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艳芬专利>正文

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128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空间,承载建筑整体和区块空间内的空气净化设备,以建筑窗体为介质,搭载用于流通净化空气的主机、副机、配机等设备模块,实现建筑空间全天候空气流通、净化、换气,经由建筑窗体进入室内的空气须通过窗体介质,经过三层级滤芯过滤、低温等离子体和负氧离子随机辅助消毒灭菌,达到过滤pm2.5等悬浮颗粒物,同时依全天候循环净化时段和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手动或遥控净化程序,形成一个以建筑窗体为介质,服务于室内空间流通净化,且配置PTC陶瓷辅热装置,实现室内空气流通换气、净化消毒、温湿调节,可智能控制的呼吸式流通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尤其是能应用于建筑空间,承载建筑空间整体和区块如居室、办公室、教室、车间、楼宇等空间的空气流通净化设备,以建筑空间的窗体为介质(本项专利技术指各类建筑门窗,说明书实施例特指铝合金中空玻璃断桥窗),搭载用于流通与净化空气的主机、副机、配机等智能设备模块,实现不同建筑空间整体之室外与室内全天候空气流通、净化、换气,经由建筑空间窗体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均须穿过介质窗体,经过射流风道三层级滤芯过滤、低温等离子体和负氧离子随机辅助消毒灭菌程序,达到过滤pm2.5等悬浮颗粒物、无毒菌异味,同时依24小时智能循环净化程序和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随机手动或遥控流通换气,形成一个以建筑空间门窗载体为介质,服务于空气流通净化,同时配置PTC共烧陶瓷辅热装置,兼顾南北寒季供暖,实现建筑空间空气流通换气、净化消毒、温湿调控,整体可智能控制的呼吸式空气流通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建筑空间空气净化系统主要是应用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专用设备组成,有管道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新风系统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后导入室内,经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并导入室内,由排气扇将室内空气排出。空气净化器多用于室内空气净化,是通过过滤吸附、分解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常用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静电集尘吸附、臭氧、负离子、光触媒、HEPA过滤技术等。但是,已见的新风系统优势虽好,却实施困难,造价高昂,易二次污染,不易普及民用。已知的空气净化器品种多样,使用于居室空间内无论功能效果优劣与否,均仅起到局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用。上述二者优点各异,无从兼顾,受安装施工、专业设备、造价维护以及材料技术限制,建筑空间的空气净化水平远未达到国民生活和建筑业需要,国内外空气与雾霾污染持续发生,在加速大气环境治理的同时,室内空气净化亟待改进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受功能、设备、结构、造价、材料的局限,无法更全面经济的实现整体室内空间净化、循环流通洁净空气的现状,以及净化功能不足、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研究建筑空间空气流通净化的特征,以建筑空间整体为净化目标,创新利用建筑空间的区间窗体及其玻璃作为空气净化的介质载体,应用空气净化设备智能控制,构成由介质连通建筑空间的内部与外部、以建筑空间为空气流通通道、呼吸式空气流通净化系统。该系统工作时首先排出室内空气形成负压,然后吸入室外空气形成对流,此时强制进入室内的新空气必须穿透介质,经过窗体内设置的滤芯装置、等离子装置、负氧离子装置、PTC共烧陶瓷装置的过滤、消毒、灭菌和加热,清除pm2.5等悬浮颗粒粉尘、菌毒异味,使空气达到新鲜洁净水平。我们把本专利技术称为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1.0系统,它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并适用于各类建筑空间的窗体,辅设必备空气净化和人工智能设备,构成呼吸式空气流通净化建筑空间,在流通净化系统启动时,可实现建筑空间整体、24小时8时段流通换气,可在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监测到室内空气产生污染时随机启动净化程序,还可经温湿度传感器指令在寒暖季输送暖风凉气。同时净化系统配载网络、移动通讯设备,实现人工和远程APP无线链接,应用于建筑业和民用智能生活管理服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空气流通净化设备搭载于建筑空间窗体包括窗体的窗框或中空玻璃上,以建筑之任一区块空间内[例如:一个单元居室]安装的窗体为介质,通过测量观察居室结构与方向,设计确定净化系统设备之主机、副机、配机的适宜横位、纵位安装位置。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的创意视整体建筑空间为一个净化系统,按照空气流通模式暨呼吸空气的方式制造介质窗体。本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以工厂制造的例如铝合金断桥窗为介质,借助建筑空间安装的断桥窗开启扇或固定扇的窗框为载体,预制一副与该等窗框内径同等规格的嵌套式铝框架,该框架可嵌装承载净化设备模块,亦可装配承载中空玻璃。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的净化设备为各自独立的装置模块,均由壳体、设备、电子器件构成。滤芯设备配置三层级滤网装置[≤pm100、≤pm10、≤pm2.5滤网]、一部无刷涡轮风机总成,一套风道射流装置,一套PTC共烧陶瓷发热装置,一套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一套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一套空气质量暨细颗粒物(PM2.5)、甲醛(HCHO)、二氧化碳(CO2)、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温度、湿度指数传感器检测监测装置,一套智能中控器集成电子芯片及网络移动端APP遥控装置。本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的功能在于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优势功能的整合,设计制造旨在以空气流通为第一要务的全新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及设备,使建筑空间本来用于空气流通的窗体承载空气流通净化的双重功能,成为建筑空间空气流通净化的最佳介质,即是隔开室内室外的屏障,又可将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进行强制性过滤、消毒灭菌,以及寒季适时输送暖风。而且,当室内空气产生污染时,6项空气质量传感器能将检测指数转化为监测指令,报警和随机启动与空气质量指数配伍的高中低速换气程序,将污染气体排出。空气在智能电子设备遥控或手动控制下,净化系统作为建筑空间整体空气净化的载体、流通通道,可以实现呼吸式空气流通净化过程,满足人们在建筑空间流通净化和呼吸新鲜洁净空气的需要。本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作为产品使用于不同的建筑空间,无论设备在哪个空间区块的窗体上安装,均由两个部分组装构成。一个部分为窗体框架或中空玻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特指铝合金断桥窗),窗框为铝合金材质,在窗体制造过程中按照设计将套格嵌套拼装在窗框内适宜位置,框架上侧或下侧可装配中空玻璃,套格中部开孔预留装载插拔式净化设备模块;中空玻璃安装净化设备时,需预先在选定位置的玻璃上开孔,再装载净化设备模块。另一部分为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的净化设备暨主机、副机、配机,配机适用于厨房、卫生间、书房等。机器壳体为ABS材质,设备模块内分别设置9种装置:1、三层级滤芯过滤装置。装配初层级滤网滤除目标为≤pm100总悬浮颗粒物;中层级滤网目标为≤pm10可吸入呼吸道粒径颗粒;高层级HEPA滤网目标为≤pm2.5即可入肺及入血液微颗粒物。2、风道射流装置。配置一部无刷涡轮管道风机总成,附设一个斜流风道增压送风射流装置。3、PTC共烧陶瓷发热装置。PTC发热装置附壁装配于送风道前部。4、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配置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整体模块。5、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配置负氧离子发生器整体模块。6、空气质量检测监测装置。配置细颗粒物pm2.5、温度、湿度、甲醛、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及433射频,警示与发射电子指令。7、厨房卫生间排气除味装置。配置管道涡轮风机排气装置和等离子发生装置,专用于排气除异味。8、智能中控器集成电子芯片装置。配置附壁液晶屏显中控器一部,内装集成线路板机芯与遥控器及网络移动端链接。9、手动和远程操控装置。配置手动触屏按键和网络移动端手机APP,可远程操控运行净化系统程序。窗体框架与净化系统模块嵌套装配,采用插拔式快装连接,连接间隙安装绝缘密封胶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具备新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包括应用于建筑空间区域或整体,以建筑空间的窗体为介质(本项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指各类建筑门窗,特指铝合金断桥窗),承载用于流通与净化空气的智能设备及模块,经由建筑空间窗体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均须经过窗体介质,由无刷涡轮风机射流风道增压,通过三层级滤芯过滤、低温等离子体和负氧离子随机辅助消毒灭菌程序,同时配置PTC共烧陶瓷辅热装置,兼顾寒季供热,达到过滤祛除空气毒菌异味、pm2.5等悬浮颗粒物,同时依24小时智能循环净化和空气质量指数监测装置随机手动或遥控程序,实现不同整体建筑空间之全天候室外进入室内空气的流通、净化、换气,形成一个以建筑空间门窗载体为介质,服务于空气流通净化,建筑空间空气流通换气、消毒净化、温湿调控,整体可智能控制的呼吸式空气流通净化系统。其特征是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基于存在某一建筑整体或局域空间形成,并以该空间的建筑窗体为承载介质,窗体之框架可以嵌装搭载构成本系统的智能空气流通净化套装设备暨主机、副机、配机系列,配套系列净化设备内部模块配置三层级空气滤芯装置、无刷涡轮风机射流风道装置、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负氧离子发生装置、PTC共烧陶瓷辅热装置、空气质量指数监测装置、智能集成芯片中央控制器及网络移动端APP,流通净化程序由空气质量检测监测系统自动调控亦可手动或应用移动端APP控制,具备空气过滤、消毒灭菌、通风供暖功能,实现室外进入室内空气全天候呼吸式流通换气,温湿调控,循环监测净化,构成建筑空间新鲜洁净空气可智能控制流通净化系统,满足建筑业和人民群众进行室内空气流通净化的需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包括应用于建筑空间区域或整体,以建筑空间的窗体为介质(本项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各类建筑门窗,特指铝合金断桥窗),承载用于流通与净化空气的智能设备及模块,经由建筑空间窗体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均须经过窗体介质,由无刷涡轮风机射流风道增压,通过三层级滤芯过滤、低温等离子体和负氧离子随机辅助消毒灭菌程序,同时配置PTC共烧陶瓷辅热装置,兼顾寒季供热,达到过滤祛除空气毒菌异味、pm2.5等悬浮颗粒物,同时依24小时智能循环净化和空气质量指数监测装置随机手动或遥控程序,实现不同整体建筑空间之全天候室外进入室内空气的流通、净化、换气,形成一个以建筑空间门窗载体为介质,服务于空气流通净化,建筑空间空气流通换气、消毒净化、温湿调控,整体可智能控制的呼吸式空气流通净化系统。其特征是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基于存在某一建筑整体或局域空间形成,并以该空间的建筑窗体为承载介质,窗体之框架可以嵌装搭载构成本系统的智能空气流通净化套装设备暨主机、副机、配机系列,配套系列净化设备内部模块配置三层级空气滤芯装置、无刷涡轮风机射流风道装置、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负氧离子发生装置、PTC共烧陶瓷辅热装置、空气质量指数监测装置、智能集成芯片中央控制器及网络移动端APP,流通净化程序由空气质量检测监测系统自动调控亦可手动或应用移动端APP控制,具备空气过滤、消毒灭菌、通风供暖功能,实现室外进入室内空气全天候呼吸式流通换气,温湿调控,循环监测净化,构成建筑空间新鲜洁净空气可智能控制流通净化系统,满足建筑业和人民群众进行室内空气流通净化的需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其特征是:所述建筑空间为建筑物的内部空间部分或建筑物划分成区块、单元之区域空间,包括平层、别墅、厅馆楼宇建筑整体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其特征是:所述建筑空间的窗体介质为建筑之各类建筑窗体,包括构成建筑空间的各类材质、各类功能和规格的门窗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其特征是:所述承载流通与净化空气的智能设备为配套系列设备暨主机、副机、配机、中控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其特征是:所述承载流通与净化空气的智能模块为配置于设备内部的装置,包括三层级空气滤芯装置、无刷涡轮风机射流风道装置、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负氧离子发生装置、PTC共烧陶瓷辅热装置、空气质量指数监测装置、智能集成芯片中央控制器及网络移动端APP。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之窗体介质,其特征是:所述各类建筑窗体的材质为铝合金、钢质、木质、塑钢及中空玻璃等,按照建筑设计确定的纵、横装配位置及规定尺寸的平开窗、推拉窗、固定窗等门窗。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之智能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配套系列设备的主机为安装于建筑空间窗体内、完成进风功能的设备;副机为安装于建筑空间窗体内、完成排气功能的设备;配机为安装于特异建筑空间如厨卫间窗体或中空玻璃开孔内、辅助排气功能的设备;中控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俞艳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