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51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涉及中药材饮片制备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丹参药材在炮制过程中会出现有效成分损失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包括整理除杂、清洗、润洗、切制和炒制步骤,在润洗过程中用稳定溶液润洗丹参药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丹参药材在炮制过程中药效成分的损耗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饮片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能够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和疮疡肿痛等证。炮制是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丹参经过炒制后能够缓和其寒凉之性,有利于扩大其适用范围。但在炒丹参的炮制过程中,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水溶性成分原儿茶醛等均会损失,出现含量降低的情况,进而对丹参饮片的药效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具有炮制后的药效成分损失少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丹参药材,整理除去残茎、霉烂变质者和杂质,清洗干净。步骤二:将清洗后的丹参置于清洁的容器内,加入丹参药材质量20%~45%的稳定溶液,在80~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0~150min。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丹参药材切成厚度为2~4mm的片,干燥后得到含水量小于等于13%的丹参片。步骤四:将丹参片置于炒制容器内,在380~420℃下炒制10~20min,取出摊凉,即得。所述稳定溶液为黄原胶、韦兰胶、海藻糖或普鲁兰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后得到的。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稳定溶液对丹参药材进行润湿,使丹参药材被溶液润透变软,以便于对其进行切制。稳定溶液中的成分能够在丹参药材表面附着形成保护,减少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在炮制过程中溶出。黄原胶是一种由黄单胞杆菌发酵产生的细胞外酸性杂多糖,由D-葡萄糖、D-甘露糖和D-葡萄糖醛酸按照2:2:1组成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中性,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较高的粘度。韦兰胶也是一种微生物代谢的水溶胶,由β-D-葡萄糖、β-D-葡萄糖醛酸、α-L-鼠李糖和α-L-甘露糖连接组成,具有很高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变性能,与其他胶类有良好的兼容性。海藻糖是一种天然糖类,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1,1-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温和的甜味。普鲁兰多糖是一种水溶性粘质多糖,由α-1,4糖苷键连接的麦芽三糖重复单位经α-1,6糖苷键聚合而成的直链状多糖,具有较强的粘性和较好的溶解性。由黄原胶、韦兰胶、海藻糖或普鲁兰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得到的稳定溶液,无毒无害,具有较大的粘度,在低速搅拌的状态下,稳定溶液与丹参药材充分接触,稳定溶液中的水分会渗入丹参药材中,使丹参药材软化便于切制,稳定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则会粘附在丹参表面,有利于阻碍丹参药材中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在润洗过程中的溶出,减少丹参药材中药效成分的损失。丹参药材被切制为片状后干燥,在丹参药材表面会粘附有稳定溶液中的部分溶质,对干燥后的丹参片进行炒制,丹参药材表面粘附的糖类成分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碳化,并在炒制过程中从丹参片表面脱落,不会影响炒丹参片的药性与药效。进一步,所述稳定溶液为黄原胶、海藻糖和普鲁兰多糖的混合溶液。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黄原胶有极强的亲水性,在低速搅拌下在水中完全溶解,普鲁兰多糖具有一定的成膜性,结构上富有弹性,两者配合有利于促进海藻糖的溶解以及在水中的均匀分布。且黄原胶和普鲁兰多糖都有较强的粘性,有利于增加海藻糖在丹参药材表面的附着量,而海藻糖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丹参药材在炮制过程中的损耗。进一步,所述稳定溶液中,按照溶液的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05%~1%的黄原胶、0.5%~3%的海藻糖和0.1%~3%的普鲁兰多糖。进一步,所述稳定溶液中,海藻糖和普鲁兰多糖的质量比为1:1.21~1.35。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黄原胶、海藻糖和普鲁兰多糖的用量和比例有助于增强稳定溶液对丹参药材的保护作用,减少丹参药材在炮制过程中的损耗,进而有利于提高炮制后的炒丹参片的质量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的干燥是将丹参片置于55~75℃环境中,摊放2~4h。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丹参片在上述温度条件下干燥,干燥时间短,有利于提高炮制效率,且对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影响较小,有利于减少相关成分的损耗。同时,黄原胶、韦兰胶、海藻糖和普鲁兰多糖均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上述温度下不易变性分解,有利于增强对丹参片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的干燥是将丹参片摊放在晒场,摊放厚度为2.5~3.4cm。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丹参片在常温下晾晒,降低了较高干燥温度对丹参片中成分含量的影响,有利于使丹参片中的药效成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的干燥过程中,每隔1h将摊放的丹参片上下翻动一次。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上下翻动摊放的丹参片,使下层的丹参片被翻动至上层,使上层表面的丹参片被翻动至下层,这样摊放的丹参片轮流被翻至上层表面,有利于使丹参片的干燥效果更加均匀。进一步,所述步骤四还包括过筛包装过程,所述过筛包装为将摊凉后的丹参片过18~26目筛,并对过筛后的丹参片称重、分装。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丹参片的炒制过程中,粘附在丹参药材表面的糖类成分受热碳化,从丹参片上脱落下落,并在筛分过程中被除去,有利于保持炒丹参片的干净、整洁。进一步,所述步骤四的炒制温度为395~405℃。进一步,所述步骤四的炒制时间为12~15min。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炒制条件下对丹参片进行清炒,得到微具焦斑的炒丹参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稳定溶液对丹参药材进行润洗,使稳定溶液中的溶质在润洗过程中粘附在药材表面,对丹参药材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丹参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在炮制过程中的溶出和损耗,使丹参药材中的药效成分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也有利于促进炮制后的炒丹参片的质量稳定。附着在丹参药材表面的成分均为易降解的糖类成分,在炒制过程的高温条件下分解碳化,并从丹参片上脱落,不会对炮制后的炒丹参片的药效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丹参药材,整理除去残茎、霉烂变质者和杂质,即先将丹参药材中的石头、木块等杂质除去,拣出丹参中的残茎和霉烂变质的残次药材,确保丹参药材的质量。将整理后的丹参倒入洗药机内,使丹参药材在洗药机内翻滚均匀洗涤,洗去泥沙等杂质,至出水不浑浊为清洗干净。步骤二:将清洗后的丹参置于清洁的容器内,加入丹参药材质量20%的稳定溶液进行润洗,在80r/min的转速下搅拌150min,取出润洗后的丹参药材。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丹参药材切成平均厚度为3±1mm的片,将切制后的丹参片摊放在烘盘内,摊平,摊放厚度为3±0.2cm,设置烘房温度为56±1℃,每隔1h将摊放的丹参片上下翻动一次,使摊放在下层的丹参片翻至上层,有利于丹参片受热干燥均匀,干燥4h后得到含水量小于等于13%的丹参片。步骤四:将丹参片置于炒制容器内,在390±5℃下炒制20min,取出摊凉,将摊凉后的丹参片过18目筛,筛去丹参片中的灰屑,并对过筛后的丹参片称重、分装,即得。本实施例采用的稳定溶液中,含有0.5%的黄原胶、0.0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丹参药材,整理除去残茎、霉烂变质者和杂质,清洗干净;步骤二:将清洗后的丹参置于清洁的容器内,加入丹参药材质量20%~45%的稳定溶液,在80~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0~150min;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丹参药材切成厚度为2~4mm的片,干燥后得到含水量小于等于13%的丹参片;步骤四:将丹参片置于炒制容器内,在380~420℃下炒制10~20min,取出摊凉,即得;所述稳定溶液为黄原胶、韦兰胶、海藻糖或普鲁兰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后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丹参药材,整理除去残茎、霉烂变质者和杂质,清洗干净;步骤二:将清洗后的丹参置于清洁的容器内,加入丹参药材质量20%~45%的稳定溶液,在80~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0~150min;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丹参药材切成厚度为2~4mm的片,干燥后得到含水量小于等于13%的丹参片;步骤四:将丹参片置于炒制容器内,在380~420℃下炒制10~20min,取出摊凉,即得;所述稳定溶液为黄原胶、韦兰胶、海藻糖或普鲁兰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后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溶液为黄原胶、海藻糖和普鲁兰多糖的混合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溶液中,按照溶液的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05%~1%的黄原胶、0.5%~3%的海藻糖和0.1%~3%的普鲁兰多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炒丹参的炮制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养和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