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育宏专利>正文

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63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涉及化工,石油,实验室等样品采集技术领域,包括承接本体和快接本体,所述承接本体的内部下侧设有滑块,滑块由上部的粗端和一体成型在粗端下部的细端组成,滑块的粗端的圆周表面与承接本体的内壁相密封滑动连接,滑块的细端延伸出承接本体的下部,所述承接本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的下端一体成型有阻挡滑块的粗端的翻边,滑块上固定贯穿有进气针管和出气针管;不需要人工控制开关,操作简单;不会存在残留的取样样品在再拔出取样瓶时会滴漏出来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
本技术涉及化工,石油,实验室等样品采集
,具体是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针组件一般为两个针口,一长一短,长的连接取样管路,短的通外界空气或闭环等路段。在一般的取样过程中,配合取样瓶护套,球阀或针阀开关,完成取样。取样瓶取样时,常常是含有有毒有害的强酸强碱。在管路中的残留液体会在拔出取样瓶时滴漏出来,造成二次污染,危害取样人员;以及存在未关闭取样开关,拔出取样瓶,样品直接流出的风险。现有的针组件装置往往提高了操作难度,存在繁琐的清洁和增加了维护成本,取样瓶取到充足的样品后需关闭取样开关,拔出取样瓶。这其中取样开关到针组件这段距离以及取取样瓶前忘了关闭取样开关,都会存在残留的取样液体在再拔出取样瓶时,滴漏出来。造成污染或对取样人员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包括承接本体和快接本体,所述承接本体的内部下侧设有滑块,滑块由上部的粗端和一体成型在粗端下部的细端组成,滑块的粗端的圆周表面与承接本体的内壁相密封滑动连接,滑块的细端延伸出承接本体的下部,所述承接本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的下端一体成型有阻挡滑块的粗端的翻边,滑块上固定贯穿有进气针管和出气针管;所述承接本体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第一螺旋弹簧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出气针管与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相接通,所述承接本体的内部上侧开设有采集腔体,第一螺旋弹簧腔体和采集腔体通过孔道相接通,所述进气针管穿过第一螺旋弹簧和孔道且其上端设有顶针,顶针位于孔道内,所述承接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相接通的外排孔;所述采集腔体的内部下侧设有提动头,采集腔体的上部固定接通有快接本体,提动头通过第二螺旋弹簧与快接本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粗端上嵌装有第一橡胶O型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腔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被进气针管穿过的第二橡胶O型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橡胶O型圈通过锁定螺母与弹簧腔体的上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集腔体的内部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橡胶O型圈,所述提动头与第三橡胶O型圈相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针管与顶针通过纤焊焊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不需要人工控制开关,操作简单;2、不会存在残留的取样样品在再拔出取样瓶时会滴漏出来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包括承接本体5和快接本体1,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下侧设有滑块,滑块10由上部的粗端和一体成型在粗端下部的细端组成,滑块10的粗端的圆周表面与承接本体5的内壁相密封滑动连接,滑块10的细端延伸出承接本体5的下部,所述承接本体5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的下端一体成型有阻挡滑块10的粗端的翻边,滑块10上固定贯穿有进气针管14和出气针管13;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第一螺旋弹簧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9,所述出气针管13与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相接通,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上侧开设有采集腔体,第一螺旋弹簧腔体和采集腔体通过孔道相接通,所述进气针管14穿过第一螺旋弹簧9和孔道且其上端设有顶针6,顶针6位于孔道内,所述承接本体5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相接通的外排孔;所述采集腔体的内部下侧设有提动头3,采集腔体的上部固定接通有快接本体1,提动头3通过第二螺旋弹簧2与快接本体1相连接。所述滑块10的粗端上嵌装有第一橡胶O型圈11。所述弹簧腔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被进气针管14穿过的第二橡胶O型圈7。所述第二橡胶O型圈7通过锁定螺母8与弹簧腔体的上部相连接。所述采集腔体的内部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橡胶O型圈4,所述提动头3与第三橡胶O型圈4相密封连接。所述进气针管14与顶针6通过纤焊焊接而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进气针管14插入到待取样处,出气针管13插入到取样瓶内,且取样瓶通过取样管路与快接本体1相接通;取样瓶持续进入,触碰滑块10再次推动则滑块10上升,端盖12上的翻边防止滑块10弹出,第一橡胶O形圈11防止取样过满从出气针管13溢出的样品流出产品,滑块10压缩第一螺旋弹簧9,提升顶针6,顶针6提升提动头3压缩第二螺旋弹簧2,使原本形成密封的提动头3和第三橡胶O形圈4产生间隙;样品流经提动头3和顶针6,最终流入取样瓶;其中,锁定螺母8锁住第二橡胶O形圈7,防止样品通过顶针6的周边间隙流入弹簧腔体造成污染,样品取代取样瓶空间,置换出来的气体通过出气针管13进入弹簧腔体,最终流出产品,到达大气或者指定容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包括承接本体(5)和快接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下侧设有滑块,滑块(10)由上部的粗端和一体成型在粗端下部的细端组成,滑块(10)的粗端的圆周表面与承接本体(5)的内壁相密封滑动连接,滑块(10)的细端延伸出承接本体(5)的下部,所述承接本体(5)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的下端一体成型有阻挡滑块(10)的粗端的翻边,滑块(10)上固定贯穿有进气针管(14)和出气针管(13);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第一螺旋弹簧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9),所述出气针管(13)与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相接通,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上侧开设有采集腔体,第一螺旋弹簧腔体和采集腔体通过孔道相接通,所述进气针管(14)穿过第一螺旋弹簧(9)和孔道且其上端设有顶针(6),顶针(6)位于孔道内,所述承接本体(5)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相接通的外排孔;所述采集腔体的内部下侧设有提动头(3),采集腔体的上部固定接通有快接本体(1),提动头(3)通过第二螺旋弹簧(2)与快接本体(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随取样瓶放入开启取出关闭的自密封针组件,包括承接本体(5)和快接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下侧设有滑块,滑块(10)由上部的粗端和一体成型在粗端下部的细端组成,滑块(10)的粗端的圆周表面与承接本体(5)的内壁相密封滑动连接,滑块(10)的细端延伸出承接本体(5)的下部,所述承接本体(5)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的下端一体成型有阻挡滑块(10)的粗端的翻边,滑块(10)上固定贯穿有进气针管(14)和出气针管(13);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第一螺旋弹簧腔体内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9),所述出气针管(13)与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相接通,所述承接本体(5)的内部上侧开设有采集腔体,第一螺旋弹簧腔体和采集腔体通过孔道相接通,所述进气针管(14)穿过第一螺旋弹簧(9)和孔道且其上端设有顶针(6),顶针(6)位于孔道内,所述承接本体(5)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旋弹簧腔体相接通的外排孔;所述采集腔体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育宏
申请(专利权)人:郑育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