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7998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隔缝结构,该分隔缝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弹性沥青砂,弹性沥青砂的上部覆盖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施工时按预先设定分隔缝的位置弹线,用掺3%-5%防水粉的素水泥胶泥镶贴聚苯板条,用于地面时10mm~20mm宽,用于屋面时40mm宽,板条厚等同细石混凝土厚度,聚苯板条镶贴24小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经养护7~10天用扁铲铲去板缝内上半部分20mm,镶嵌弹性沥青砂,然后在沥青砂上粘贴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消除细石混凝土热胀冷缩引起的屋面或地面的裂缝,减少对构件的破坏,达了到分隔缝处不开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隔缝,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刚性防水屋面分隔缝是采用预埋木制条板,先设置木条板而后浇混凝土;这种传统的施工工艺难以保证分隔缝防水的质量,易出现分隔缝处水泥结构层不规则开裂、渗漏的现象;木制条板在混凝土浇注并到达一定强度后若不破坏混凝土棱角很难被清理出来,造成二次维修;国家标准《屋面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都明确提出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分隔缝设置要求及分隔缝嵌填密封材料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分隔缝两侧的混凝土面难以平整和棱角不被破坏以及混凝土热胀冷缩后出现不规则裂缝问题,同时解决屋面刚性防水分隔缝处易渗漏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在建筑工程刚性屋面防水混凝土施工和细石混凝土浇筑地面施工中分隔成块,以消除细石混凝土热胀冷缩引起的屋面和地面的裂缝,减少对构件的破坏。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隔缝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弹性沥青砂,在弹性沥青砂的上部覆盖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该分隔缝设置在隔离层和防水层之上; 所述分隔缝的宽度为10mm~20mm或40mm;所述分隔缝的厚度等同于细石混凝土的厚度;所述的密封材料为沥青;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石混凝土刚性屋面施工或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时按预先设定分格缝的位置弹线,用掺3%-5%防水粉的素水泥胶泥镶贴聚苯板条,用于地面时10mm~20mm宽,用于屋面时40mm宽,板条厚等同刚性层面细石混凝土厚度或地面厚度,聚苯板条镶贴24小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经养护7~10天用扁铲铲去板缝内上半部分20mm,镶嵌弹性沥青砂,然后在沥青砂上粘贴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所述分隔缝的宽度用于细石混凝土地面时为10mm~20mm,用于细石混凝土刚性屋面时为4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聚苯板的弹性变形性能,充分吸收混凝土因温度和自身收缩引起的变形,能够消除细石混凝土热胀冷缩引起的屋面和地面的裂缝,减少对构件的破坏,从而达到刚性屋面和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在分格缝处不开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施工完成后分格缝示意图;图中,1沥青砂,2防水卷材,3密封材料,4聚苯板,5隔离层,6防水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用于细石混凝土地面时最佳实施方式为采用宽10mm~20mm,厚度等同地面厚度的一半,一般为30mm,容重不低于18kg/m3的聚苯板4作为分隔缝的下部;在板条上部、两侧浇筑混凝土之间的缝隙间为弹性沥青砂1,其上覆盖有防水卷材2,防水卷材2两侧设有密封材料3,密封材料3为常用的沥青。该分隔缝结构的施工方法为先在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时按预先设定分格缝的位置弹线,然后用掺3%-5%防水粉的素水泥胶泥镶贴10mm~20mm宽聚苯板条,板条厚等同地面厚度,聚苯板条镶贴24小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经养护7~10天用扁铲铲去板缝内上半部分20mm,镶嵌弹性沥青砂,然后在沥青砂上粘贴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3,通常为沥青。实施例二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用于刚性屋面时最佳实施方式为先在屋面防水层6之上设置隔离层5,在隔离层5上采用宽40mm,厚度等同刚性层面细石混凝土厚度的一半,一般为30mm,容重不低于18kg/m3的聚苯板4作为分隔缝的下部;在板条上部、两侧浇筑混凝土之间的缝隙间为弹性沥青砂1,其上覆盖有防水卷材2,防水卷材2两侧设有密封材料3,密封材料3为常用的沥青。用于刚性屋面时分隔缝结构的施工方法为先在细石混凝土刚性屋面按预先设定分格缝的位置弹线,然后用掺3%-5%防水粉的素水泥胶泥镶贴40mm宽聚苯板条,板条厚等同刚性层面细石混凝土厚度,聚苯板条镶贴24小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经养护7~10天,然后用扁铲铲去板缝内上半部分20mm,在铲去部分镶嵌弹性沥青砂,然后在沥青砂上粘贴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密封材料通常为沥青。权利要求1.一种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隔缝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弹性沥青砂,在弹性沥青砂的上部覆盖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该分隔缝设置在隔离层和防水层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缝的宽度为10mm~20mm或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缝的厚度等同于细石混凝土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材料为沥青。5.一种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细石混凝土刚性屋面施工或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时按预先设定分格缝的位置弹线,用掺3%-5%防水粉的素水泥胶泥镶贴聚苯板条,用于地面时10mm~20mm宽,用于屋面时40mm宽,板条厚等同刚性层面细石混凝土厚度或地面厚度,聚苯板条镶贴24小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经养护7~10天用扁铲铲去板缝内约20mm上半部分,镶嵌弹性沥青砂,然后在沥青砂上粘贴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6.根据权利5所述的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缝的宽度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时为10mm~20mm,在细石混凝土刚性屋面施工时为40mm。7.根据权利5所述的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材料为沥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隔缝结构,该分隔缝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弹性沥青砂,弹性沥青砂的上部覆盖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施工时按预先设定分隔缝的位置弹线,用掺3%-5%防水粉的素水泥胶泥镶贴聚苯板条,用于地面时10mm~20mm宽,用于屋面时40mm宽,板条厚等同细石混凝土厚度,聚苯板条镶贴24小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经养护7~10天用扁铲铲去板缝内上半部分20mm,镶嵌弹性沥青砂,然后在沥青砂上粘贴防水卷材,并在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本专利技术能够消除细石混凝土热胀冷缩引起的屋面或地面的裂缝,减少对构件的破坏,达了到分隔缝处不开裂的目的。文档编号E04D11/02GK101078241SQ20071013039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志义 申请人: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注混凝土分隔缝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隔缝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的聚苯板和上部的弹性沥青砂,在弹性沥青砂的上部覆盖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与细石混凝土之间涂敷密封材料;该分隔缝设置在隔离层和防水层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秋利王志义李双宝罗卫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