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44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检测基板,检测基板的一端为进料端,检测基板的另一端为出料端,进料端设有进料传送机构,出料端设有送料机构,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设有检测机构,检测基板上设有用于使盘类工件从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的推料机构,检测基板上设有与进料端正对的定位挡块。本方案实现了对盘类工件圆周面上车削的沟槽进行自动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工件在机床上加工完毕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检测,从而检查加工出来的工件是否符合标准,防止不合格的工件流向市场。对于盘类工件来说,盘类工件需要在圆周面上车削出沟槽,比如对皮带轮的加工、对汽车减震器活塞的加工等。现有的盘类工件的检测是通过游标卡尺对盘类工件圆周面上车削出的沟槽进行手动测量,这种检测方法效率比较低,检测强度大,并且不能对沟槽车削的精度进行实时监控。为此,为了提高盘类工件圆周面上车削出的沟槽的检测效率,降低检测的强度,对沟槽车削的精度进行实时监控,需要设计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以实现对盘类工件圆周面上车削的沟槽进行自动检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检测基板,检测基板的一端为进料端,检测基板的另一端为出料端,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设有检测机构,检测基板上设有用于使盘类工件从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的推料机构,检测基板上设有与进料端正对的定位挡块。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事先车削好的盘类工件从检测基板的进料端进入到检测基板上。定位挡板用于对从进料端滑入的盘类工件进行限位,并使从进料端进入的盘类工件能够立刻停止,防止进入到检测基板上的盘类工件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滑动,保证盘类工件能够停止在推料机构的位置上。推料机构用于推动检测基板上的盘类工件从检测基板的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滑动。由于检测机构位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故盘类工件在检测基板上从进料端向出料端滑动时,盘类工件会经过检测机构,此时检测机构对经过的盘类工件上的沟槽进行检测。检测完毕的盘类工件从出料端滑离检测基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盘类工件在检测基板上从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滑动时,通过检测机构对盘类工件车削的沟槽的精度自动检测,无需人工检测,操作方便,提高了检测的效率。综上,通过本装置,提高了盘类工件圆周面上车削出的沟槽的检测效率,降低检测的强度,对沟槽车削的精度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检测机构包括基准块、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检测活动块,检测活动块滑动连接在基准块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检测活动块朝向基准块的侧面设有检测凸起,检测活动块朝向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侧面为反光面。检测凸起用于对盘类工件上的沟槽进行检测。盘类工件从基准块和检测活动块之间滑过时,若盘类工件上的沟槽不符合标准,则检测凸起不会正常进入到盘类工件的沟槽内,比如检测凸起会与盘类工件的沟槽的边沿相抵,或者虽然检测凸起能够进入到沟槽内,但是检测凸起进入到沟槽的深度相比检测凸起进入到正常的沟槽的深度不一样,由此检测活动块受到检测凸起与不符合标准的盘类工件的相抵的作用移动的距离相比检测活动块受到检测凸起与符合标准的盘类工件的相抵的作用移动的距离是不同的,则检测活动块上的反光面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距离相比正常情况下不同。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出激光,激光经过反光面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激光再被激光传感器接受。若盘类工件上的沟槽不符合标准,由于检测活动块上的反光面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距离相比正常情况下不同,因此,反射回来的激光的角度、路径或者时间不同,激光测距传感器接受到反射回来不同的激光从而反馈出盘类工件上的沟槽不符合标准,进而起到了检测的作用。进一步,推料机构包括纵向气缸,纵向气缸的气缸杆上连接有纵向移动块。纵向气缸用于带动纵向移动块在检测基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滑动,纵向移动块用于与盘类工件相抵,纵向移动块滑动时从而带动盘类工件从检测基板的进料端向出料端滑动。进一步,出料端设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横向气缸,横向气缸的气缸杆上连接有横向移动块。横向气缸用于带动横向移动块移动,横向移动块用于与检测完毕的盘类工件相抵,横向移动块滑动时从而带动检测完毕的盘类工件从出料端滑离检测基板。进一步,进料端设有进料传送机构,进料传送机构包括工件传送带。通过工件传送带带动盘类工件进入到检测基板的进料端。工件传送带为常用的进料传送机构,便于装配。进一步,进料端设有进料板,出料端设有出料板。进料板实现了检测基板和工件传送带的连接,利于盘类工件从工件传送带上进入到检测基板上,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出料板用于使盘类工件从检测基板滑离,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一步,基准块的拐角上设有圆弧面。圆弧面便于盘类工件顺利通过基准块和检测活动块之间,防止基准块的拐角与盘类工件相抵而阻碍盘类工件顺利通过。进一步,检测活动块和基准块之间设有转动连接在检测基板上的转动盘,转动盘上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连接有电机。盘类工件滑动到转动盘上时,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盘类工件在基准块和检测活动块之间转动,从而实现了盘类工件的360°检测。进一步,纵向气缸的气缸杆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纵向气缸的气缸杆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凹孔,连接杆上设有滑动连接在凹孔内的挤压部,纵向气缸的气缸杆上设有三个均与空腔连通的滑孔,连接杆上设有三个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孔内的卡接部,卡接部与纵向移动块相抵;第二齿轮滑动连接在检测基板上,电机跟随第二齿轮一同滑动,电机的外壳上连接有用于与纵向气缸的气缸杆以及连接杆的挤压部相抵的相抵块,电机的外壳上连接有压紧件。当纵向气缸通过纵向移动块拉动盘类工件向靠近转动盘方向移动时,电机外壳上的相抵块与纵向气缸的气缸杆的外壁相抵,电机外壳上的相抵块挤压压紧件,从而使压紧件蓄力,电机外壳受到相抵块与纵向气缸的气缸杆相抵,电机外壳带动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离,第二齿轮不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不会带动转动盘转动。同时,卡接部与纵向移动块相抵,纵向气缸的气缸杆拉动纵向移动块移动。当盘类工件全部滑动到转动盘上时,此时电机外壳上的相抵块在压紧件的作用下进入到纵向气缸的气缸杆上的凹孔中,电机带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盘类工件转动,从而实现对盘类工件进行360°检测。同时,相抵块与连接杆上的挤压部相抵,由于挤压部受到相抵块的挤压,故连接杆在空腔内向远离滑孔方向移动,连接杆带动卡接部在滑孔内滑动,使卡接部进入到空腔内,卡接部停止与纵向移动块相抵,故纵向气缸的气缸杆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带动纵向移动块移动,无需使纵向气缸停止工作,纵向移动块处于静止状态,从而保证转动盘带动盘类工件正常转动。当相抵块从凹孔中滑离时,相抵块再次与纵向气缸的气缸杆的外壁相抵,相抵块受到纵向气缸的气缸杆相抵而带动电机移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移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分离,第一齿轮停止转动,转动盘也不再转动,从而使360°检测完毕的盘类工件停止转动。同时,相抵块不与凹孔内的挤压部相互挤压,连接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连接杆向靠近滑孔方向移动,连接杆上的卡接部从滑块中滑出,卡接部继续与纵向移动块相抵,纵向气缸的气缸杆继续拉动纵向移动块向靠近出料端方向滑动,纵向移动块推动盘类工件向出料端方向滑动。进一步,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型号为松下hg-c1030。附图说明图1为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检测活动块、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基板,所述检测基板的一端为进料端,检测基板的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基板上设有用于使盘类工件从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的推料机构,所述检测基板上设有与进料端正对的定位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基板,所述检测基板的一端为进料端,检测基板的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基板上设有用于使盘类工件从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的推料机构,所述检测基板上设有与进料端正对的定位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基准块、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检测活动块,所述检测活动块滑动连接在基准块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检测活动块朝向基准块的侧面设有检测凸起,检测活动块朝向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侧面为反光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纵向气缸,纵向气缸的气缸杆上连接有纵向移动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端设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横向气缸,横向气缸的气缸杆上连接有横向移动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设有进料传送机构,所述进料传送机构包括工件传送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类工件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设有进料板,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传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钢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