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635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包括具有刻度线Ⅰ的刻度吸管,在所述刻度吸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条板,所述刻度条板平行于刻度吸管的轴线,在刻度条板上设置有刻度线Ⅱ,所述刻度线Ⅱ的坐标轴与刻度线Ⅰ的坐标轴平行,且刻度线Ⅱ中的各个刻度与刻度线Ⅰ中的各个刻度沿着轴线依次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出的移液管,在读取深色试剂的体积时,可以通过位于刻度条板上的刻度线Ⅱ进行读数,相对与传统的只能通过位于刻度吸管上的刻度线Ⅰ进行读数来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出的移液管避免了刻度线不清晰、认读困难的情况出现,通过认读刻度吸管上的刻度线Ⅰ来读取液体体积,便于实验人员清楚快速地读取出液体的体积,减少读数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刻度移液管
本技术涉及医药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刻度移液管。
技术介绍
刻度吸管为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主要由钠钙玻璃制成,属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皿。刻度吸管通常具有刻度线、标称容量、型式标记、标准温度(20℃)、准确度级别、商标或厂名等标记。刻度吸管有十一种不同的规格。在刻度吸管的使用要求中,要求其刻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具体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目前,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操作时应放液至刻度,操作步骤依次为:①刻度吸管垂直;②右眼与刻度线平行;③轻轻松开食指(转动刻度吸管),使液面缓慢降低,直至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以使被测液体与刻度线重合。上述操作需要被测液颜色与刻度线颜色有明显区别,以方便认读,从而最小限度减小误差。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经常测量黑、黄色或其他深色液体,如酱油、碘滴定等液体时,所使用的刻度吸管的刻度线的颜色有的是黄色、黑色等颜色,刻度线的颜色与被测量液体颜色一致或相近时,会导致实验人员对刻度线认读困难,造成被测液体体积认读误差,影响实验结果。此外,在微生物实验过程中,由于食品中的微生物的不均一性,颜色较深的实验材料经过度稀释后,虽然降低了溶液的颜色,但是溶液颜色对刻度线的清晰度仍旧就极大的消极影响,从而导致的读数的不便仍旧会造成实验的误判或者错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刻度移液管,解决刻度吸管在移取或测量黑色或其他深色液体时,液体颜色和刻度线颜色一致或相近而造成认读困难的问题。因此本技术设计出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在现有的刻度吸管外,设置一条标有刻度线的刻度条板,该刻度条板两端为圆弧、无棱角,其上的刻度线与刻度吸管本身的刻度线对齐,这样在刻度吸管在移取或测量黑色或其他深色液体时,可以通过刻度条板上的刻度进行液体体积的读数,就不会造成认读困难,且不影响认读,从而便于实验人员清楚快速地读取出液体的体积,减少读数误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包括具有刻度线Ⅰ的刻度吸管,在所述刻度吸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条板,所述刻度条板平行于刻度吸管的轴线,在刻度条板上设置有刻度线Ⅱ,所述刻度线Ⅱ的坐标轴与刻度线Ⅰ的坐标轴平行,且刻度线Ⅱ中的各个刻度与刻度线Ⅰ中的各个刻度沿着轴线依次对应。位于刻度吸管内部的液体可以通过刻度线Ⅰ上对应的刻度值或者刻度线Ⅱ上对应的刻度值进行体积的读数;当在移取深色的试剂时,则主要利用刻度条板上的刻度线Ⅱ进行观察、判断和读数。本技术设计出的移液管,在读取深色试剂的体积时,可以通过位于刻度条板上的刻度线Ⅱ进行读数,相对与传统的只能通过位于刻度吸管上的刻度线Ⅰ进行读数来说,本技术设计出的移液管避免了刻度线不清晰、认读困难的情况出现,通过认读刻度吸管上的刻度线Ⅰ来读取液体体积,便于实验人员清楚快速地读取出液体的体积,减少读数误差。进一步地,所述刻度条板与刻度吸管拆卸式连接。刻度条板与刻度吸管拆卸式,便于实验者根据实验所需,选择是否使用带有刻度条板的刻度吸管,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还可以对受损的刻度条板进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线Ⅱ与刻度线Ⅰ共用同一个坐标轴。刻度线Ⅱ与刻度线Ⅰ共用同一个坐标轴,便于实验人员准确地读出液体体积,且优选地,刻度线Ⅱ与刻度线Ⅰ分别各用一组刻度数字。进一步地,在所述刻度条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圆弧倒角,所述圆弧倒角的圆心均位于刻度条板靠近刻度吸管轴线的一侧,且刻度条板在轴线上的长度尺寸随着靠近刻度吸管逐渐增大。圆弧倒角的设置避免刻度条板因尖角的存在收到损伤。本技术在使用时与一般的刻度吸管的使用方法相同,只是在观察的时候能够采用外缘的刻度条板上的刻度配合刻度吸管上的刻度同时观察,在移取颜色较深的试剂时则主要利用外缘的玻璃刻度条进行观察、判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在读取深色试剂的体积时,可以通过位于刻度条板上的刻度线Ⅱ进行读数,相对与传统的只能通过位于刻度吸管上的刻度线Ⅰ进行读数来说,本技术设计出的移液管避免了刻度线不清晰、认读困难的情况出现,通过认读刻度吸管上的刻度线Ⅰ来读取液体体积,便于实验人员清楚快速地读取出液体的体积,减少读数误差;2、本技术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刻度条板与刻度吸管拆卸式,便于实验者根据实验所需,选择是否使用带有刻度条板的刻度吸管,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还可以对受损的刻度条板进行更换;3、本技术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刻度线Ⅱ与刻度线Ⅰ共用同一个坐标轴,便于实验人员准确地读出液体体积。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刻度线Ⅱ4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中刻度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的刻度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4中刻度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俯视图;图11为实施例4的刻度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5中刻度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5的刻度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刻度吸管,2-刻度线Ⅰ,3-刻度条板,4-刻度线Ⅱ,5-安装槽,6-安装条,7-连接条,8-通槽,9-支撑条,10-挡板,11-支撑环,12-连接环,13-圆弧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包括具有刻度线Ⅰ2的刻度吸管1,在所述刻度吸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条板3,所述刻度条板3平行于刻度吸管1的轴线,在刻度条板3上设置有刻度线Ⅱ4,所述刻度线Ⅱ4的坐标轴与刻度线Ⅰ2的坐标轴平行,且刻度线Ⅱ4中的各个刻度与刻度线Ⅰ2中的各个刻度沿着轴线依次对应。位于刻度吸管1内部的液体可以通过刻度线Ⅰ2上对应的刻度值或者刻度线Ⅱ4上对应的刻度值进行体积的读数;当在移取深色的试剂时,则主要利用刻度条板3上的刻度线Ⅱ4进行观察、判断和读数。本技术设计出的移液管,在读取深色试剂的体积时,可以通过位于刻度条板3上的刻度线Ⅱ4进行读数,相对与传统的只能通过位于刻度吸管1上的刻度线Ⅰ2进行读数来说,本技术设计出的移液管避免了刻度线不清晰、认读困难的情况出现,通过认读刻度吸管1上的刻度线Ⅰ2来读取液体体积,便于实验人员清楚快速地读取出液体的体积,减少读数误差。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如图4-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双刻度移液管,所述刻度条板3与刻度吸管1拆卸式连接。刻度条板3与刻度吸管1拆卸式,便于实验者根据实验所需,选择是否使用带有刻度条板3的刻度吸管1,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还可以对受损的刻度条板3进行更换。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刻度条板3与刻度吸管1之间的拆卸连接的第一种方式作出说明。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包括具有刻度线Ⅰ(2)的刻度吸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刻度吸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条板(3),所述刻度条板(3)平行于刻度吸管(1)的轴线,在刻度条板(3)上设置有刻度线Ⅱ(4),所述刻度线Ⅱ(4)的坐标轴与刻度线Ⅰ(2)的坐标轴平行,且刻度线Ⅱ(4)中的各个刻度与刻度线Ⅰ(2)中的各个刻度沿着轴线依次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包括具有刻度线Ⅰ(2)的刻度吸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刻度吸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条板(3),所述刻度条板(3)平行于刻度吸管(1)的轴线,在刻度条板(3)上设置有刻度线Ⅱ(4),所述刻度线Ⅱ(4)的坐标轴与刻度线Ⅰ(2)的坐标轴平行,且刻度线Ⅱ(4)中的各个刻度与刻度线Ⅰ(2)中的各个刻度沿着轴线依次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条板(3)与刻度吸管(1)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刻度吸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延伸轴线平行于刻度吸管(1)的轴线,安装槽(5)上靠近刻度吸管(1)吸液口的一端为封闭端,其的另一端为开放端,且安装槽(5)的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在刻度条板(3)上靠近刻度吸管(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条(6),所述安装条(6)的轴线平行于刻度吸管(1)的轴线,且安装条(6)的横截面尺寸与安装槽(5)的横截面尺寸一致;安装条(6)的一端从开放端插入安装槽(5)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刻度移液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刻度条板(3)上靠近刻度吸管(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条(7),所述连接条(7)的轴线平行于刻度吸管(1)的轴线,在连接条(7)上远离刻度条板(3)的一端设置有通槽(8),所述通槽(8)的延伸轴线平行于刻度吸管(1)的轴线;在刻度吸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条(9),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任之冯正平雷郭富
申请(专利权)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