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佳锋专利>正文

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37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结构包括:活动架、通孔架、机械架、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活动板、装置壳体、滑槽架、卡钩架,装置壳体位于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的上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活动板设于装置壳体的上侧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滑槽架设于装置壳体的上侧表面同时两者固定连接成一天还结构,卡钩架设于滑槽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机械架设于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的前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复合层体在制作成成品后能够使得装置能够有一定的减震配合能力,同时可以调节层与层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达到使得复合层体能够更加的完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复合层合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件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热塑性复合层合体。
技术介绍
具有改进的粘合强度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以及由其制备的可用作移动电子装置的外壳或保护罩的制品。复合层型又称综合地层型,是层型的一种类型,是指由几个选定的组分层型联合形成一个单位层型热塑性塑料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塑料属于这个范畴。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热固性塑料是一类应用最广的塑料,以热固性树脂主要成分,并添加各种助剂而配制成塑料。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塑料能软化或熔融成任意形状,冷却后形状不变;这种状态可多次反复而始终具有可塑性,且这种反复只是一种物理变化,称这种塑料为热塑性塑料。但现有技术的复合层体在制作成成品后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有一定的减震配合能力,同时无法调节层与层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无法使得复合层体能够更加的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结构包括:活动架、通孔架、机械架、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活动板、装置壳体、滑槽架、卡钩架,所述装置壳体位于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的上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板设于装置壳体的上侧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槽架设于装置壳体的上侧表面同时两者固定连接成一天还结构,所述卡钩架设于滑槽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机械架设于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的前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通孔架嵌入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的内侧表面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架设于通孔架的上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设有动力减震装置、活动伸缩装置、支架固定装置、转动传输装置、动力调节装置、动力输出装置、活动伸缩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位于设备内部的底部同时与设备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调节装置位于动力输出装置的上侧表面两者活动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传输装置设于动力调节装置的上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固定装置设于转动传输装置的上端两者通过带体配合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固定装置为活动伸缩装置的轴线延伸两者通过间隙配合连接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伸缩装置设于动力输出装置的上端面两者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减震装置位于活动伸缩装置的上端面两者垂直连接成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减震装置设有弹簧柱、转动座、接合架、活动座、蜂巢架、横向弹簧、固定柱、支架杆,所述接合架垂直于转动座的上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弹簧柱垂直于转动座的上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设于弹簧柱的右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所述横向弹簧位于活动座的中央同时与活动座固定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杆位于横向弹簧的上端面并且与横向弹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柱位于转动座的内侧表面并且与转动座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蜂巢架设于接合架的上侧表面并且与接合架焊接成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伸缩装置设有活动轮、转动杆、滑槽、防护架、位移块、滑动架,所述活动轮垂直于转动杆的圆盘侧面同时与转动杆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槽嵌入转动杆的内侧表面并且与转动杆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架位于防护架的左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位移块设于防护架的内侧表面同时与滑槽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杆与前方的支架固定装置活动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架固定装置设有推动架、配合架、弹簧、固定架、配合柱、限位柱、滚轮,所述滚轮上下平行安装在推动架的前表面两者配合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架位于推动架的内侧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架设于配合架的前端面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柱位于固定架的外侧端面同时与固定架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柱位于固定架的外侧面同时通过前方的弹簧接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推动架与后侧面的转动杆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传输装置设有配合架、输送带、轮轴架、齿轮槽、输出轮、锥齿轮、滚轮架,所述输送带包裹着轮轴架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轮轴架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架设于滚轮架的外侧两端两者通过契合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槽设于配合架的内侧表面同时与配合架活动接合在一起,所述输出轮垂直于齿轮槽的下侧端面两者机械连接,所述锥齿轮设于轮轴架的下侧表面两者啮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架与轮轴架的外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锥齿轮与下方的动力调节装置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调节装置设有辅助轮、卡动座、主动轴、齿轮架、辅助座、拨动杆、安装板,所述卡动座位于安装板的上表面同时与安装板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轴位于卡动座的中心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座左右平行安装在安装板的外侧表面,所述辅助轮设于辅助座的下侧表面并且与辅助座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架设于卡动座的下侧表面两者通过主动轴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拨动杆通过铰合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辅助座的外侧表面同时与卡动座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辅助轮与上端的锥齿轮啮合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设有把手杆、配合架、配合槽、转动轴、齿轮、配合轮、轴承,所述配合架位于配合槽的上侧表面并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把手杆位于配合架的前端面并且与配合架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轴垂直于配合槽的前表面并且与配合槽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位于转动轴的前表面同时与其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配合轮左右平行安装在转动轴的外侧表面,所述轴承包裹着转动轴的外侧表面并且与转动轴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轮与上方的活动伸缩装置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伸缩装置设有配合座、螺纹杆、螺纹架、转动柱、齿轮轴、卡钩架、顶动板,所述螺纹架位于顶动板的外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架包裹着螺纹杆的外侧表面两者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座设于顶动板的下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柱贯通配合座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所述齿轮轴位于转动柱的下侧表面同时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轴与配合轮啮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在使用设备的时候,能够通过上方的蜂巢架来提高设备的强度,能够对于设备的称重能力与抗压能力增强,然后在受到外界的压力下能够通过接合架将压力吸收,并且通过转动座和下方的弹簧吸收,同时在支架杆的配合压动下来使得下方的横向弹簧内压也可以使得下压的力变成水平挤压力由弹簧吸收,达到减震的作用,然后在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层与层的间隔距离时,先将把手杆通过后侧的配合架将把手杆拉起,然后通过把手杆将前方的转动轴旋转起来,并且在旋转的转动轴的旋转下可以通过配合轮旋转上方的齿轮轴,并且通过旋转的齿轮轴可以将上方的螺纹杆旋转起来,通过螺纹架与螺纹杆的啮合配合下进行升降的工作,同时通过顶动板来顶动上方的动力减震装置与下方的动力层的间隔距离,可以使得散热更加的稳定,然后转动轴的旋转下可以使得上方的辅助轮旋转起来,然后辅助座配合转动起来通过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结构包括:活动架(1)、通孔架(2)、机械架(3)、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活动板(5)、装置壳体(6)、滑槽架(7)、卡钩架(8),所述装置壳体(6)位于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的上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板(5)设于装置壳体(5)的上侧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槽架(7)设于装置壳体(6)的上侧表面同时两者固定连接成一天还结构,所述卡钩架(8)设于滑槽架(7)的内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机械架(3)设于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的前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架(2)嵌入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的内侧表面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架(1)设于通孔架(2)的上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设有动力减震装置(41)、活动伸缩装置(42)、支架固定装置(43)、转动传输装置(44)、动力调节装置(45)、动力输出装置(46)、活动伸缩装置(47);所述动力输出装置(46)位于设备内部的底部同时与设备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调节装置(45)位于动力输出装置(46)的上侧表面两者活动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传输装置(44)设于动力调节装置(45)的上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固定装置(43)设于转动传输装置(44)的上端两者通过带体配合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固定装置(43)为活动伸缩装置(42)的轴线延伸两者通过间隙配合连接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伸缩装置(47)设于动力输出装置(46)的上端面两者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减震装置(41)位于活动伸缩装置(47)的上端面两者垂直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结构包括:活动架(1)、通孔架(2)、机械架(3)、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活动板(5)、装置壳体(6)、滑槽架(7)、卡钩架(8),所述装置壳体(6)位于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的上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板(5)设于装置壳体(5)的上侧表面并且与装置壳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槽架(7)设于装置壳体(6)的上侧表面同时两者固定连接成一天还结构,所述卡钩架(8)设于滑槽架(7)的内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机械架(3)设于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的前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架(2)嵌入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的内侧表面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架(1)设于通孔架(2)的上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活动控制复合装置(4)设有动力减震装置(41)、活动伸缩装置(42)、支架固定装置(43)、转动传输装置(44)、动力调节装置(45)、动力输出装置(46)、活动伸缩装置(47);所述动力输出装置(46)位于设备内部的底部同时与设备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调节装置(45)位于动力输出装置(46)的上侧表面两者活动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传输装置(44)设于动力调节装置(45)的上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固定装置(43)设于转动传输装置(44)的上端两者通过带体配合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固定装置(43)为活动伸缩装置(42)的轴线延伸两者通过间隙配合连接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伸缩装置(47)设于动力输出装置(46)的上端面两者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减震装置(41)位于活动伸缩装置(47)的上端面两者垂直连接成一体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减震装置(41)设有弹簧柱(411)、转动座(412)、接合架(413)、活动座(414)、蜂巢架(415)、横向弹簧(416)、固定柱(417)、支架杆(418),所述接合架(413)垂直于转动座(412)的上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弹簧柱(411)垂直于转动座(412)的上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414)设于弹簧柱(411)的右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所述横向弹簧(416)位于活动座(414)的中央同时与活动座(414)固定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杆(418)位于横向弹簧(416)的上端面并且与横向弹簧(416)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柱(417)位于转动座(412)的内侧表面并且与转动座(412)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蜂巢架(415)设于接合架(413)的上侧表面并且与接合架(413)焊接成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伸缩装置(42)设有活动轮(421)、转动杆(422)、滑槽(423)、防护架(424)、位移块(425)、滑动架(426),所述活动轮(421)垂直于转动杆(422)的圆盘侧面同时与转动杆(422)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槽(423)嵌入转动杆(422)的内侧表面并且与转动杆(422)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架(426)位于防护架(424)的左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位移块(425)设于防护架(424)的内侧表面同时与滑槽(423)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杆(422)与前方的支架固定装置(43)活动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热塑性复合层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装置(43)设有推动架(431)、配合架(432)、弹簧(433)、固定架(434)、配合柱(435)、限位柱(436)、滚轮(437),所述滚轮(437)上下平行安装在推动架(431)的前表面两者配合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架(432)位于推动架(431)的内侧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佳锋
申请(专利权)人:姚佳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