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波专利>正文

抹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29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抹灰机,属于建筑施工机械,包括机座、机架导轨、供灰装置和抹灰头,其抹灰头包括抹灰头框架、抹刀和储灰室,抹刀为一长方形板,安装在抹灰头框架上部,储灰室的前面由上面的软面封和下面的硬面封构成,储灰室的后面由底兜构成,抹刀下边缘连接底兜的上边缘,软面封的上边缘与抹刀的下边缘间的间隙构成出灰口,硬面封的下边缘与底兜的下边缘分别连接筒状的搅拌灰槽的两上边缘,搅拌灰槽中设有绞龙,搅拌灰槽上设有与供灰装置连接的进灰口,抹灰头框架的两侧设有封灰板,封灰板设置在支撑轴上,封灰板与抹灰头框架间设有拉紧弹簧。操作方便,运行可靠,能够很容易地实施墙体顶端抹灰,减少落地灰,作业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抹灰机,属于建筑施工机械。
技术介绍
建筑墙体抹灰,由机械代替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效果显著。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发现现有机械抹灰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落地灰浆多、墙体顶端抹不上灰层、一次抹灰程序完成后机械设备难以顺利脱离墙体,影响重复下一次抹灰程序。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采取的都是从下而上抹出灰层的条带式抹灰作业方式。当抹灰机的抹灰板上行到墙体顶部时,由于抹灰板本身有一定的高度,而灰层是靠抹灰板的下沿挤压灰浆形成的。因此,在墙体的顶端至少有等于抹灰板高度的墙面上形不成灰层,这部分墙面需人工补抹完成。另外,当抹灰机完成一次抹灰程序,离开现工作位置进入下一个工作位置实施另一次抹灰程序时,抹灰机的抹灰板与墙面之间尚有一定数量的灰浆,抹灰机强行脱离,会造成灰浆脱落,形成落地灰。此部分落地灰在脱落过程中,会粘连下边已抹好的灰层,进而形成更多的落地灰,浪费材料,造成污染,降低效率,人工后处理任务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抹灰机,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施工质量好,能够很容易地实施墙体顶端抹灰,减少落地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抹灰机,包括机座、机架导轨、供灰装置和抹灰头,抹灰头设置在机架导轨上,其抹灰头包括抹灰头框架、抹刀和储灰室,抹刀为一长方形板,安装在抹灰头框架上部,储灰室的前面由上面的软面封和下面的硬面封构成,储灰室的后面由底兜构成,抹刀下边缘连接底兜的上边缘,软面封的上边缘与抹刀的下边缘间的间隙构成出灰口,硬面封的下边缘与底兜的下边缘分别连接筒状的搅拌灰槽的两上边缘,搅拌灰槽中设有搅龙,搅拌灰槽上设有与供灰装置连接的进灰口,抹灰头框架的两侧设有封灰板,封灰板设置在支撑轴上,封灰板与抹灰头框架间设有拉紧弹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抹灰板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抹灰方式,进行条带式抹灰作业。先从墙体的上端开始抹灰,顺墙体向下,直到底部,依次完成一面墙的抹灰工作。能够很容易地实施墙体顶端抹灰,减少落地灰。-->将进灰口设置在搅拌灰槽的中间部位,以进灰口为界,搅龙分为两段,两段搅龙上的螺旋叶片旋向相反。可以使灰浆均匀地从搅拌灰槽中涌出,保证均匀涂抹,提高抹灰质量。来自供灰装置的灰浆从进灰口不断进入搅拌灰槽中,在搅龙的作用下,灰浆均匀地从搅拌灰槽内涌出,进入由抹灰头框架、面封、底兜、封灰板形成的夹层空间内,最终由狭长的出灰口到达墙面上,并随即由抹刀抹到墙面上形成灰层。还可以增设一个封灰板滑动支撑轴,封灰板上设有对应的弧形滑孔,能够自行调整,从而实现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封灰板能够紧压在墙面上。本专利技术中,机架导轨设置在机座上,机架导轨包括两个垂直(与地面垂直)的伸缩导柱,伸缩导柱由上导柱和下导柱组成,上导柱上套装有滑动导套,上导柱插装在下导柱中,两下导柱之间设有上部横支撑和底部横支撑并配装有滑动横支撑,两上导柱之间设有顶部横支撑,两上导柱之间设有平行上导柱的丝杠,丝杠穿过上部横支撑上的丝杠螺母,丝杠的上端设置在顶部横支撑上,滑动横支撑上装配有丝杠电机,丝杠的下端连接丝杠电机,两下导柱上配装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安装有抹灰头,升降架也可称作为滑动抹灰头基座,上部横支撑与机座间设有固定拉杆,顶部横支撑和底部横支撑上分别设有一组滑轮,两个一组,同轴装配,机座上设有卷筒,连接在升降架上的拉绳依次绕过顶部横支撑上的滑轮、机座上卷筒和底部横支撑上的滑轮,再连接到升降架上形成一个闭合环线。为了丝杠的平稳转动,丝杠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轴承座上。滑动导套的外径与下导柱的外径尺寸相同,保证带动升降架平稳地移动到上导柱的顶端。当升降架上行至上导柱上的导套位置时,带动导套沿上导柱滑动,上行至上导柱的顶端为止;下行时,升降架在拉绳的牵动下,带动导套沿上导柱下滑,至下导柱顶端时,导套被阻挡复位,升降架则继续沿下导柱向下滑动。伸缩导柱,可以很方便地调节高度,满足使用要求,适应不同高度的墙体。滑轮设有五组,在机座上、上部横支撑上和滑动横支撑上分别增设一组,连接在升降架上的拉绳依次绕过顶部横支撑上的滑轮、滑动横支撑上的滑轮、上部横支撑上的滑轮、机座上的滑轮、机座上卷筒和底部横支撑上的滑轮,再连接到升降架上形成一个闭合环线。因为在被应用调节过程中,通过丝杠驱动,随着上导柱的高度调节,顶端横支撑和滑动横支撑处于移动状态,其上的滑轮也跟随移动,起到了随时调节拉绳实际运行拉动长度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不管墙体的高度如何,拉绳都会随着上导轨的伸缩而增减工作拉动长度,上导柱在下导柱中伸出多少,拉绳的工作拉动长度就增加多少;反之,上导柱在下导柱中缩回多少,拉绳的工作拉动长度就减少多少,从而使闭合环线不用调整和改变,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而且运行可靠。将两下导柱底端设计的通过配套的支承轴和轴套与机座连接,固定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配套的支承轴和轴套与上部横支撑和机座连接,固定拉杆由螺杆和螺管组成,固定拉杆的两端为两段螺杆,两段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两段螺杆由中间的螺管连接,旋转螺管,可很方便地调整导柱的垂直度或倾斜度,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提高施工质量。在机座底部设高度调节垫脚,实现导柱的高度微调,主要用于调整导柱与房顶将的顶紧程度,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固可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抹灰机,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运行可靠,能够很容易地实施墙体顶端抹灰,减少落地灰,适应性好,能够很好地调节机体与墙面的状态关系,作业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保证。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抹灰头简易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右侧视图。图3、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图1中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机架导轨结构示意图。图6、图5的左侧视图。图中:1、抹刀  2、出灰口  3、软面封  4、封灰板  5、支撑轴  6、滑动支撑轴7、搅龙  8、搅拌灰槽  9、硬面封  10、连接支架  11、抹灰头框架  12、拉紧拉簧  13、底兜  14、进灰口  15、弧形滑孔  16、储灰室  17、缓冲翻边  18、车轮  19、机座20、减速机  21、螺杆  22、卷筒  23、钢丝拉绳  24、螺管  25、螺杆  26、上部横支撑  27、滑轮  28、滑轮  29、顶部横支撑  30、上导柱  31、滑动导套  32、滑轮  33、滑动横支撑  34、下导柱  35、升降架  36、抹灰头  37、滑轮  38、手柄  39、调节垫脚  40、滑轮  41、丝杠  42、底部横支撑  43、丝杠电机。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5、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抹灰机,包括机座19、机架导轨、供灰装置和抹灰头36,抹灰头36通过升降架35配装在机架导轨上。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抹灰头36包括抹灰头框架11、抹刀1和储灰室16,抹刀1为一长方形板,安装在抹灰头框架11上部,储灰室16的前面由上面的软面封3和下面-->的硬面封9构成,储灰室16的后面由底兜13构成,抹刀1下边缘连接底兜13的上边缘,软面封3的上边缘与抹刀1的下边缘间的间隙构成出灰口2,硬面封9的下边缘与底兜13的下边缘分别连接筒状的搅拌灰槽8的两上边缘,搅拌灰槽8中设有搅龙7,搅拌灰槽8上设有与供灰装置连接的进灰口14,进灰口14设置在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抹灰机,包括机座、机架导轨、供灰装置和抹灰头,抹灰头设置在机架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抹灰头包括抹灰头框架、抹刀和储灰室,抹刀为一长方形板,安装在抹灰头框架上部,储灰室的前面由上面的软面封和下面的硬面封构成,储灰室的后面由底兜构成,抹刀下边缘连接底兜的上边缘,软面封的上边缘与抹刀的下边缘间的间隙构成出灰口,硬面封的下边缘与底兜的下边缘分别连接筒状的搅拌灰槽的两上边缘,搅拌灰槽中设有搅龙,搅拌灰槽上设有与供灰装置连接的进灰口,抹灰头框架的两侧设有封灰板,封灰板设置在支撑轴上,封灰板与抹灰头框架间设有拉紧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6-9-11 200610068861.9;CN 2006-9-11 2006100681.一种抹灰机,包括机座、机架导轨、供灰装置和抹灰头,抹灰头设置在机架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抹灰头包括抹灰头框架、抹刀和储灰室,抹刀为一长方形板,安装在抹灰头框架上部,储灰室的前面由上面的软面封和下面的硬面封构成,储灰室的后面由底兜构成,抹刀下边缘连接底兜的上边缘,软面封的上边缘与抹刀的下边缘间的间隙构成出灰口,硬面封的下边缘与底兜的下边缘分别连接筒状的搅拌灰槽的两上边缘,搅拌灰槽中设有搅龙,搅拌灰槽上设有与供灰装置连接的进灰口,抹灰头框架的两侧设有封灰板,封灰板设置在支撑轴上,封灰板与抹灰头框架间设有拉紧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灰机,其特征在于进灰口设置在搅拌灰槽的中间部位,以进灰口为界,搅龙分为两段,两段搅龙上的螺旋叶片旋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抹灰机,其特征在于机架导轨设置在机座上,机架导轨包括两个垂直的伸缩导柱,伸缩导柱由上导柱和下导柱组成,上导柱上套装有滑动导套,上导柱插装在下导柱中,两下导柱之间设有上部横支撑和底部横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