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共振座,所述共振座的内侧滑动套接有共振块,所述共振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共振座的内侧,所述共振块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口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设有轴孔。该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带有垃圾的含油污泥进行振动分离,从而使得污泥能够通过网板过滤出来,配合喷头喷处的化学药剂,从而提高含油污泥与垃圾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含油污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油泥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原油或其它油品与泥土等形成的含油污泥,以及油田正常生产中系统带出的含油泥沙等,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是原油、泥和水。一般含油污泥在挖出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然后将原油进行回收,但是这些含油污泥在挖出时,常常混合有各类垃圾,比如木头、塑料袋以及各类石子,需要将含油污泥与垃圾分离,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回收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共振座,所述共振座的内侧滑动套接有共振块,所述共振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共振座的内侧,所述共振块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口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设有轴孔,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轴孔的内侧,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焊接有半齿轮,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板框,所述板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半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齿牙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箱体为空心结构,箱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框,支撑框的内侧固定嵌入有网板,支撑框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箱体的内部两端均设有凹槽,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销,卡销的表面滑动套接套环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轴座,轴座的内部一端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旋钮,轴座的内部另一端设有螺纹槽,螺纹旋钮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螺纹槽的内侧,螺纹旋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套,螺纹旋钮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挤压盘,定位套的一侧紧贴挤压盘的表面,定位套的另一侧紧贴轴座的内侧,定位套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过渡箱,过渡箱的一侧嵌入有喷头,过渡箱的另一侧嵌入有进料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带有垃圾的含油污泥进行振动分离,从而使得污泥能够通过网板过滤出来,配合喷头喷处的化学药剂,从而提高含油污泥与垃圾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齿牙和半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轴座和定位套连接示意图。图中:1底座、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共振座、14共振块、15第一弹簧、16箱体、17电机、18转轴、19轴孔、110板框、111齿牙、112半齿轮、2支撑框、21网板、22凹槽、23第二弹簧、24卡销、25套环、3轴座、31定位套、32螺纹孔、33螺纹旋钮、34挤压盘、35螺纹槽、4过渡箱、41喷头、42进料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的内侧和第二侧板1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共振座13,共振座13的内侧滑动套接有共振块14,共振块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共振座13的内侧,共振块14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箱体16,能够保证箱体16上下振动的稳定性,第一侧板11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17,电机17的型号为51K90GU-AF,电机17通过导线插头与外部电路串联连接,电机17的端口位置设有转轴18,第一侧板11的内部设有轴孔19,转轴18的表面转动连接轴孔19的内侧,转轴18的另一端焊接有半齿轮112,箱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板框110,板框1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牙111,能够实现板框110的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完成箱体16的上下振动,半齿轮112的表面啮合连接齿牙111的表面,箱体16为空心结构,箱体1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框2,支撑框2的内侧固定嵌入有网板21,支撑框21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25,箱体16的内部两端均设有凹槽22,凹槽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销24,卡销24的表面滑动套接套环25的内侧,便于网板21安装和拆卸,使得污泥被筛出后,能够对垃圾进行清理回收,第二侧板12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轴座3,轴座3的内部一端设有螺纹孔32,螺纹孔3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旋钮33,轴座3的内部另一端设有螺纹槽35,螺纹旋钮3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螺纹槽35的内侧,螺纹旋钮3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套31,螺纹旋钮3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挤压盘34,定位套31的一侧紧贴挤压盘34的表面,定位套31的另一侧紧贴轴座3的内侧,定位套31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过渡箱4,过渡箱4的一侧嵌入有喷头41,过渡箱4的另一侧嵌入有进料接口42,进料接口42与外部软管通过法兰连接,软管与外设的增压泵连接,增压泵能够将用于脱油的化学药剂输送到过渡箱4内,然后从喷头41喷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进行含油污泥与垃圾的分离时,先将污泥倒入到箱体16的内部,并承重在网板21的上表面,接通电机17的开关,使得电机17通过转轴18带动半齿轮112转动,半齿轮112与板框110内的齿牙111啮合,从而让板框110带动箱体16进行上下往复的振动,通过共振块14在共振座13的内侧滑动,以及第一弹簧15的压缩复位,使得箱体16的上下振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网板21能够对污泥进行适当的筛分,然后筛分完成后将污泥清理移出,当需要对网板21上的垃圾进行回收,按压卡销24使得卡销24压缩第二弹簧23并与套环25脱开,从而使得支撑框2能够带动网板21进行拆卸,完成对垃圾的清理,当需要提高污泥与垃圾的脱开效果时,通过软管连接的进料接口42向过渡箱4内输送化学药剂,然后从喷头41喷出,完成对污泥的喷洒,当需要进行角度的调整时,通过定位套31在螺纹旋钮33的表面转动,完成对喷头41的角度调整,然后利用螺纹旋钮33螺纹连接螺纹孔32和螺纹槽35,使得挤压盘34能够定位套31形成挤压,完成喷头41角度的固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的内侧和第二侧板(1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共振座(13),所述共振座(13)的内侧滑动套接有共振块(14),所述共振块(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共振座(13)的内侧,所述共振块(14)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箱体(16),所述第一侧板(11)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端口位置设有转轴(18),所述第一侧板(11)的内部设有轴孔(19),所述转轴(18)的表面转动连接轴孔(19)的内侧,所述转轴(18)的另一端焊接有半齿轮(112),所述箱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板框(110),所述板框(1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牙(111),所述半齿轮(112)的表面啮合连接齿牙(111)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的内侧和第二侧板(1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共振座(13),所述共振座(13)的内侧滑动套接有共振块(14),所述共振块(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共振座(13)的内侧,所述共振块(14)的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箱体(16),所述第一侧板(11)的外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端口位置设有转轴(18),所述第一侧板(11)的内部设有轴孔(19),所述转轴(18)的表面转动连接轴孔(19)的内侧,所述转轴(18)的另一端焊接有半齿轮(112),所述箱体(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板框(110),所述板框(1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牙(111),所述半齿轮(112)的表面啮合连接齿牙(111)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6)为空心结构,箱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丁,张晓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纳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