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强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092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集成房屋不便组装,移除房屋时对环境的破坏较大等技术问题。该集成房屋结构包括底盘模块框架、墙体模块框架、顶棚模块框架;所述底盘模块框架与土层内预埋混凝土地梁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底盘模块框架左、右两侧分别与墙体模块框架可拆卸地固定,墙体模块框架上方与顶棚模块框架可拆卸地固定;底盘模块框架、墙体模块框架和顶棚模块框架围成房屋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母龙骨和子龙骨制作的模块结构可任意组合拆分,使得变化性和通用性以及空间转化能力显著提高,房屋采用模块结构,在房屋移除和搬离时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土层原貌,对自然破坏性低,所用建材也能进行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屋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组合集成式房屋建筑主体多为木材、水泥、轻钢彩板、泡沫夹心板、方钢焊接而成的结构。不能随意拆装和墙内穿管走线,线管出现老化时不能及时察明探清与及时更换、构件无法在适应新的用处进行组装、投资成本较高、不易批量自动化生产、组装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不防火不耐久不抗风抗震、结构上不便于维修替换、房屋主体结构及饰面变化性低,不适用于不同文化环境背景的地区使用、室内空间转换能力低、整体模块构件重,无大型机械无法安装、无电的环境下无法开展施工、不便山区、景区、村庄、岛屿等上的正常使用与安装。此外,移除房屋时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对自然能源利用率低、材料不能在利用回收。以及对在未来建筑的新技术应用不能进行方便的改变和升级。不便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包括底盘模块框架、墙体模块框架、顶棚模块框架;所述底盘模块框架与土层内预埋混凝土地梁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底盘模块框架左、右两侧分别与墙体模块框架可拆卸地固定,墙体模块框架上方与顶棚模块框架可拆卸地固定;底盘模块框架、墙体模块框架和顶棚模块框架围成房屋骨架;在所述底盘模块框架上垂直方向安装有下水管,下水管底端浅埋于土层,在所述顶棚模块框架内垂直方向上安装有出风管,在所述底盘模块框架的下方与土层之间水平方向上安装有新风管。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模块框架整体为矩形结构,包括若干地面单元、若干梁结构单元Ⅰ和若干基脚;其中所述地面单元由母龙骨围成矩形外框,子龙骨横向固定在矩形外框的相对应的2个母龙骨内侧,若干地面单元之间平行排列并且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为矩形框架结构;每个地面单元中固定有子龙骨的母龙骨外侧可拆卸的安装有梁结构单元Ⅰ,若干基脚可拆卸地固定在地面单元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模块框架整体为矩形结构,包括第一墙面单元、第二墙面单元和第三墙面单元,第一墙面单元由母龙骨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框体结构;第二墙面单元由母龙骨围成矩形框体结构,子龙骨横向固定在框体结构中间位置;第三墙面单元由母龙骨围成矩形框体结构,第三墙面单元的面积小于第一墙面单元的面积;若干第一墙面单元、若干第二墙面单元、若干第三墙面单元从上到下横向平行排列并且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顶棚模块框架,包括若干棚面单元和梁结构单元Ⅱ,所述梁结构单元Ⅱ与梁结构单元Ⅰ的结构相同,若干棚面单元与若干梁结构单元Ⅱ间隔排列,其中相邻的棚面单元之间、棚面单元和梁结构单元Ⅱ之间、梁结构单元Ⅱ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若干梁结构单元Ⅱ之间相互平行,梁结构单元Ⅱ所在平面与棚面单元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棚面单元为由母龙骨围成的矩形框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顶棚模块框架为尖顶结构,所述顶棚模块框架包括截面形状为倒V型的中间架体,以及固定在中间架体两侧的等腰三角形架体,所述中间架体包括矩形左架体和矩形右架体,所述矩形左架体和矩形右架体均由若干棚面单元Ⅱ平行排列并且相互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为矩形结构,矩形左架体和矩形右架体顶部相交形成倒V型的中间架体;所述等腰三角形架体包括若干角形模块,所述角形模块为由母龙骨围成的直角三角形,若干角形模块之间排列并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为等腰三角形架体。进一步地,在所述地面单元、棚面单元、第一墙面单元、第二墙面单元和第三墙面单元的母龙骨围成的框体两面分别安装有复合保温板,所述复合保温板为板状结构,包括保温板、基层板、防水层,所述保温板、基层板、防水层依次通过自转钉固定,所述地面单元、棚面单元、第一墙面单元、第二墙面单元、第三墙面单元的母龙骨围成的框体内部安装有岩棉。进一步地,所述母龙骨包括C型钢本体Ⅰ,C型钢本体Ⅰ的两个侧板Ⅰ上分别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加强肋Ⅰ,长条底板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方凸出的加强肋Ⅱ,两个侧板Ⅰ和长条底板Ⅰ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孔Ⅰ,长条底板Ⅰ上还开设有比通孔Ⅰ直径大的多个通孔Ⅱ。进一步地,所述子龙骨包括C型钢本体Ⅱ,C型钢本体Ⅱ的两个侧板Ⅱ上分别设有向内侧凸出的加强肋Ⅱ,长条底板Ⅱ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上方凸出的加强肋Ⅱ,两个侧板Ⅱ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孔Ⅲ,长条底板Ⅱ上另外开设有比通孔Ⅲ直径大的多个通孔Ⅳ。进一步地,所述梁结构单元Ⅱ或梁结构单元Ⅰ由母龙骨围成矩形外框,2个子龙骨呈人字型固定在母龙骨矩形外框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基脚包括底板A,2个母龙骨以开口端朝外相背且竖直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底板A上。进一步地,在所述顶棚模块框架下方安装有天花装饰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1)母龙骨和子龙骨可以批量自动化生产,投资成本低效率高,表面可镀锌镀铝增加龙骨的耐久性和防腐型,排列相通有很好的对接和位置适应能力,组装技术简单易懂。(2)由母龙骨和子龙骨制作的模块结构可任意组合拆分,使得变化性和通用性以及空间转化能力显著提高。模块重量轻,无电条件下人力方可安装。无需电焊,通孔龙骨内穿管走线岩棉填充,防火性能提高。也能有效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火灾现象。通孔子龙骨和母龙骨的随意组合可加强受力,提高结构强度,增强防风抗震能力。(3)复合保温板自转钉固定可随时拆解便于维修更换以及房屋设备升级。复合保温板作为饰面板的基层适应度高,饰面可选择市场中绝大部分的材料进行自由选择安装。(4)房屋底盘模块框架可任意安装下水管位置,浅埋土层下与其他房屋下水并联串联集中排出。下水管可设污水分流体系,以便对生活污水资源和粪便污物资源的转化和在利用,有利于保护山区、景区、村庄、岛屿等自然环境。还能有助于乡村建设有序的下水体系,提高乡村卫生条件。降低儿童使用毛厕的危险状态,进一步实现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望。(5)房屋采用模块结构,在房屋移除和搬离时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土层原貌,无大型水泥土砖的房屋基础,对自然破坏性低,所用建材也能进行回收和再利用。(6)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能有效降低入住时间,绿色化建筑,也是处理灾后重建和战后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便于所需人群及时得到正常生活的居住条件。(7)自然热空气动能,进行控温与新风的自热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也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图2是本技术的底盘模块框架、墙体模块框架与顶棚模块框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地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梁结构单元Ⅰ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基脚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的顶棚模块框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复合保温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复合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母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子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1组装成的房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组合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2的顶棚模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2的角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模块框架;1-1-地面单元;1-2-梁结构单元Ⅰ;1-3-基脚;1-3-1-底板A;1-3-2-螺栓;2-墙体模块框架;2-1-第一墙面单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集成房屋结构包括底盘模块框架(1)、墙体模块框架(2)、顶棚模块框架(3);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与土层(20)内预埋混凝土地梁(21)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左、右两侧分别与墙体模块框架(2)可拆卸地固定,墙体模块框架(2)上方与顶棚模块框架(3)可拆卸地固定;底盘模块框架(1)、墙体模块框架(2)和顶棚模块框架(3)围成房屋骨架;在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上垂直方向安装有下水管(22),下水管(22)底端浅埋于土层(20),在所述顶棚模块框架(3)内垂直方向上安装有出风管(23),在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的下方与土层(20)之间水平方向上安装有新风管(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集成房屋结构包括底盘模块框架(1)、墙体模块框架(2)、顶棚模块框架(3);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与土层(20)内预埋混凝土地梁(21)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左、右两侧分别与墙体模块框架(2)可拆卸地固定,墙体模块框架(2)上方与顶棚模块框架(3)可拆卸地固定;底盘模块框架(1)、墙体模块框架(2)和顶棚模块框架(3)围成房屋骨架;在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上垂直方向安装有下水管(22),下水管(22)底端浅埋于土层(20),在所述顶棚模块框架(3)内垂直方向上安装有出风管(23),在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的下方与土层(20)之间水平方向上安装有新风管(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模块框架(1),包括若干地面单元(1-1)、若干梁结构单元Ⅰ(1-2)和若干基脚(1-3);其中所述地面单元(1-1)由母龙骨(40)围成矩形外框,子龙骨(50)横向固定在矩形外框的相对应的2个母龙骨(40)内侧,若干地面单元(1-1)之间平行排列并且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为矩形框架结构;每个地面单元(1-1)中固定有子龙骨(50)的母龙骨(40)外侧可拆卸的安装有梁结构单元Ⅰ(1-2),若干基脚(1-3)可拆卸地固定在地面单元(1-1)的左、右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块框架(2)整体为矩形结构,包括第一墙面单元(2-1)、第二墙面单元(2-2)和第三墙面单元(2-3),第一墙面单元(2-1)由母龙骨(40)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框体结构;第二墙面单元(2-2)由母龙骨(40)围成矩形框体结构,子龙骨(50)横向固定在框体结构中间位置;第三墙面单元(2-3)由母龙骨(40)围成矩形框体结构,第三墙面单元(2-3)的面积小于第一墙面单元(2-1)的面积;若干第一墙面单元(2-1)、若干第二墙面单元(2-2)、若干第三墙面单元(2-3)从上到下横向平行排列并且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模块框架(3),包括若干棚面单元(3-1)和梁结构单元Ⅱ(3-2),所述梁结构单元Ⅱ(3-2)与梁结构单元Ⅰ(1-2)的结构相同,若干棚面单元(3-1)与若干梁结构单元Ⅱ(3-2)间隔排列,其中相邻的棚面单元(3-1)之间、棚面单元(3-1)和梁结构单元Ⅱ(3-2)之间、梁结构单元Ⅱ(3-2)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若干梁结构单元Ⅱ(3-2)之间相互平行,梁结构单元Ⅱ(3-2)所在平面与棚面单元(3-1)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棚面单元(3-1)为由母龙骨(40)围成的矩形框架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集成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强
申请(专利权)人:于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