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属于卷布机领域,解决了当张紧力波动时,转臂会发生往复偏转从而导致布辊的支撑力不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辊,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辊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机架上铰接有转臂,所述转臂上转动连接有张紧辊,所述转臂与机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张紧辊在弹簧的作用下抵触于布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转臂张紧过程中两个支撑辊不会发生位置变化,从而为布辊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布辊在收卷过程中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卷布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
技术介绍
卷布机是将各种布料卷圆包装或将各种织物工切捆条前的重复打卷的设备,方便的布料的收卷。为了使卷布机将布料收卷的紧实,一般会在卷布机上安装张紧结构,将布料拉紧。目前,公告号为CN20625568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张紧卷布机装置,包括机座、安装于机座用于支撑卷布机的布辊的糙面滚筒和光面滚筒,设置于糙面滚筒与出布口间的张紧辊,设置于糙面滚轮与张紧辊间用于平衡布带的张紧力和糙面滚筒对布辊摩擦力的合力的拉紧弹簧,一端与糙面滚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张紧辊转动连接的转臂,机座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转臂上安装有与位置传感器相配合的位置感应板,所述位置传感器与位置感应板为非接触式感应。利用位置传感器检测转臂的位置状态,以判断布料的张紧程度,然后控制糙面滚筒转速,进而使卷布时张力恒定。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糙面滚筒与张紧辊均转动连接于转臂上,当张紧力波动时,转臂会发生往复偏转从而导致布辊的支撑力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在转臂张紧过程中两个支撑辊不会发生位置变化,从而为布辊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布辊在收卷过程中更加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辊,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辊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机架上铰接有转臂,所述转臂上转动连接有张紧辊,所述转臂与机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张紧辊在弹簧的作用下抵触于布料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辊放置于两个支撑辊之间并且利用支撑辊支撑布辊,伺服电机驱动支撑辊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将布料收卷;当收卷过程中布料被拉紧或过于松弛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张紧辊抵触于布料上,将布料拉紧;在转臂张紧过程中两个支撑辊不会发生位置变化,从而为布辊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布辊在收卷过程中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臂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的转臂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使两个转臂同步转动相同的角度,避免了因弹簧弹力的偏差使转臂的偏转角度不同,当转臂的偏转角度不同时张紧辊会倾斜而布料轴向的张紧程度不同而影响布料的收卷效果;张紧辊倾斜时会影响张紧辊和转臂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检测转臂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角度传感器检测转臂的转动角度从而判断此时布料的张紧程度,当张力过大时,利用控制器降低伺服电机的转速,减小张力;当张力过小时,利用控制器增加伺服电机的转速,增大张力,从而达到了收卷布料时布料张力恒定的目的,使收卷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臂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角度传感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齿轮和传动齿轮增大了转臂和角度传感器的传动比,从而使角度传感器更加精确的检测转臂的转动角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呈扇形。因转臂的偏转角度不会超过180°,传动齿轮上部分轮齿不会被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传动齿轮的正常工作的同时减少了传动齿轮的重量,提高了传动齿轮上轮齿的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穿设有拉杆并且两者呈滑动连接,所述拉杆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抵触于固定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母,从而调节弹簧的拉紧程度,从而调节布料的张紧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臂抵触于固定杆上时所述弹簧的形变量在其弹性极限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料拉紧时,转臂转动并使弹簧形变至一定程度时,转臂会抵触于固定杆上,防止转臂继续转动,防止转臂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弹簧发生塑性形变,保护了弹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臂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座,所述张紧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固定轴承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轴承座减小了转臂与张紧辊之间的摩擦力,在利用张紧辊控制布辊的张力的同时减小增加收卷布料时的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臂上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上螺纹连接有将其固定于转臂上的第一螺母,所述弹簧一端挂钩于连接螺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簧挂钩与螺栓上,使弹簧更加容易安装,使张紧结构安装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弹簧挂钩于连接螺栓上的一端位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限定弹簧的位置,防止张紧结构在调节布料张力过程中使弹簧从螺栓上脱落,使弹簧和转臂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两个支撑辊均转动连接于机架上,转臂偏转时两个支撑辊不会发生位置变化,从而为布辊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布辊在收卷过程中更加稳定;其二、利用角度传感器检测转臂的转动角度从而判断此时布料的张紧程度,然后调节布料收卷的速度,从而达到了收卷布料时布料张力恒定的目的,使收卷效果更佳;其三、角度传感器检测转臂的转动角度的更加精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可以调节张紧结构的张紧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张紧辊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转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2、支撑辊;21、皮带轮;3、伺服电机;4、角度传感器;41、连接齿轮;5、张紧辊;51、转臂;511、连接杆;512、传动齿轮;513、连接螺栓;514、第一螺母;515、第二螺母;52、弹簧;521、拉杆;522、拉环;523、固定座;524、调节螺母;53、固定杆;54、固定轴承座;6、布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支撑辊2和驱动支撑辊2转动的伺服电机3。支撑辊2有两根并且相互平行,两根支撑辊2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支撑辊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21,伺服电机3固定连接于机架1行并且通过带传动驱动支撑辊2等速同向转动。布辊6放置于两个支撑辊2之间并且利用支撑辊2支撑布辊6,伺服电机3驱动支撑辊2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将布料收卷于布辊6上。如图2所示,机架1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11,连接杆5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臂51,转臂51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张紧辊5,转臂51远离连接杆511的一端连接有弹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辊(2),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辊(2)转动的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机架(1)上铰接有转臂(51),所述转臂(51)上转动连接有张紧辊(5),所述转臂(51)与机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2),所述张紧辊(5)在弹簧(52)的作用下抵触于布料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辊(2),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辊(2)转动的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机架(1)上铰接有转臂(51),所述转臂(51)上转动连接有张紧辊(5),所述转臂(51)与机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2),所述张紧辊(5)在弹簧(52)的作用下抵触于布料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11),所述转臂(51)固定连接于连接杆(5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检测转臂(51)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4),所述角度传感器(4)与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转臂(51)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512),所述角度传感器(4)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41),所述连接齿轮(41)的分度圆直径小于传动齿轮(512)的分度圆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传动齿轮(512)呈扇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布机的张紧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祝煜,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昱品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