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9947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涉及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2)种子培养、(3)移栽种植地以及(4)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白芨种植方法通过对种植地进行预处理,于源头消灭病菌,在种子培养过程中实现白芨种子的快速萌发,缩短白芨种子的培养时间,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健壮试管苗,通过一系列的处理,促进白芨快速生长、病虫害发生率明显下降,减少或避免了后期农药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白芨的药用安全性,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白芨是多年生兰科植物,茎块根状白色,大个开紫色花。主要应用于止血消炎,消肿生肌,外伤出血,补肺止血,烫伤,痔疮,美容祛斑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以及观赏价值,白芨是一种濒危野生兰科药用植物,野生白芨日趋枯竭,白芨的种子细小,似粉末状,没有胚乳,发育不完全的胚,种子萌芽的条件苛刻,不易发芽,很难进行种子繁殖;而采用分株繁殖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将白芨种子作为种源,缩短其育苗时间,提高出芽存活率以及植株成活率的种植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白芨种植方法通过对种植地进行预处理,于源头消灭病菌,在种子培养过程中实现白芨种子的快速萌发,缩短白芨种子的培养时间,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健壮试管苗,通过一系列的处理,促进白芨快速生长、病虫害发生率明显下降,减少或避免了后期农药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白芨的药用安全性,值得推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2-18cm;之后按照15-35L/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消毒液,待消毒液渗透土壤后,再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均匀加入种植地中,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20-30d后揭开地膜,将种植地于阳光下暴晒5-7天后均匀撒上农家配合肥,再翻地使农家配合肥与土壤充分混合;(2)种子培养:①外植体的消毒:首先用流水冲洗白芨种子26-32min,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2-3min,再用3%的新洁灭浸泡3-5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然后放在无菌接种盘自然风干后用无菌手术刀切开一头备用;②培养基的准备:以VW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每升基质中添加:土豆渣水解液55-65g、6-BA0.4-0.6mg、蔗糖15-25g、NAA0.04-0.06mg、琼脂3.5-4.0g、水乳蛋白4-6g以及8-12g纯净水;3)播种:用镊子夹取经步骤①处理的白芨种子,将切开的一头对准培养皿器,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部在皿器口壁轻轻敲击,使种子均匀撒落培养基上,盖好培养皿器口,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④培养室培养:控制培养室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5%,光照度为1500-1800Lux,25天开始萌发,45天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皿器内营养耗尽,45天后更换培养皿器进行分瓶,每个培养皿器内放30-35株小苗,分瓶后再经过45-50天培养即可出瓶炼苗;⑤大棚炼苗:用镊子将小苗从培养皿器中取出,用自来水将小苗根部的培养基洗净,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并喷淋定根水,待叶面干后,喷施800-1000倍液的抗菌素,7-15天后喷施20-30倍的沼气液,在大棚内培育3-5个月后进行移栽;(3)移栽种植地:经大棚炼苗后,弃去黄化和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放入事先挖好的穴中,每穴放苗一株,放苗时使其根自然展开,覆土过根茎,同时保证枝干与主根的结合部分露出土外,覆土完成后将土压实,并浇灌定根水;(4)田间管理:每年除草6-8次,除草后进行松土,于冬季在畦上散一层农家配合肥。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消毒液为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水溶液,其中所用的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二羟基苯乙酸中的一种;每升消毒液中含有1-2mol螯合铁、2-3mol螯合锌、1-2mol螯合钾。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与消毒液的体积比为1:0.01-0.15。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用土是由河泥、泥炭、珍珠岩、椰糠按照质量比为3-5:1-2:0.5-1.5:1的比例混合,然后放入炒锅中翻炒至产生轻微糊味后制得。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与步骤(4)中的农家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渣12-20份、酒槽3-8份、矿物质粉8-16份、中药渣5-10份、丝瓜络6-12份、糖蜜发酵液4-9份、大黄提取液2-6份、糖渣3-8份和益生菌发酵剂4-6份。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农家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渣16份、酒槽5份、矿物质粉12份、中药渣7份、丝瓜络9份、糖蜜发酵液7份、大黄提取液4份、糖渣6份和益生菌发酵剂5份。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农家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1)制备沼渣:将动物粪便放到集污水池内,并加入2-3倍重量份的茶叶提取物对粪便进行浸泡,浸泡时长为12-18h,加入酸碱调节剂,调节pH值为6-8;然后转入微生物预处理池并加入活化后的微生物菌液,加入酸碱调节剂,调节pH值为5-7得到预处理混合粪便;所述微生物菌液的添加量为预处理混合粪便体积的1/900-1/1200;预处理混合粪便处理完成后转入发酵沼气池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9-35℃,发酵时间为30-45h,将发酵产物进行过滤、压榨直到水分含量为35-45%得到沼渣;2)原料混合:将酒槽、矿物质粉、中药渣、丝瓜络、糖蜜发酵液、大黄提取液和糖渣拌匀,得到混合肥料备用;3)益生菌接种:将混合肥料在20-30℃下,平铺于发酵平台上,接着将益生菌发酵剂均匀撒入混合肥料内,期间不断翻拌使益生菌发酵剂与原料充分接触;4)腐熟发酵:将接种后的混合肥料堆积成发酵堆,在温度为28-36℃,空气湿度湿度为25-30%的环境下堆积发酵2-3个月,发酵期间翻堆2-4次,即可得到农家配合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与常规种植不同,在种植前首先进行整地,并向种植地中施入消毒液,待消毒液渗透土壤后,再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均匀加入种植地中,其中,消毒液为含有各种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能够加速过氧化氢的催化,过氧化氢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接触后能够加速后者分解释放出氧气的速率,同时产生热量,因此达到高温消毒的目的,有效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土壤消毒中,配合将土壤翻耕后进行暴晒的步骤,能够充分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土壤经过消毒后再施入农家配合肥,能够使地块肥效均匀,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养分。2.本专利技术采用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该培养基在传统的培养基的配方上改进,添加一些能够在白芨在生根壮苗期间所需的因子,以VW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土豆渣水解液、6-BA、蔗糖、NAA、琼脂、水乳蛋白等母液配方,为白芨生长所需能量供给得到满足,提供生根的良好条件,调节体内养分的平衡,快速促进壮苗生根,使得生根率达到98%以上,且壮苗生根后的植株平均根数达到5-6条。3.本专利技术在整地过程中或是在移栽种植地后的施肥中所用的农家配合肥为申请人自制有机肥,经过腐熟后的有机肥养分丰富、肥效高,该有机肥从配方到生产过程均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各原料相互配合,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值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促进白芨健康快速成长,且对土壤不造成任何危害,其中,在有机肥中添加大黄提取物,可对白芨的根系组织及根系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病毒和虫害予以杀灭作用,可以防治白芨生长中的多种病菌和害虫;添加的沼渣是通过采用动物粪便进行处理加工后得到,加工过程首先采用茶叶提取物对动物粪便进行浸泡,茶叶中富含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2‑18cm;之后按照15‑35L/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消毒液,待消毒液渗透土壤后,再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均匀加入种植地中,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20‑30d后揭开地膜,将种植地于阳光下暴晒5‑7天后均匀撒上农家配合肥,再翻地使农家配合肥与土壤充分混合;(2)种子培养:①外植体的消毒:首先用流水冲洗白芨种子26‑32min,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2‑3min,再用3%的新洁灭浸泡3‑5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然后放在无菌接种盘自然风干后用无菌手术刀切开一头备用;②培养基的准备:以VW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每升基质中添加:土豆渣水解液55‑65g、6‑BA 0.4‑0.6mg、蔗糖15‑25g、NAA 0.04‑0.06mg、琼脂3.5‑4.0g、水乳蛋白4‑6g以及8‑12g纯净水;3)播种:用镊子夹取经步骤①处理的白芨种子,将切开的一头对准培养皿器,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部在皿器口壁轻轻敲击,使种子均匀撒落培养基上,盖好培养皿器口,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④培养室培养:控制培养室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5%,光照度为1500‑1800Lux,25天开始萌发,45天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皿器内营养耗尽,45天后更换培养皿器进行分瓶,每个培养皿器内放30‑35株小苗,分瓶后再经过45‑50天培养即可出瓶炼苗;⑤大棚炼苗:用镊子将小苗从培养皿器中取出,用自来水将小苗根部的培养基洗净,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并喷淋定根水,待叶面干后,喷施800‑1000倍液的抗菌素,7‑15天后喷施20‑30倍的沼气液,在大棚内培育3‑5个月后进行移栽;(3)移栽种植地:经大棚炼苗后,弃去黄化和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放入事先挖好的穴中,每穴放苗一株,放苗时使其根自然展开,覆土过根茎,同时保证枝干与主根的结合部分露出土外,覆土完成后将土压实,并浇灌定根水;(4)田间管理:每年除草6‑8次,除草后进行松土,于冬季在畦上散一层农家配合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2-18cm;之后按照15-35L/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消毒液,待消毒液渗透土壤后,再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均匀加入种植地中,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20-30d后揭开地膜,将种植地于阳光下暴晒5-7天后均匀撒上农家配合肥,再翻地使农家配合肥与土壤充分混合;(2)种子培养:①外植体的消毒:首先用流水冲洗白芨种子26-32min,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2-3min,再用3%的新洁灭浸泡3-5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然后放在无菌接种盘自然风干后用无菌手术刀切开一头备用;②培养基的准备:以VW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每升基质中添加:土豆渣水解液55-65g、6-BA0.4-0.6mg、蔗糖15-25g、NAA0.04-0.06mg、琼脂3.5-4.0g、水乳蛋白4-6g以及8-12g纯净水;3)播种:用镊子夹取经步骤①处理的白芨种子,将切开的一头对准培养皿器,将镊子伸进瓶口,用镊子尖后部在皿器口壁轻轻敲击,使种子均匀撒落培养基上,盖好培养皿器口,拿出超净工作台备用;④培养室培养:控制培养室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5%,光照度为1500-1800Lux,25天开始萌发,45天后小苗过密并且培养皿器内营养耗尽,45天后更换培养皿器进行分瓶,每个培养皿器内放30-35株小苗,分瓶后再经过45-50天培养即可出瓶炼苗;⑤大棚炼苗:用镊子将小苗从培养皿器中取出,用自来水将小苗根部的培养基洗净,然后种植到培养土苗盘里并喷淋定根水,待叶面干后,喷施800-1000倍液的抗菌素,7-15天后喷施20-30倍的沼气液,在大棚内培育3-5个月后进行移栽;(3)移栽种植地:经大棚炼苗后,弃去黄化和发育不良的种苗,整理出健康种苗放入事先挖好的穴中,每穴放苗一株,放苗时使其根自然展开,覆土过根茎,同时保证枝干与主根的结合部分露出土外,覆土完成后将土压实,并浇灌定根水;(4)田间管理:每年除草6-8次,除草后进行松土,于冬季在畦上散一层农家配合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消毒液为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水溶液,其中所用的螯合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陆川县兰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