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207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刷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刷柄、刷头和刷毛,所述刷柄内置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空腔内插入一塞子,所述塞子末端连接有一旋钮,便于将塞子插入或者拔出,所述空腔内塞入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所述第一组分袋内填充羽毛粉,第二组分袋内填充降解细菌干粉,第三组分袋内填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奶瓶刷正常使用时和主流的奶瓶刷无异,当需要将其抛弃时,只需拧开塞子并灌入清水即可激活降解生物,并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整个刷子分解掉,具有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刷子加工
,尤其是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婴儿出生以后必然会使用各类奶瓶/奶嘴,故用于洗涤奶瓶(也可以用于奶嘴)的刷子也是必需品。随着婴儿快速成长,在它2-3周岁的时候奶瓶等婴儿用品就不再使用,随后被家长随意丢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当奶瓶刷被丢弃后可以快速的自我降解,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另外也提供这种奶瓶刷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它包括刷柄、刷头和刷毛,均采用PET塑料制成,所述刷柄前端设置有一刷头,所述刷头上植入有刷毛,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内置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空腔内插入一塞子,所述塞子末端连接有一旋钮,便于将塞子插入或者拔出,所述空腔内塞入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所述第一组分袋内填充羽毛粉,第二组分袋内填充降解细菌干粉,第三组分袋内填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塞子外壁设有外螺纹,便于塞子拧入,还便于空腔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所采用的袋子均为洗衣凝珠水溶膜制成。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PET为原料,通过注塑和植毛得到带有空腔的刷柄、刷头、刷毛和塞子;2)将羽毛粉2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一组分袋;3)将降解细菌干粉1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二组分袋;4)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1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三组分袋;5)将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依次塞入刷柄的空腔内并立刻拧上塞子。进一步地,所述洗衣凝珠水溶膜采用的是在常温可溶于水的PVA水溶膜。进一步地,所述羽毛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回收的家禽羽毛洗净晾干后使用剪刀剪碎,然后使用研磨机研磨成颗粒状或者粉末备用。进一步地,所述降解细菌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Ideonellasakaiensis201-F6菌株的菌液取1毫升放置在500毫升LB培养基内,培养25天后向该培养基注入500毫升40%氯化钠溶液(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使得细菌受到巨大刺激从而产生大量芽孢,从而利于它们度过干燥等不利环境),培养10天,使用真空冻干法将培养基、氯化钠溶液、菌种的混合物干燥,并使用粉碎机制作成粉末备用。进一步地,所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液取1毫升放置在500毫升LB培养基内,培养25天后向该培养基注入500毫升40%氯化钠溶液(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使得细菌受到巨大刺激从而产生大量芽孢,从而利于它们度过干燥等不利环境),培养10天,使用真空冻干法将培养基、氯化钠溶液、菌种的混合物干燥,并使用粉碎机制作成粉末备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家长决定丢弃该奶瓶刷后,先拧开塞子,然后灌入清水将其放在户外阴凉潮湿处(例如小区的花园,农村的菜地)即可。遇水后水溶膜破裂,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芽孢迅速生成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解羽毛粉,产生糖类、蛋白质、多肽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机物,而Ideonellasakaiensis201-F6菌株的芽孢得到初步的营养后开始生成Ideonellasakaiensis201-F6菌株,Ideonellasakaiensis201-F6菌株分解PET,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通过2-3个月的时间,整个奶瓶刷会被完全分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奶瓶刷正常使用时和主流的奶瓶刷无异,当需要将其抛弃时,只需拧开塞子并灌入清水即可激活降解生物,并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整个刷子分解掉,具有环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刷柄;2、刷头;3、刷毛;4、空腔;5、第一组分袋;6、第二组分袋;7、第三组分袋;8、塞子;9、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它包括刷柄1、刷头2和刷毛3,均采用PET塑料制成,所述刷柄1前端设置有一刷头2,所述刷头2上植入有刷毛3,所述刷柄1内置空腔4,所述空腔4呈圆柱形,所述空腔4内插入一塞子8,所述塞子8末端连接有一旋钮9,所述空腔4内塞入第一组分袋5、第二组分袋6和第三组分袋7,所述第一组分袋5内填充羽毛粉,第二组分袋6内填充降解细菌干粉,第三组分袋7内填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所述空腔4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塞子8外壁设有外螺纹,便于塞子8拧入,还便于空腔4密封。所述第一组分袋5、第二组分袋6和第三组分袋7所采用的袋子均为洗衣凝珠水溶膜制成。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PET为原料,通过注塑和植毛得到带有空腔的刷柄、刷头、刷毛和塞子;2)将羽毛粉2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一组分袋;3)将降解细菌干粉1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二组分袋;4)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1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三组分袋;5)将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依次塞入刷柄的空腔内并立刻拧上塞子。所述洗衣凝珠水溶膜采用的是在常温可溶于水的PVA水溶膜。所述羽毛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回收的家禽羽毛洗净晾干后使用剪刀剪碎,然后使用研磨机研磨成颗粒状或者粉末备用。所述降解细菌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Ideonellasakaiensis201-F6菌株的菌液取1毫升放置在500毫升LB培养基内,培养25天后向该培养基注入500毫升40%氯化钠溶液,培养10天,使用真空冻干法将培养基、氯化钠溶液、菌种的混合物干燥,并使用粉碎机制作成粉末备用。所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液取1毫升放置在500毫升LB培养基内,培养25天后向该培养基注入500毫升40%氯化钠溶液,培养10天,使用真空冻干法将培养基、氯化钠溶液、菌种的混合物干燥,并使用粉碎机制作成粉末备用。奶瓶刷自我降解的实验:将3(编号1/2/3)个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奶瓶刷和3(编号a/b/c)个浸泡过清水的普通奶瓶刷放在花坛的草丛里进行分解实验,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如下:由上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奶瓶刷在阴凉潮湿处几乎半年就可以将一整个刷子完整的分解掉,且不产生有毒物质;而普通的刷子在同样的环境下几乎不发生任何分解。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由上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奶瓶刷在阴凉潮湿处几乎半年就可以将一整个刷子完整的分解掉,且不产生有毒物质;而普通的刷子在同样的环境下几乎不发生任何分解。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它包括刷柄、刷头和刷毛,均采用PET塑料制成,所述刷柄前端设置有一刷头,所述刷头上植入有刷毛,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内置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空腔内插入一塞子,所述塞子末端连接有一旋钮,便于将塞子插入或者拔出,所述空腔内塞入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所述第一组分袋内填充羽毛粉,第二组分袋内填充降解细菌干粉,第三组分袋内填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它包括刷柄、刷头和刷毛,均采用PET塑料制成,所述刷柄前端设置有一刷头,所述刷头上植入有刷毛,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内置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空腔内插入一塞子,所述塞子末端连接有一旋钮,便于将塞子插入或者拔出,所述空腔内塞入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所述第一组分袋内填充羽毛粉,第二组分袋内填充降解细菌干粉,第三组分袋内填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塞子外壁设有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所采用的袋子均为洗衣凝珠水溶膜制成。4.一种生物降解式奶瓶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PET为原料,通过注塑和植毛得到带有空腔的刷柄、刷头、刷毛和塞子;2)将羽毛粉2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一组分袋;3)将降解细菌干粉1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二组分袋;4)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干粉1克包裹在洗衣凝珠水溶膜内形成第三组分袋;5)将第一组分袋、第二组分袋和第三组分袋依次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嘉其
申请(专利权)人:四会市世达制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