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37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9:52
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其组分及wt%为:C:0.050~0.080%,Si:≤0.20%,Mn:1.40~1.70%,Ti:0.11~0.15%,Mo:0.15~0.19%,Nb:0.025~0.050%,V:0.015~0.045%,Als:0.015~0.050%,P:≤0.020%,S:≤0.006%,N:≤0.006%;生产方法:经常规冶炼后连铸成薄板坯;对薄板坯均热;两道次除鳞;七道次精轧;层流冷却至卷取温度;卷取;平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短流程轧制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过程中板形、卷形不良,轧制过程不稳定等不足,实现了短流程轧制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的高稳定性规模化生产,使板形及卷形优良,轧制过程稳定,原品种成材率提高至92%以上,达到替代冷轧产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钢及生产方法,确切地属于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及方法,具体为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汽车的轻量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使用高强度、薄规格汽车用钢是实现汽车减重节能、提高安全性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汽车结构钢,特别是厚度2.0mm以下产品均采用热轧+冷轧的制造工艺,工艺流程长、能耗和制造成本高。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短流程工艺取得了长足进步,采用短流程工艺可以直接轧制生产最薄1.0mm厚度规格的热轧产品,用于替代同等强度和同等厚度的冷轧产品,实现“以热代冷”。可大幅度缩短制造流程,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符合钢铁工业简约高效、绿色生态的发展方向。经检索,申请号为200910038833.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700MPa级Ti微合金化超细晶钢及其生产方法。其组分及wt%:C:0.03~0.07%,Si<0.30%,Mn:1.00~2.10%,P≤0.02%,S≤0.008%,Ti:0.10~0.14%,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连铸连轧工艺得到屈服强度≥700MPa、厚度规格为3.0~6.0mm的高强钢产品,该专利技术高强钢的强度来源主要来自超细晶强化,因此强度和韧性匹配更合理,综合性能优良。申请号为201510419118.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CSP产线具有良好成形性能的经济型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其组分及wt%:C:0.04~0.07%,Si:0.10~0.30%,Mn:1.20~1.50%,P≤0.015%,S≤0.004%,Ti:0.13~0.18%,Als:0.02~0.04%,N≤0.004%,O≤0.002%,其它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元素。基于CSP工艺得到抗拉强度≥700MPa、厚度规格为2.0~4.0mm的高强钢产品,可进行辊压和冲压加工,成形性能良好。上述专利技术专利主要针对产品的力学性能以及应用性能,对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涉及较少,实际上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1.0~4.0mm薄规格汽车结构钢过程中存在轧制速度和轧制负荷接近设备极限,板形、卷形控制难度大,轧制过程不稳定等行业性技术难题,造成废钢和表面质量改判,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实现高强度、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的批量、稳定轧制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短流程轧制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过程中存在板形、卷形不良,轧制过程不稳定,导致原品种成材率不超过83%的不足,提供一种板形及卷形优良,轧制过程稳定,使原品种成材率提高至92%以上的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及方法。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50~0.080%,Si:≤0.20%,Mn:1.40~1.70%,Ti:0.11~0.15%,Mo:0.15~0.19%,Nb:0.025~0.050%,V:0.015~0.045%,Als:0.015~0.050%,P:≤0.020%,S:≤0.006%,N:≤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优选地: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0.050~0.070%,Si:≤0.15%,Mn:1.50~1.60%,Ti:0.12~0.14%,Mo:0.16~0.18%,Nb:0.025~0.040%,V:0.020~0.035%,Als:0.015~0.040%,P:≤0.012%,S:≤0.004%,N:≤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的方法,其步骤:1)经常规冶炼后连铸成坯,其铸坯厚度控制在52~70mm;并控制拉速在3.5-4.8m/min;且在正常浇铸时,中包吨位控制不低于35t;在异钢种连浇时,控制中包吨位不低于25t;2)对薄板坯进行均热,控制出炉温度在1210~1250℃,在炉时间不低于35min;3)连续进行两次除鳞:控制二次除鳞时上集管喷嘴至薄板坯表面的距离均在50~65mm;4)进行七道次精轧,控制终轧温度在870~910℃;控制F7机架轧制压下率在9~11%;精轧期间,按照以下方式操作:A、调节F1~F4机架辊缝冷却水量:其上喷水量按照额定水量的88~92%控制,下喷水量按照额定水量的112~108%,上、下总水量保持额定量不变;B、调整F1~F6机架活套控制器参数:比例增益系数控制在0.18~0.24,积分增益系数控制在0.11~0.18,微分增益系数保持不变;C、调整精轧各侧导板中心与轧制中心线的偏差,控制其偏差不超过5mm;5)层流冷却至卷取温度,其采用隔一根集管开一根集管的方式进行稀疏上喷冷却;控制层流各侧喷嘴在带钢头部运行超过3米后再开启进行喷流冷却;6)进行卷取,控制卷取温度在600~640℃;卷取张力自F1机架抛钢后开始减小至F7抛钢时,逐步将卷取张力减到30~35N/mm2;7)进行平整。优选地:在精轧期间,F1~F6机架活套控制器参数为比例增益系数控制在0.20~0.22,积分增益系数控制在0.13~0.16,微分增益系数保持不变。本专利技术中各元素及主要工序的作用及机理:C:是提高钢强度最经济有效的元素,C含量过高会恶化钢的焊接性能,但C含量也不宜过低,应足以与微合金元素Ti﹑Mo﹑Nb﹑V结合形成纳米级析出物,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本专利技术C含量设计为0.050~0.080%。Si:有利于提高钢的强度、屈服点,同时也是影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元素,Si含量过高易造成氧化铁皮缺陷,恶化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为保证带钢良好的表面质量,本专利技术将Si含量限定在≤0.20%范围之内。Mn:是钢中重要的强韧化元素,但含量过高会降低焊接性能,本专利技术中Mn含量过高,薄板坯连铸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缺陷,设计为1.40~1.70%。Ti:是成本最低廉的微合金元素,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达到好的强化效果,其强化机理主要是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但Ti元素易氧化,在薄板坯连铸过程中会因为保护渣的变性而产生漏钢,本专利技术Ti含量设计为0.11~0.15%。Mo:Mo能增加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但过高的Mo会使钢的低温韧性显著恶化,过量的Mo还会在焊接时形成马氏体,导致焊接接头脆性的增加,本专利技术Mo含量设计为0.15~0.19%。Nb:是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能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但Nb含量过高容易形成混晶组织,本专利技术Nb含量设计为0.025~0.050%。V:是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钢中微量V可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在冷却过程中,可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本专利技术V含量设计为0.015~0.045%。Als:Als含量与O存在平衡,按照夹杂物实际控制情况,本专利技术控制Als含量为0.015~0.050%。P:会恶化钢的韧性和塑性,特别是剧烈的降低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本专利技术P含量限定在≤0.020%范围之内。S:为有害元素,与Ti结合生成Ti2S4C4,消耗Ti含量,影响Ti的析出强化效果,本专利技术S含量限定在≤0.006%范围之内。N: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50~0.080%,Si:≤0.20%,Mn:1.40~1.70%,Ti:0.11~0.15%,Mo:0.15~0.19%,Nb:0.025~0.050%,V:0.015~0.045%,Als:0.015~0.050%,P:≤0.020%,S:≤0.006%,N:≤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50~0.080%,Si:≤0.20%,Mn:1.40~1.70%,Ti:0.11~0.15%,Mo:0.15~0.19%,Nb:0.025~0.050%,V:0.015~0.045%,Als:0.015~0.050%,P:≤0.020%,S:≤0.006%,N:≤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0.050~0.070%,Si:≤0.15%,Mn:1.50~1.60%,Ti:0.12~0.14%,Mo:0.16~0.18%,Nb:0.025~0.040%,V:0.020~0.035%,Als:0.015~0.040%,P:≤0.012%,S:≤0.004%,N:≤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3.生产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短流程生产的700MPa级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钢的方法,其步骤:1)经常规冶炼后连铸成坯,其铸坯厚度控制在52~70mm;并控制拉速在3.5-4.8m/min;且在正常浇铸时,中包吨位控制不低于35t;在异钢种连浇时,控制中包吨位不低于25t;2)对薄板坯进行均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丁茹陈浩甘晓龙田军利谭佳梅陶文哲邢子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