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炳仁专利>正文

连体筒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56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连体筒瓦,它有筒状瓦体(1),瓦体尾端有与前端配合的收敛段,其特征在于瓦体由两个以上的瓦节组成一体,两节瓦体之间有凹槽(4)。所述的收敛段设有回水槽(2),槽沿有孔(3)。在瓦体1内腔设有开口朝前的卡条(5)则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成倍地增加了瓦的面积,使得瓦面铺设省工省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国传统瓦顶屋面使用的筒瓦,具体是一种金属连体筒瓦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01341790.8公开了一种“筒瓦”,它是筒状瓦体,瓦体尾端设收敛段(是为与瓦体前端互相配合)并设止槽(是为防止漏水),槽沿有孔(是为与屋面上的连接件固定)。使用时盖于两垄底瓦的接缝之上,逐节相连,形成连续的光滑瓦脊,起到防雨和美化屋面的作用。由于该筒瓦的单位面积较小,铺设时要头尾相配,而且要逐一固定,比较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持中国传统屋瓦铺设外观,单件瓦的面积成倍增加,瓦面铺设省工省时的连体筒瓦。本技术的连体筒瓦,有筒状瓦体,瓦体尾端有与前端配合的收敛段,其特征在于瓦体由两个以上的瓦节组成一体,两节瓦体之间有凹槽。所述的节数,视连体筒瓦的大小和需要铺设的长度而定,一般取3~6节。所述的节间凹槽由冲压形成,产生两瓦连接的外观效果。两片连体筒瓦的搭接结构和单瓦基本相同。为了保持单节筒瓦的防漏性能和安装习惯,所述的收敛段设有回水槽,槽沿有孔。为了使较长的连体筒瓦铺设更牢固,除了靠止槽沿的孔外,还需要在瓦体内腔设有开口朝前的卡条,以此结构卡在瓦面上的安装件上,成为第二个固定点。如果瓦腔内设卡条有两条以上,则更加稳定,一般在每两节瓦内设一个卡条。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成倍地增加了瓦的面积,使得瓦面铺设省工省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见图1,图2,本例连体筒瓦为铜质,有4个筒状瓦节1组成一体,两节瓦体之间有凹槽4,瓦体尾端有收敛段并设回水槽2,槽沿有孔3。瓦体内腔设有2个卡条5。与本例对应的瓦面上预设有若干个间距等于卡条间距的连接件6。铺瓦时,将本例连体筒瓦的卡条5靠后于连接件,由于卡条5开口朝前,只需轻轻一推让每个卡条各卡住一个连接件,即可将瓦定位,然后再以螺丝将槽沿的孔3定位于屋面上预先埋设的其它连接件,至此一片连体筒瓦铺设完成。由于前一连体筒瓦的收敛段设计成与前端配合,所以后一个连体筒瓦的前端可以与前者密切配合。权利要求1.一种连体筒瓦,有筒状瓦体(1),瓦体尾端有与前端配合的收敛段,其特征在于瓦体由两个以上的瓦节组成一体,两节瓦体之间有凹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敛段设有回水槽(2),槽沿有孔(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体筒瓦,其特征在于在瓦体1内腔设有开口朝前的卡条(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条(5)有两条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连体筒瓦,它有筒状瓦体(1),瓦体尾端有与前端配合的收敛段,其特征在于瓦体由两个以上的瓦节组成一体,两节瓦体之间有凹槽(4)。所述的收敛段设有回水槽(2),槽沿有孔(3)。在瓦体1内腔设有开口朝前的卡条(5)则便于安装。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成倍地增加了瓦的面积,使得瓦面铺设省工省时。文档编号E04D1/30GK2597590SQ03229260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朱炳仁, 朱军岷 申请人:朱炳仁, 朱军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体筒瓦,有筒状瓦体(1),瓦体尾端有与前端配合的收敛段,其特征在于瓦体由两个以上的瓦节组成一体,两节瓦体之间有凹槽(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炳仁朱军岷
申请(专利权)人:朱炳仁朱军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