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泄漏潜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38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泄漏潜水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有用于将泵体分隔为动力腔和流动腔的泵体隔板,流动腔内设有叶轮,叶轮上设有叶轮永磁体,动力腔内设有泵轴,泵轴上设有与叶轮永磁体相互作用的泵轴永磁体,泵轴穿过泵体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防水盖内,防水盖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内的驱动隔板,驱动隔板上设有穿孔,本体与驱动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第一防水机构,泵轴与驱动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第二防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泵体隔板将泵体进行分割,泵轴通过泵轴永磁体与叶轮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叶轮的运转,实现流体的输入与输出,同时避免了泵轴的密封问题,防止泵中流体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泄漏潜水泵
本技术涉及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泄漏潜水泵。
技术介绍
潜水泵是浸入水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通常浸入水中再利用电机将水抽上来,由于潜水泵使直接放置在水中,若密封不好,则水会进入电机中而使电机损坏,从而使潜水泵停止工作;同时潜水泵的泵轴穿出泵体与电机等动力设备轴连接,工作时间一长,就必须会出现轴密封泄露的问题,无法将水抽吸并进行输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泄漏潜水泵,一方面可以防止泵中流体的泄露,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护动力设备,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防泄漏潜水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有用于将泵体分隔为动力腔和流动腔的泵体隔板,流动腔内设有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叶轮上设有叶轮永磁体,动力腔内设有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泵轴,泵轴上设有与叶轮永磁体相互作用的泵轴永磁体,泵轴穿过泵体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防水盖内,防水盖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内的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驱动隔板,驱动隔板上设有用于泵轴穿入防水盖的穿孔,本体与驱动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第一防水机构,泵轴与驱动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第二防水机构。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防水盖靠近泵体的端面上设置的环形凸台和设置在驱动隔板上与环形凸台相匹配的隔板凹槽,所述第二防水机构包括穿孔处设置的穿孔突起、设置在泵轴上与穿孔突起相匹配的穿孔凹槽,泵轴与穿孔处还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进一步,所述泵轴与泵体之间设有机械密封装置,所述机械密封装置包括套设在泵轴外的轴套,轴套内设有用于密封的填料函,填料函内设有骨架油封,骨架油封的端面设有用于调整骨架油封紧密度的调整环。进一步,所述叶轮包括前盖板和设有叶片的后盖板,叶片之间设有叶槽,相邻叶片之间设有磁性相反的永磁体。进一步,所述泵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流体泄露的水上式底阀。进一步,所述环形凸台与驱动隔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泵体隔板将泵体进行分割,泵轴通过泵轴永磁体与叶轮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叶轮的运转,实现流体的输入与输出,同时避免了泵轴的密封问题,防止泵中流体泄露;通过在防水盖和驱动隔板之间设置的第一防水机构和第二防水机构可以有效防止流体泄露至电机中,造成电机的损坏,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2、泵体隔板;3、动力腔;4、流动腔;5、叶轮;6、叶轮永磁体;7、泵轴永磁体;8、本体;9、电机;10、驱动隔板;11、环形凸台;12、隔板凹槽;13、橡胶垫;14、磁盘;15、穿孔突起;16、穿孔凹槽;17、泵轴;18、骨架密封;19、调整环;20、填料格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泄漏潜水泵,包括泵体1,泵体1内设有用于将泵体1分隔为动力腔3和流动腔4的泵体隔板2,流动腔4内设有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5,叶轮上设有叶轮永磁体6,动力腔3内设有用于向叶轮5传递动力的泵轴17,泵轴17靠近叶轮5的一端连接有磁盘14,泵轴17上设有与叶轮永磁体6相互作用的泵轴永磁体7,泵轴永磁体7设置在磁盘14上,且磁性相反的沿圆周方向交替设置,叶轮永磁体6和泵轴永磁体7均可以采用合金永磁体,例如汝铁硼永磁体、钐钴永磁体和铝镍钴永磁体,或者采用铁氧体永磁体,泵轴17穿过泵体1连接有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采用电机9,驱动装置电机9将驱动力传递给泵轴17,泵轴17旋转,带动泵轴永磁体7进行旋转,泵轴永磁体7的磁力穿透泵体隔板2对流动腔4内的叶轮永磁体6产生作用力,使叶轮永磁体6进行转动,由于泵轴17与叶轮5之间通过泵体隔板2分隔开,避免对泵轴17进行密封,可以很好地防止流体的泄露,驱动装置电机9设置在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电机9的防水盖8内,防水盖包括本体8和设置在本体8内的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驱动隔板10,驱动隔板10上设有用于泵轴17穿入防水盖的穿孔,本实施例中,穿孔设置在驱动隔板10的中心,本体8靠近泵体1一端与驱动隔板10靠近泵体1的端面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一防水机构,泵轴17与驱动隔板10的穿孔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二防水机构。采用泵体隔板将泵体进行分割,泵轴通过泵轴永磁体与叶轮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叶轮的运转,实现流体的输入与输出,同时避免了泵轴的密封问题,防止泵中流体泄露;通过在防水盖和驱动隔板之间设置的第一防水机构和第二防水机构可以有效防止流体泄露至电机中,造成电机的损坏,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防水盖靠近泵体1的端面上设置的环形凸台11和设置在驱动隔板10上与环形凸台11相匹配的隔板凹槽12,环形凸台11与隔板凹槽12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垫13,环形凸台11位于防水盖与驱动隔板10之间,靠近泵体1的一端,隔板凹槽12设置在驱动隔板10的靠近泵体1的端面,环形凸台11与隔板凹槽12之间相匹配的卡接在一起,从而保障驱动隔板10的密封性,环形凸台11与隔板凹槽12之间设置的橡胶垫13可以提高驱动隔板10与环形凸台1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防止流体泄露至防水盖内,造成电机9的损坏;所述第二防水机构包括穿孔处设置的穿孔突起15、设置在泵轴17上与穿孔突起15相匹配的穿孔凹槽16,穿孔突起15和穿孔凹槽16可以间隙配合,保障泵轴17的旋转,穿孔处还设有橡胶包裹层,泵轴17与穿孔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密封圈可以采用弹性O型圈,第一防水机构的环形凸台11与驱动隔板10的隔板凹槽12的密封以及穿孔处的穿孔突起15以及泵轴17上设置的穿孔凹槽16的密封均有助于驱动隔板10防止流体泄露至电机9内,避免造成电机9的损坏,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泵轴17与泵体1之间设有机械密封装置,所述机械密封装置包括套设在泵轴17外的轴套,泵轴17与轴套之间设有包裹泵轴17的填料体,填料体与泵轴之间设有内孔,内孔内设有用于密封的填料函,填料函内设有骨架油封18,骨架油封18的上下两个端面设有用于调整骨架油封18紧密度的调整环19,填料体与泵轴之间的内孔上还设有与填料体连接的填料格兰20,填料格兰20与填料体组装时,可以使调整环19和骨架油封18受到压力,增加与泵轴17的密封强度,防止流体泄露至泵体1中,避免影响驱动隔板10,从而影响泵体1中的流动腔4,造成本技术无法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5包括前盖板和设有叶片的后盖板,叶片之间设有叶槽,相邻叶片之间设有磁性相反的永磁体,动力腔3内的泵轴17通过电机9获得动力,带动泵轴永磁体7进行旋转,泵轴永磁体7的磁力穿透泵体隔板2对流体腔4内的叶片上的永磁体产生作用力,泵轴永磁体7的旋转带动叶片旋转,从而驱动流体的输入与输出,达到泵送目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泵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流体泄露的水上式底阀,安装于水面以上水平管与进水管的90°转弯处,亦可代替弯头,其密封性能独特,达到滴水不漏,并设有阻尼装置,对水锤危害有一定的减缓作用;水上式底阀的节能效果显著,在正常工作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泄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泵体内设有用于将泵体分隔为动力腔和流动腔的泵体隔板,流动腔内设有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叶轮上设有叶轮永磁体,动力腔内设有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泵轴,泵轴上设有与叶轮永磁体相互作用的泵轴永磁体,泵轴穿过泵体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防水盖内,防水盖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内的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驱动隔板,驱动隔板上设有用于泵轴穿入防水盖的穿孔,本体与驱动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第一防水机构,泵轴与驱动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第二防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泄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泵体内设有用于将泵体分隔为动力腔和流动腔的泵体隔板,流动腔内设有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叶轮上设有叶轮永磁体,动力腔内设有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泵轴,泵轴上设有与叶轮永磁体相互作用的泵轴永磁体,泵轴穿过泵体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防水盖内,防水盖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内的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驱动隔板,驱动隔板上设有用于泵轴穿入防水盖的穿孔,本体与驱动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第一防水机构,泵轴与驱动隔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驱动装置的第二防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防水盖靠近泵体的端面上设置的环形凸台和设置在驱动隔板上与环形凸台相匹配的隔板凹槽,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福群刘静静车天才李红亮樊宏坡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荥龙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