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120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控芯片模块、微控制器模块、照明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Zigbee模块,所述主控芯片模块分别与监控模块、Zigbee模块、微控制器模块、照明模块相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用于为各个模块进行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Zigbee模块控制照明系统,更加简单方便的控制照明系统,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广泛应用于校园照明系统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太阳能系统供电,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电能存储单元、电能转换单元、滤波单元、太阳能板,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好的利用了能源,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校园照明系统的推广和普及,通过智能系统对室内和户外公共场合的照明采光照明是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在当前的校园照明系统中对照明设备控制时,往往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操作较为繁琐,不够智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智能程度高。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模块、微控制器模块、照明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Zigbee模块,所述主控芯片模块分别与监控模块、Zigbee模块、微控制器模块、照明模块相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用于为各个模块进行供电。优选的,所述照明模块包括节能灯监控单元、驱动单元、节能灯,所述节能灯监控单元、驱动单元均与主控芯片模块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节能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电能存储单元、电能转换单元、滤波单元、太阳能板,所述电能存储单元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电能存储单元通过滤波单元与太阳能板相连。优选的,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太阳能板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放大器A1的负极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正极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3连接电能转换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AD736JRZ。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微控制芯片,所述微控制芯片的型号为MSP430系列单片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Zigbee模块包括上位机单元、Zigbee单元,所述上位机单元与Zigbee单元相连接,所述Zigbee单元与主控芯片模块相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FZH1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能转换单元包括电能转换芯片,所述电能转换芯片的型号为MAX503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Zigbee单元包括Zigbee芯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模块、微控制器模块、照明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Zigbee模块,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Zigbee模块控制照明系统,更加简单方便的控制照明系统,而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广泛应用于校园照明系统中。(2)、本专利技术利用太阳能系统供电,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电能存储单元、电能转换单元、滤波单元、太阳能板,因此本专利技术更好的利用了能源,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Zigbee模块的结构原理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滤波单元的电路原理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0—主控芯片模块20—微控制器模块30—照明模块40—太阳能供电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模块10、微控制器模块20、照明模块30、太阳能供电模块40、Zigbee模块,所述主控芯片模块10分别与监控模块、Zigbee模块、微控制器模块20、照明模块30相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40用于为各个模块进行供电。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均与主控芯片模块10相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照明信息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报警,如果照明时间超过主控芯片模块10内部的预设时间,则报警模块报警,提醒用户通过Zigbee模块关闭节能灯。具体的,所述照明模块30包括节能灯监控单元、驱动单元、节能灯,所述节能灯监控单元、驱动单元均与主控芯片模块10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节能灯相连接。具体的,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40包括电能存储单元、电能转换单元、滤波单元、太阳能板,所述电能存储单元与微控制器模块20相连,电能存储单元通过滤波单元与太阳能板相连。所述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信号,通过滤波单元对电能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电能信号输入至电能转换单元进行电能信号的转换,转换为各个模块需要的电能信号大小,输出12V电信号至电能存储单元。所述电能存储单元可以为蓄电池。如图2所示,所述Zigbee模块包括上位机单元、Zigbee单元,所述上位机单元与Zigbee单元相连接,所述Zigbee单元与主控芯片模块10相连接。控制终端为上位机单元和Zigbee单元,所述上位机单元上设有显示屏和触摸屏。Zigbee单元利用ZigBee技术,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为WiFi无线通信单元。如图3所示,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太阳能板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放大器A1的负极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正极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3连接电能转换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具体的,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均为滤波电容,所述滤波单元的滤波效果好。具体的,所述节能灯监控单元用于控制节能灯的开关、以及上报开关状态、节能灯的调光。具体的,所述节能灯监控单元与监控模块相连接,监控模块设置于客户端,用于负责对节能灯进行远程数据访问和监控,包括参数配置、节能灯状态采集、监控命令发送等。还能够根据外界光照强度来调整节能灯的亮度大小,在满足照明的前提下,大大节约了能源的使用。具体的,所述主控芯片模块10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AD736JRZ;所述微控制器模块20包括微控制芯片,所述微控制芯片的型号为MSP430系列单片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FZH110;所述电能转换单元包括电能转换芯片,所述电能转换芯片的型号为MAX5035。以上各个芯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最优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上位机单元和Zigbee单元控制节能灯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监控模块来进行参数配置、节能灯状态采集、监控命令发送等操作,根据外界光照强度来调整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模块(10)、微控制器模块(20)、照明模块(30)、太阳能供电模块(40)、Zigbee模块,所述主控芯片模块(10)分别与监控模块、Zigbee模块、微控制器模块(20)、照明模块(30)相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40)用于为各个模块进行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模块(10)、微控制器模块(20)、照明模块(30)、太阳能供电模块(40)、Zigbee模块,所述主控芯片模块(10)分别与监控模块、Zigbee模块、微控制器模块(20)、照明模块(30)相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40)用于为各个模块进行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30)包括节能灯监控单元、驱动单元、节能灯,所述节能灯监控单元、驱动单元均与主控芯片模块(10)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节能灯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40)包括电能存储单元、电能转换单元、滤波单元、太阳能板,所述电能存储单元与微控制器模块(20)相连,电能存储单元通过滤波单元与太阳能板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Zigbee模块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太阳能板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放大器A1的负极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正极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瑞苓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英特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