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036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卧床病人转运设备,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包括: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和第三转运组件,所述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和第三转运组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运组件由第一行走支架和第一支撑板构成,所述第二转运组件由第二行走支架、第二支撑板和扶手单元构成,所述第三转运组件由第三行走支架和第三支撑板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段可折叠的转运组件,不但可以实现装置的平移操作,而且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需要进行折叠,调节姿态,适应于各种医疗环境,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转运效率。转运装置还开设了如厕口,可配合辅助设备帮助病人如厕,为病人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卧床病人转运设备,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社会上因中风等原因而导致下肢瘫痪的老年人、因交通事故等原因而丧失行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因手术等原因而卧床休息的病人都丧失了一部分的自理能力,行动很不方便,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床上度过,当需要从床上移动到转运车或其他设备上时必须依赖看护人员的帮助才能实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了严重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而病人转运设备能够帮助病人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转移,大大减轻了看护人员的负担,并有利于病人的心理健康和病情恢复,因此,对于卧床病人的转运设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的病人转运设备中,吊环式转运设备需要将承重垫套在病人身上才能继续转运工作,过程繁琐,另外也存在舒适感差的问题;另外有一种担架车的床板可以实现双向大跨度的滑动,并以此来进行卧床病人的转运,但其体积较大利用率较低;还有一种卧床平移转运机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但此设备和上述设备都需要与病人身体实现相对运动才能实现转移的功能,安全性和舒适性有一定的问题,另外这些设备功能较为单一,仅能在病人转移时使用。因此,需要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可平移,具有折叠功能的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包括: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和第三转运组件,所述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和第三转运组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运组件由第一行走支架和第一支撑板构成,所述第一行走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行走支架主体为工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行走支架内置有第一驱动单元、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行走支架的四周角设置有三个从动轮和一个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二转运组件由第二行走支架、第二支撑板和扶手单元构成,所述第二行走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设置有扶手单元,所述第二行走支架为条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二行走支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二行走支架中部设置有如厕单元,所述第二行走支架的四周角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第三转运组件由第三行走支架和第三支撑板构成,所述第三行走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行走支架主体为工字型框架,所述第三行走支架内置有第三驱动单元和第三升降单元,所述第三行走支架的四周角设置有三个从动轮和一个第三驱动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由第一驱动控制器、第一驱动轮、驱动电机和电机减速器构成,所述第一驱动轮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轮上设置的大带轮与电机减速器上设置的小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升降单元由第一升降控制器、第一剪叉式千斤顶和第一升降电机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由第一控制器和第一驱动电源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扶手单元由扶手杆、开关锁构成,所述扶手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行走支架和第三行走支架连接,所述扶手杆上设置有开关锁,所述开关锁内设置有锁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升降单元由第二升降控制器、第二剪叉式千斤顶和第二升降电机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如厕单元由呈对称布置的如厕板、如厕杆、小电机控制器和驱动小电机构成,所述如厕板上设置有如厕杆,如厕杆的一端与驱动小电机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由第三驱动控制器、第三驱动轮、驱动电机和电机减速器构成,所述第三驱动轮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第三驱动轮上设置的大带轮与电机减速器上设置的小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升降单元由第三升降控制器、第三剪叉式千斤顶和第三升降电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三段可折叠的转运组件,不但实现的装置的平移操作,而且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需要进行折叠,适应于各种医疗环境,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转运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转运装置可以将病人从床上移动到其他设备上的过程中,无需与病人发生直接的身体接触,提高了转运过程中病人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转运装置还开设了如厕口,可配合辅助设备帮助病人如厕,为病人提供便利。本专利技术的转运装置可与特制的轮椅相配合,同时实现病人的搬移、出行和位姿调节的功能,可以供病人全天候使用,使用价值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转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转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转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扶手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如厕单元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转运组件单元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转运组件单元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转运组件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转运组件,2、第二转运组件,3、第三转运组件,4、销轴,5、第一行走支架,6、第一支撑板,7、第一驱动单元,8、第一升降单元,9、第一控制单元,10、从动轮,11、第二行走支架,12、第二支撑板,13、扶手单元,14、第二升降单元,15、如厕单元,16、第三行走支架,17、第三支撑板,18、第三驱动单元,19、第三升降单元,21、第一驱动控制器,22、第一驱动轮,23、驱动电机,24、电机减速器,25、同步带,26、第一升降控制器,27、第一剪叉式千斤顶,28、第一升降电机,29、第一控制器,30、第一驱动电源,31、扶手杆,32、开关锁、33、锁芯,34、第二升降控制器、35、第二剪叉式千斤顶,36、第二升降电机,37、如厕板,38、如厕杆,39、驱动小电机,40、第三驱动控制器,41、第三驱动轮,42、第三升降控制器,43、第三剪叉式千斤顶,44、第三升降电机,47、小电机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以下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由具有折叠功能的三部分:第一转运组件1,第二转运组件2和第三转运组件3构成,第一转运组件1、第二转运组件2和第三转运组件3之间通过销轴4活动连接。第一转运组件1由用于移动的第一行走支架5和用于安放病人的第一支撑板6构成,第一行走支架5上方通过第一升降单元8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第一行走支架5主体为工字型框架结构,第一行走支架5内置有第一驱动单元7、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包括:第一转运组件(1),第二转运组件(2)和第三转运组件(3),所述第一转运组件(1)、第二转运组件(2)和第三转运组件(3)之间通过销轴(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组件(1)由第一行走支架(5)和第一支撑板(6)构成,所述第一行走支架(5)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行走支架(5)主体为工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行走支架(5)内置有第一驱动单元(7)、第一升降单元(8)和第一控制单元(9),所述第一行走支架(5)的四周角设置有三个从动轮(10)和一个第一驱动轮(22);所述第二转运组件(2)由第二行走支架(11)、第二支撑板(12)和扶手单元(13)构成,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两侧设置有扶手单元(13),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为条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升降单元(14),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中部设置有如厕单元(15),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的四周角设置有从动轮(10);所述第三转运组件(3)由第三行走支架(16)和第三支撑板(17)构成,所述第三行走支架(16)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7),所述第三行走支架(16)主体为工字型框架,所述第三行走支架(16)内置有第三驱动单元(18)和第三升降单元(19),所述第三行走支架(16)的四周角设置有三个从动轮(10)和一个第三驱动轮(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包括:第一转运组件(1),第二转运组件(2)和第三转运组件(3),所述第一转运组件(1)、第二转运组件(2)和第三转运组件(3)之间通过销轴(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组件(1)由第一行走支架(5)和第一支撑板(6)构成,所述第一行走支架(5)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行走支架(5)主体为工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行走支架(5)内置有第一驱动单元(7)、第一升降单元(8)和第一控制单元(9),所述第一行走支架(5)的四周角设置有三个从动轮(10)和一个第一驱动轮(22);所述第二转运组件(2)由第二行走支架(11)、第二支撑板(12)和扶手单元(13)构成,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两侧设置有扶手单元(13),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为条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升降单元(14),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中部设置有如厕单元(15),所述第二行走支架(11)的四周角设置有从动轮(10);所述第三转运组件(3)由第三行走支架(16)和第三支撑板(17)构成,所述第三行走支架(16)上方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7),所述第三行走支架(16)主体为工字型框架,所述第三行走支架(16)内置有第三驱动单元(18)和第三升降单元(19),所述第三行走支架(16)的四周角设置有三个从动轮(10)和一个第三驱动轮(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卧床病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7)由第一驱动控制器(21)、第一驱动轮(22)、驱动电机(23)和电机减速器(24)构成,所述第一驱动轮(22)设置在第一行走支架(5)轴承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轮(22)上设置的大带轮与电机减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华林赛李雪飞王襄陈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