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176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包括离型膜、胶带、撕手;所述胶带上表面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离型膜上表面设置有剖刀线;所述胶带一侧设置有撕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切产品仅在离型膜表面预割出剖刀线即可防止整个离型膜发生反离型现象,工艺简单实用,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
本技术涉及模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的模切加工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在产品上添加撕手,但产品到了客户方使用时,产品常常出现与离型膜粘在一起,无法分离,反而与撕手分开的现象,导致无法使用,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反离型。一旦发生,客户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避免反离型的模切产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包括离型膜、胶带、撕手;所述胶带上表面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离型膜上表面设置有剖刀线;所述胶带一侧设置有撕手。剖刀线即用刀具在离型膜上切割出线条,但割口并未将离型膜割断,撕手是一层弱粘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胶带类产品与离型膜贴合后,在胶带面贴上弱粘材料,然后在其上冲切出撕手,使用时,带撕手材料和产品一起分离,手不用接触胶带的胶面,只需要接触到撕手即可。进一步的,上述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中所述撕手的形状为条状,沿所述胶带侧边设置;所述剖刀线与所述撕手的长边垂直。进一步的,上述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中所述剖刀线设置有多条,所述多条剖刀线相互平行设置。优选的剖刀线之间的距离为10-30mm。进一步优选的,上述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中所述剖刀线的深度为所述离型膜厚度的90%-95%。这样既能保证离型膜的完整性,同时也能避免撕去离型膜时发生反离型现象。本技术提供的防止反离的模切产品仅在离型膜表面预割出剖刀线即可防止整个离型膜发生反离型现象,工艺简单实用,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根据图1所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下: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包括离型膜2、胶带3、撕手4;所述胶带3上表面设置有离型膜2;所述离型膜2上表面设置有剖刀线1;所述胶带3一侧设置有撕手4;撕手4的形状为条状,沿所述胶带3侧边设置;所述剖刀线1与所述撕手4长边垂直;剖刀线1设置有多条,所述多条剖刀线1相互平行设置,剖刀线1之间的距离为20mm;剖刀线1的深度为0.95mm,离型膜2厚度为1mm。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胶带、撕手;所述胶带上表面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离型膜上表面设置有剖刀线;所述胶带一侧设置有撕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胶带、撕手;所述胶带上表面设置有离型膜;所述离型膜上表面设置有剖刀线;所述胶带一侧设置有撕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手的形状为条状,沿所述胶带侧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仕红丁仁华谢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