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针灸拔罐器,包括拔罐和针灸针,还包括抽气机构;在所述拔罐底部设有托圈,在所述拔罐顶部设有一安装了手动开关阀的抽气管;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筒和拉杆,所述拉杆底端设有一活塞,其插入在抽气筒内,所述抽气筒右侧设有一安装了开关阀的出气管,在所述抽气筒底面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连接管,在所述抽气管管口设有与内螺纹相螺接的螺纹,其相螺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针灸和拔罐操作于一体,操作简单且易于操作,并且在操作时增加了稳固性,能准确地将针灸刺入部位且将拔罐真空吸附在治疗部位,使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针灸拔罐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针灸拔罐器。
技术介绍
针灸拔罐是集针法、灸法、拔罐疗法的综合并称,拔罐为中国的传统医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广为流传。拔罐器是以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选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以达到净血血液。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虽然能够直接针刺穴位,但是起不到活血化淤之功效,将拔罐器和针灸分别的使用不能达到一边拔罐治疗,一边针灸的双重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针灸拔罐器,集针灸和拔罐操作于一体,操作简单且易于操作,在操作时增加了稳固性,能准确地将针灸刺入部位,将拔罐真空吸附在治疗部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使用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针灸拔罐器,包括拔罐和针灸针,还包括抽气机构;在所述拔罐底部设有托圈,在所述拔罐顶部设有一安装了手动开关阀的抽气管;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筒和拉杆;所述拉杆底端设有一活塞,其插入在抽气筒内,所述抽气筒右侧设有一安装了开关阀的出气管,在所述抽气筒底面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连接管,在所述抽气管管口设有与内螺纹相螺接的螺纹,其相螺紧连接;在所述拔罐顶面一侧设有一安装口,所述针灸针放置在拔罐内部,所述针灸针上安装了连接把手;所述连接把手包括:连接杆和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把杆;在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一内螺纹管,所述针灸针上设有螺接在内螺纹管上的螺接纹,螺接纹与内螺纹管相螺接且把杆从安装口伸出,在所述把杆顶端安装了塞柄。进一步的,所述托圈底面设有按照托圈形状设置的双面粘贴。进一步的,在所述拉杆顶面还设有的把柄。进一步的,在所述拔罐内部设有对准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对准机构包括:设在中心的对准管和连接在对准管四个方向的杆体。进一步的,所述四个方向的杆体分别设在对准管的左右两侧及前后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拔罐设有的托圈,由双面粘贴粘接在治疗部位周围,增加了吸附的稳定性;拔罐上设有的具有手动开关阀的抽气管及抽气机构中的出气管设有的开关阀的操作,实现抽气,使得拔罐内部呈真空状态;在针灸针上螺接了连接把,使得针灸针便于操作且对准机构的设置,易于针灸针刺入准确的针灸部位;该针灸拔罐器集针灸和拔罐操作于一体,操作简单且易于操作,在操作时增加了稳固性,能准确地将针灸刺入部位,将拔罐真空吸附在治疗部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使用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拔罐1,安装口11,托圈12,双面粘贴13,抽气管14,螺纹15,手动开关阀16,针灸针2,螺接纹21,连接把手3,连接杆31,内螺纹管32,把杆33,塞柄34,抽气机构4,抽气筒41,拉杆42,拉环421,活塞43,出气管44,开关阀45,连接管46,对准机构5,对准管51,杆体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针灸拔罐器,包括拔罐和1针灸针2,还包括抽气机构4;在所述拔罐1底部设有托圈12,用于将拔罐通过托圈置于治疗部位,在所述拔罐1顶部设有一安装了手动开关阀16的抽气管14;用于将拔罐内的空气抽出,使得拔罐吸附在治疗部位.所述抽气机构4包括:抽气筒41和拉杆42;所述拉杆42底端设有一活塞43,其插入在抽气筒1内,用于抽气使用,且所述抽气筒1右侧设有一安装了开关阀45的出气管44,当拉杆将拔罐内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状态时,将抽气管上设有的手动开关阀关闭,再将出气管设有的开关阀打开,实现出气,在所述抽气筒41底面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连接管46,在所述抽气管14管口设有与内螺纹相螺接的螺纹,其相螺紧连接;使得抽气机构安装在拔罐顶面。在所述拔罐1顶面一侧设有一内部嵌有橡胶圈的安装口11,所述针灸针2放置在拔罐1内部,所述针灸针2上安装了连接把手3;通过连接把手将针灸针向下推或向上拉,实现针灸。所述连接把手3包括:连接杆31和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把杆33;在所述连接杆31一端设有一内螺纹管32,所述针灸针2上设有螺接在内螺纹管32上的螺接纹21,其相螺接且把杆33从安装口11伸出,在所述把杆33顶端安装了塞柄34,当其向下推时,针灸针刺入相应的穴位时,该塞柄盖在安装口上。所述托圈12底面设有按照托圈形状设置的双面粘贴13(如图1和图2虚线所示),其用于粘接在需要治疗部位,增加了牢固性。在所述拉杆42顶面还设有的拉环421。方便拉环操作拉杆。在所述拔罐1内部设有对准机构5,用于将针灸针对准需要针灸的部位。所述对准机构5包括:设在中心的对准管51和连接在对准管51四个方向的杆体52。所述四个方向的杆体52分别设在对准管的左右两侧及前后两侧,使得对准机构连接牢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使用中,将拔罐置于治疗部位且托圈设有双面粘接粘在治疗部位周围固定,针灸针是置于拔罐内部且针灸针上螺接了连接把,连接把的把杆伸出至拔罐设有的安装口,通针将针灸针插入对准机构中的对准管对准针灸部位刺入;通过拔罐顶面设有的抽吸机构将拔罐内部抽吸为真空状态,其具体操作为,打开抽气管设有的手动开关阀,利用针筒抽吸原理来操作拉杆向上抽拉,将拔罐内空气抽出至抽气筒,然后关上抽气管上的手动开关阀,打开抽气筒上一侧设有的出气管上的开关阀,使得空气从此抽出,如此反复操作。本技术通过拔罐设有的托圈,由双面粘贴粘接在治疗部位周围,增加了吸附的稳定性;拔罐上设有的具有手动开关阀的抽气管及抽气机构中的出气管设有的开关阀的操作,实现抽气,使得拔罐内部呈真空状态;在针灸针上螺接了连接把,使得针灸针便于操作且对准机构的设置,易于针灸针刺入准确的针灸部位;该针灸拔罐器集针灸和拔罐操作于一体,操作简单且易于操作,并且在操作时增加了稳固性,能准确地将针灸刺入部位且将拔罐真空吸附在治疗部位,使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使用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针灸拔罐器,包括拔罐和针灸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气机构;在所述拔罐底部设有托圈,在所述拔罐顶部设有一安装了手动开关阀的抽气管;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筒和拉杆;所述拉杆底端设有一活塞,其插入在抽气筒内,所述抽气筒右侧设有一安装了开关阀的出气管,在所述抽气筒底面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连接管,在所述抽气管管口设有与内螺纹相螺接的螺纹,其相螺紧连接;在所述拔罐顶面一侧设有一安装口,所述针灸针放置在拔罐内部,所述针灸针上安装了连接把手;所述连接把手包括:连接杆和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把杆;在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一内螺纹管,所述针灸针上设有螺接在内螺纹管上的螺接纹,螺接纹与内螺纹管相螺接且把杆从安装口伸出,在所述把杆顶端安装了塞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针灸拔罐器,包括拔罐和针灸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气机构;在所述拔罐底部设有托圈,在所述拔罐顶部设有一安装了手动开关阀的抽气管;所述抽气机构包括:抽气筒和拉杆;所述拉杆底端设有一活塞,其插入在抽气筒内,所述抽气筒右侧设有一安装了开关阀的出气管,在所述抽气筒底面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连接管,在所述抽气管管口设有与内螺纹相螺接的螺纹,其相螺紧连接;在所述拔罐顶面一侧设有一安装口,所述针灸针放置在拔罐内部,所述针灸针上安装了连接把手;所述连接把手包括:连接杆和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把杆;在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一内螺纹管,所述针灸针上设有螺接在内螺纹管上的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