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满年专利>正文

双周期肋骨钢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24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的加强构件,特别指用金属制作的薄形长条加筋构件,它是在钢带的两表面分别都有突起的成对肋骨,两面的肋骨之间必须有间距,它们不在同一断面上。本双周期肋骨钢带与使用光面钢带相比,克服了钢带在建筑体中产生软摩擦和使建筑体变形等缺点,提高了拉筋的强度和握裹力,增强了建筑体的整体坚固性和抗震性,延长了使用寿命1.5~3倍,降低工程造价50%。(*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的加强构件,特别指用金属制作的薄形长条加筋构件。在公开的已知技术中,延伸路基、堤坝工程、高架桥和挡土墙等工程采用的加筋材料为光面钢带。这类工程使用光面钢带存在下述问题,钢带易与建筑体产生松动和软摩擦,使建筑体产生变形,影响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突起肋骨的钢带来代替现用光面钢带,以克服现存的缺点,提高工程质量。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钢带的两表面分别都有突起的成对肋骨,两面的肋骨之间必须具有间距,它们不在同一断面上。本技术的优点是克服了使用光面钢带在建筑体中产生软摩擦和使建筑体变形等缺点,提高了拉筋的强度和握裹力,增强了建筑体的整体坚固性和抗震性,延长了使用寿命1.5~3倍,降低工程造价50%。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钢带,2-肋骨,3-肋骨,4-肋骨,5-肋骨。实施例附图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在钢带1的两表面分别都有突起的成对肋骨2、3和4、5,两表面的肋骨2和4之间,3和5之间的最小间距为6mm。钢带1的宽度选用60mm,厚度可选用4、6、8、10或12mm。肋骨2、3、4和5的最佳突起高度为3毫米,底宽为6毫米。成对的肋骨2和3之间,4和5之间的最佳间距为43~50毫米。邻近的两组成对肋骨3和2之间,5和4之间的最佳间距为103~146mm。权利要求1.一种双周期肋骨钢带,其特征在于它是在钢带(1)的两表面分别都有突起的成对肋骨(2)、(3)和(4)、(5),两面的肋骨(2)和(4),(3)和(5)之间必须具有间距,它们不在同一断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周期肋骨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骨(2)、(3)、(4)和(5)的最佳突起高度为3毫米,底宽为6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周期肋骨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对肋骨(2)和(3)之间,(4)和(5)之间的最佳间距为43~50毫米。4.如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双周期肋骨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邻近两组成对肋骨(3)和(2)之间,(5)和(4)之间的最佳间距为103~146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周期肋骨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带(1)两表面的肋骨(2)和(4)之间,(3)和(5)之间的最小间距为6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的加强构件,特别指用金属制作的薄形长条加筋构件,它是在钢带的两表面分别都有突起的成对肋骨,两面的肋骨之间必须有间距,它们不在同一断面上。本双周期肋骨钢带与使用光面钢带相比,克服了钢带在建筑体中产生软摩擦和使建筑体变形等缺点,提高了拉筋的强度和握裹力,增强了建筑体的整体坚固性和抗震性,延长了使用寿命1.5~3倍,降低工程造价50%。文档编号E04C5/03GK2268072SQ9623621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白满年 申请人:白满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周期肋骨钢带,其特征在于:它是在钢带(1)的两表面分别都有突起的成对肋骨(2)、(3)和(4)、(5),两面的肋骨(2)和(4),(3)和(5)之间必须具有间距,它们不在同一断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满年
申请(专利权)人:白满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