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转输送线,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传送机构,还包括随传送机构移动的水平定位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放料工位,放料工位设置有升降定位机构和用于检测放料工位是否有产品的感应器,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所述传送机构电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够有效配合不同高度的工序,避免在转换工序时使用人力搬运,降低劳动强度,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转输送线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装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中转输送线。
技术介绍
厚膜电阻主要是指采用厚膜工艺印刷而成的电阻,这种电阻有长方形、带形、曲线形或者圆筒状等。厚膜电阻加热效率高,能够精确控温,可以满足即热式电热产品要求,且加热时能实现水电分离,使用安全。未来,厚膜电阻必然会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用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厚膜电阻的生产过程,普遍停留在人工或半自动状态,具有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在高度不同的工序间,传递产品的全自动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转输送线,能够在高度不同的工序间传递产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转输送线,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传送机构,还包括随传送机构移动的水平定位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放料工位,放料工位设置有升降定位机构和用于检测放料工位是否有产品的感应器,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所述传送机构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并列设置且同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为传送链条。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定位机构包括若干第一水平定位机构和若干第二水平定位机构,若干所述第一水平定位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若干所述第二水平定位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定位机构、第二水平定位机构为Y型定位卡。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定位机构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定位机构、第二升降定位机构和升降动力源,第一升降定位机构和第二升降定位机构并列设置,且均与所述升降动力源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升降动力源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定位机构和第二升降定位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水平定位机构和第二水平定位机构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定位机构和第二升降定位机构为Y型定位卡。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够有效配合不同高度的工序,避免在转换工序时使用人力搬运,降低劳动强度,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转输送线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架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送机构和水平定位机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升降定位机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中转输送线,包括支架100和固定在支架100上的传送机构200,还包括随传送机构200移动的水平定位机构300,所述传送机构200的一端设置有放料工位A,放料工位A设置有升降定位机构400和用于感应放料工位A是否有产品的感应器500,感应器500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所述传送机构200电连接。以下对上述个组成部分分别作进一步详细介绍。该中转输送线用于两个具有高度差的工序之间,将产品由高度较高的工序传递到高度较低的工序。初始时,放料工位A处有一水平定位机构300,产品由上一工序的机械手水平放置在放料工位A的上方,升降定位机构400升起,支撑起上述产品,然后升降定位机构400下降,将上述产品带到放料工位A,并将产品置于水平定位机构300上,感应器500感应到该产品,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传送机构200带动上述水平定位机构300移动,使放料工位A复位,使没有放置产品的水平定位机构300移动至放料工位A处。如图2所示,支架100包括第一支撑侧板110和第二支撑侧板120,第一支撑侧板110和第二支撑侧板120并列设置,其两者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如图3所示,传送机构200设置在第一支撑侧板110和第二支撑侧板120之间,包括第一传送带210、第二传送带220、托板230、第一主动轮240、第二主动轮250、第一从动轮260、第二从动轮270、主动轮轴280、从动轮轴290和传送动力源291。第一传送带210、第一主动轮240、第一从动轮260与第二传送带220、第二主动轮250、第二从动轮270并列设置,其中第一传送带210、第一主动轮240、第一从动轮260设置在靠近第一支撑侧板110的一侧,第二传送带220、第二主动轮250、第二从动轮270设置在靠近第二支撑侧板120的一侧。第一主动轮240和第一从动轮260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侧板110的两端,且分别通过主动轮轴280和从动轮轴290与第一支撑侧板110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侧板110开设有用于容纳主动轮轴280和从动轮轴290的孔130。与上述相同,第二主动轮250和第二从动轮270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侧板120的两端,且分别通过主动轮轴280和从动轮轴290与第二支撑侧板120可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侧板120开设有用于容纳主动轮轴280和从动轮轴290的孔130。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并列设置且同步转动。第一传送带210套设在第一主动轮240和第一从动轮260上,由第一主动轮240和第一从动轮260带动进行移动。第一传送带210可以为链条或皮带,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210为链条,相应地,链条下方设置有托板230,防止链条承重后下垂。托板230与第一支撑侧板110和第二支撑侧板120固定连接。与上述相同,第二传送带220套设在第二主动轮250和第二从动轮270上,由第二主动轮250和第二从动轮270带动进行移动。第二传送带220可以为传送链条或皮带,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传送带220为传送链条,相应地,传送链条下方设置有托板230,防止传送链条承重后下垂。托板230与第一支撑侧板110和第二支撑侧板120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240与第二主动轮250通过主动轮轴280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260与第二从动轮270通过从动轮轴290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轮240、第二主动轮250与传送动力源29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由传送动力源291驱动。第一主动轮240转动时,带动第一传送带210、第一从动轮260转动;第二主动轮250转动时,带动第二传送带220、第二从动轮270转动。优选地,传送动力源291为电机。传送机构200还可以包括张紧机构,对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的松紧进行调节。水平定位机构300包括若干第一水平定位机构310和若干第二水平定位机构320,若干第一水平定位机构310固定在第一传送带210上,沿第一传送带210均匀分布;若干第二水平定位机构320固定在第二传送带220上,沿第二传送带220均匀分布。优选地,第一水平定位机构310、第二水平定位机构320为Y型定位卡,用于支撑圆管状产品,Y型定位卡的弧度与圆管状产品的弧度相适应。如图4所示,升降定位机构400与支架100固定连接,包括第一升降定位机构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转输送线,包括支架(100)、固定在支架(100)上的传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传送机构(200)移动的水平定位机构(300),所述传送机构(200)的一端设置有放料工位(A),放料工位(A)设置有升降定位机构(400)和用于检测放料工位(A)是否有产品的感应器(500),感应器(500)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所述传送机构(200)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转输送线,包括支架(100)、固定在支架(100)上的传送机构(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传送机构(200)移动的水平定位机构(300),所述传送机构(200)的一端设置有放料工位(A),放料工位(A)设置有升降定位机构(400)和用于检测放料工位(A)是否有产品的感应器(500),感应器(500)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所述传送机构(200)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00)包括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并列设置且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10)和第二传送带(220)为传送链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定位机构(300)包括若干第一水平定位机构(310)和若干第二水平定位机构(320),若干所述第一水平定位机构(310)固定在所述第一传送带(210)上,若干所述第二水平定位机构(320)固定在所述第二传送带(22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转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定位机构(310)、第二水平定位机构(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益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君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