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发明专利技术专利请求保护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由四面侧壁、天花板部和底板部构成,所述的侧壁、天花板部和底板部均为复合式隔噪板材,能够吸收全频段的噪声;隔噪房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插座、新风系统等装置;在现场使用中,能降低噪声50分贝左右,对使用场地要求较低,自带轮子可以方便运输移动,又能有效的降噪,隔噪房内通风换气系统齐备,自带调节温度系统,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方便移动,环保无污染,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实用性强,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试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
技术介绍
振动试验设备又称为振动激励器或振动台,它是一种利用电动,电液压,压电或其他方式获得机械振动的装置,其原理是将激励信号输入一个置于磁场中的线圈来驱动和线圈相连的振动台,从而模拟出产品在于制造,组装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越发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型设备需要进行振动试验的考核,导致国内的振动设备从小振动台小推力,到大振动台大推力发展,从而使振动试验设备从开始的单一振动台发展到如今的多振动台组合模式,在正常试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在距离一米的地方测得的噪声为90dB左右,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导致人的听力受损,健康受到威胁等人员和环境损害,目前在振动试验室都修建固定式的隔音房或不可拆卸钢结构隔音房以降低噪声,结构多为砖石钢筋建造,建造成本高,既浪费了空间,又无法适应现阶段可移动组合式振动台的模式。虽然针对隔噪房,近年来也出现了可移动式的装置,如专利CN202370274U公开了一种分开移动式隔音房,通过将设备放于两个连接的隔音房中间进行观察;CN205604770U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隔音房,其用于将大型电机放置于隔音房内便于人员从外部观察。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有关移动式隔噪房的专利技术和技术一方面主要还是采用设备放置于隔音房内部,由人员在外部观察,然而这种观察方式浪费了隔噪房的空间资源,这种隔噪房需要为每一部或几部设备安置一间隔音房,过多占据了空间资源,而反而让需要操作的工作人员在外面观察而不能便于进行设备的操控和管理;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隔噪房的观察角度单一,对于设备的观察不能全方位进行,使得隔噪房需要频繁更换位置观察设备;另外,现有的隔噪房的隔噪效果和保温效果还不是很好;以上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移动式隔噪房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所提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可以在试验厂房空间不允许建造多个隔噪房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移动式的隔噪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未提及的其他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由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底板部5和天花板部6构成,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围成一个矩形;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四个侧壁、底板部5和天花板部6均由吸隔音板构成;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底板部5四周设置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交接处、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的交界处、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的交界处、第一侧壁1、第四侧壁4的交界处,万向轮可以便于隔噪房的移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内部紧挨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处设置有两排相背对的由人员操作的工作控制台;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上设置有入户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上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三侧壁3上设置有新风排风口和空调室外机悬挂支架。优选的,所述吸隔音板为全频吸隔噪声复合板,由吸收噪声的吸收层和能够阻隔噪声的隔声层构成,它能够有效的吸收和隔绝全频段的噪声。优选的,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内部设置新风系统,使得密封式的隔噪房既能保证隔噪效果又能保证房内人员通风要求。优选的,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上设置的透明玻璃为双层隔噪玻璃,一方面配合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底板部5和天花板部6隔绝设备的噪声,一方面防止外接撞击对隔噪房的损伤。优选的,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天花板部6内部设置有塑钢板吊顶和吸顶灯。优选的,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上设置有多个网络插座和五孔插座,连接工作控制台和其他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和第三侧壁3的外部的四周由不锈钢包边组成;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外部的四周以内部分由聚乙烯金属保温板和铝塑面板构成。优选的,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的外部的四周由不锈钢包边组成;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的外部的四周以内,玻璃部分以外部分由聚乙烯金属保温板和铝塑面板构成;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的玻璃部分由双层断桥铝窗和四周由不锈钢包边组成。该专利技术专利既能保证了原有实验室的隔噪环境又能对使用者增加舒适度,又能够在实验室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的做的哪里有振动环境,隔噪房就在哪里;其能够在试验振动环境下多方位更加清楚的观察试验产;在现场使用中,能降低噪声50分贝左右,对使用场地要求较低,自带轮子可以方便运输移动,又能有效的降噪,隔噪房内通风换气系统齐备,自带调节温度系统,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方便移动,环保无污染,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实用性强,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等特点。附图说明被包括来提供对所公开主题的进一步认识的附图,将被并入此说明书并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也阐明了所公开主题的实现,以及连同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所公开主题的实现原则。没有尝试对所公开主题的基本理解及其多种实践方式展示超过需要的结构细节。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原始结构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平面布置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底板部布置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天花板部布置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灯具定位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灯具控制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插座布置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立面索引图;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外立面图;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外立面图;附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三侧壁外立面图;附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四侧壁外立面图;附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内立面图;附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内立面图;附图15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三侧壁内立面图;附图16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四侧壁内立面图;附图17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钢结构立面图;附图18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钢结构立面图;附图19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三侧壁钢结构立面图附图20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第四侧壁钢结构立面图;附图21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天花板部钢结构图;附图22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底板部钢结构图;附图23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侧壁墙体剖面图;附图24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动式隔噪房的底板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特征以及达成所述目的的方法通过附图及后续的详细说明将会明确。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由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底板部5和天花板部6构成,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围成一个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由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底板部(5)和天花板部(6)构成,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围成一个矩形;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四个侧壁、底板部(5)和天花板部(6)均由吸隔音板构成;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底板部(5)四周设置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交接处、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的交界处、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的交界处、第一侧壁(1)、第四侧壁(4)的交界处,万向轮可以便于隔噪房的移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内部紧挨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处设置有两排相背对的由人员操作的工作控制台;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上设置有入户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上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三侧壁(3)上设置有新风排风口和空调室外机悬挂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由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底板部(5)和天花板部(6)构成,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围成一个矩形;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四个侧壁、底板部(5)和天花板部(6)均由吸隔音板构成;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底板部(5)四周设置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的交接处、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的交界处、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的交界处、第一侧壁(1)、第四侧壁(4)的交界处,万向轮可以便于隔噪房的移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内部紧挨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处设置有两排相背对的由人员操作的工作控制台;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一侧壁(1)上设置有入户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二侧壁(2)和第四侧壁(4)上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第三侧壁(3)上设置有新风排风口和空调室外机悬挂支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吸隔音板为全频吸隔噪声复合板,由吸收噪声的吸收层和能够阻隔噪声的隔声层构成,它能够有效的吸收和隔绝全频段的噪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员观察振动试验设备的移动式隔噪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移动式隔噪房的内部设置新风系统,使得密封式的隔噪房既能保证隔噪效果又能保证房内人员通风要求。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鹏,魏媛,高宝玉,张桐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