,故,不再详述。传统的聚氯乙烯地砖的铺装一般是先在基底(如水泥地底或自流平水泥)上涂胶,等胶粘剂即将干燥之前,将聚氯乙烯地砖铺装上去,施压碾平,等其固化定位即可。惟,传统地砖的铺装,因为铺设过程较长,人工支出与胶粘剂的支出造成的成本负担巨大,在欧美等发达地区,铺装成本甚至比聚氯乙烯地砖本身远远要高,此种原因导致许多聚氯乙烯地砖的用户在作选择的时候左右为难,甚至出于铺装成本的考量,放弃对聚氯乙烯地砖的选择。另外,使用一般的-->聚氯乙烯地砖进行铺装,必须要使用胶粘剂,胶粘剂分为水性或油基两种,不论何种胶粘剂,均为有机物,其中,有害物质含量控制,铺装后胶粘剂中有机小分子成分的挥发与扩散等,造成整个建筑物弥漫一种有机物的异味,常为用户所垢病,而对于胶粘剂生理安全性的担忧更成为无数用户放弃聚氯乙烯地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许多用户,因为喜恶关系,或因为更换出租屋的关系等,经常想更换室内装璜与设计,将使用胶粘剂粘结的聚氯乙烯地砖移除工作将成为他们的噩梦,这亦是地砖业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提供一种可以以较低成本快速铺装,且方便更换与移除,更加具有生理安全性的地砖,成了业者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及其铺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其包括耐磨层,印刷层与底料层,在其至少一侧缘上加工设有凹部,与之相对一侧缘设有凸部,该凹部与凸部尺寸相对应,凸部恰可容留在凹部内。使地砖之间的连接通过锁扣结构实现。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地砖的两对对边边缘上分别设有凹部与凸部。为了方便凸部插入凹部,所述的凸部截面顶端为圆弧状或设有导角。为了保证凸部插入凹部后地砖表面结合紧密,所述凸部截面之长度不大于凹部之深度,最好是凸部截面之长度略小于凹部之深度。本专利技术之聚氯乙烯地砖的锁扣结构还可以是下述结构:至少在地砖一表面的边缘上设有向上的凸部与凹部,与之相对侧缘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的凸部与凹部,该向上的凹部与凸部和向下的凹部与凸部尺寸对应,凸部恰可容留在凹部内。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地砖在两对对边边缘上分别设有两相对的向上、向下的凹部和凸部和两对向上与向下的凸部。为了方便本专利技术地砖间的连接,所述的凸部截面顶端为圆弧状。为了保证本专利技术聚氯乙烯地砖上表面连接紧密,向上的凸部之宽度不大于向下凹部之宽度。-->本专利技术聚氯乙烯地砖之铺装方法,将相邻地砖的凸部插入凹部,互相锁扣。为了防止地砖在铺装时发生移动,可以在铺装区域之边缘使用胶水固定边缘的聚氯乙烯地砖。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在地砖铺设过程中,无需再大量使用胶粘剂,利用其锁扣结构,直接铺装与快速拆除,从而简化铺装工作与拆除作业,提升作业速度并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聚氯乙烯地砖的生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系传统聚氯乙烯地砖的分解图图2: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分解图,为凹部结构示意图图3: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分解图,为凸部结构示意图图4: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锁扣结构示意图图5: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凸部顶部为圆弧形图6:凸部长度小于凹部深度之铺装示意图图7: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之分解图图8: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之组合示意图图9: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之向上的凸部之宽度小于向下凹部之宽度结构示意图图标说明:图1至图6中,设在侧缘上的锁扣结构1--凹部 2--凸部 2’—带R角的凸部3--间隙图7至图9中,设在边缘上的锁扣结构4—向下的凸部 5—向下的凹部 6--向上的凹部7—向上的凸部 7’—宽度小于凹部宽度的向上凸部 8--空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分解图,为凹部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分解图,为凸部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锁扣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在侧缘上设有锁扣结构,至少一侧缘上加工设有凹部1,与之相对一侧缘设有凸部2,该凹部1与凸部2尺寸相对应,凸部2恰可容留在凹部1内。铺装时,将相邻的地砖B的凸部2插入地砖A的凹部1内,互相锁扣。在本实施例中,聚氯乙烯地砖为PVC地砖,它分为0.20毫米厚的耐磨层:该耐磨层主要由聚氯乙烯与增塑剂构成,其填料的含量为0以保证其耐磨性能、0.07毫米厚的印刷层(系在聚氯乙烯基材表面上印上不同的图案与花色),3.23毫米厚的底料层(由聚氯乙烯,增塑剂与一定含量的填料构成),该聚氯乙烯地砖之总厚度3.5MM、宽150MM、长900MM,在长度900之方向的相对应侧边上用适合的刀具刻出一边具有凹部另一边具有凸部之结构,该凹部系用适合之刀具自地砖之一侧壁直接向里延伸开挖形成,该凹部之上壁与下壁均为1.0MM厚,凹部之宽度为1.5MM,其深度为4.0MM,而凸部系将聚氯乙烯地砖之上表面向下及下表面向上加工刻挖形成,地砖之上表面向下,用刀具切除1.0MM厚之切部,形成该凸部厚度为1.5MM,长度4.0MM,在聚氯乙烯地砖铺装的时候,不同地砖之凹凸部相对应插入契合而达成将聚氯乙烯地砖固定安装之目的。请参见图4,在图中,凹凸相合,不同的地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只于四侧缘中的一对(两)侧缘相对位置分别加工出凹部与凸部,如此在铺装的时候,只有两边与相邻的聚氯乙烯地砖结合,而另外相对的两边与相邻的地砖则没有结合力。此种结合方式对于本实施例中的长方形的地砖比较适合。有时为了安装之方便性,业者可以将凸部之边缘加工成略带圆弧性,如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凸部顶部为圆弧形所示。在安装时,可以使带R角的地砖B’的凸部2’更方便的插入凹部内。为了确保地砖的上表面紧密结合,不留缝隙,业者可以将凸部的长度加工为略小于凹部的深度,如本实施例,当凹部的深度为4.0MM时,凸部的长度可以加工为3.5MM左右,这样在铺装的时候,可以确保凹部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插入凸部,而使聚氯乙烯地砖的上表面紧密的结合。请参见附图6凸部长度小于凹部深度之铺装示意图,凹部与凸部结合图,两者组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其包括耐磨层,印刷层与底料层,在其至少一侧缘上加工设有凹部,与之相对一侧缘设有凸部,该凹部与凸部尺寸相对应,凸部恰可容留在凹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氯乙烯地砖,其包括耐磨层,印刷层与底料层,在其至少一侧缘上加工设有凹部,与之相对一侧缘设有凸部,该凹部与凸部尺寸相对应,凸部恰可容留在凹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地砖,其特征在于,在两对对边边缘上分别设有凹部与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氯乙烯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部截面顶端为圆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氯乙烯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截面之长度不大于凹部之深度。5.一种聚氯乙烯地砖,至少在地砖一表面的边缘上设有向上的凸部与凹部,与之相对侧缘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的凸部与凹部,该向上的凹部与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雄铁,李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劲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