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18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包括圆柱形箱体,圆柱形箱体内设有空腔,在空腔一侧固定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电机,在圆柱形箱体内侧固定有限位管,限位管与圆柱形箱体同轴设置,圆柱形箱体外侧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U形通孔,每组均包括两个U形通孔,每个U形通孔均贯穿圆柱形箱体与限位管并延伸至限位管内部,在限位管内部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均能够在限位管内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不仅能够为金属拉丝机进行供料,还能够在金属拉丝机发生故障时,将金属拉丝机内的剩余金属丝缠绕回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拉丝机属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设备,目的是为了把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运输至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拉丝机属于金属制品设备行业金属线材拉丝机,拉丝机广泛应用于钢丝、制绳丝、预应力钢丝、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预加工处理,现在的金属拉丝机所需的金属丝原料均使用一个绕线辊进行送料,但金属拉丝机发生故障时,需要将金属拉丝机内的剩余金属丝缠绕回来,这时需要动用人力,但是金属丝较细会滑破操作员的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圆柱形箱体,圆柱形箱体内设有空腔,在空腔一侧固定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电机;在圆柱形箱体内侧固定有限位管,限位管与圆柱形箱体同轴设置,圆柱形箱体外侧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U形通孔,每组均包括两个U形通孔,每个U形通孔均贯穿圆柱形箱体与限位管并延伸至限位管内部,在限位管内部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均能够在限位管内转动,在每个限位板的外侧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操作杆,每个操作杆均穿过相应的U形通孔并延伸至圆柱形箱体外侧,在两个限位板之间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与每个限位板均滑动连接;在圆柱形箱体一端设有隔板,隔板与圆柱形箱体滑动连接,在圆柱形箱体上插接转动轴,转动轴贯穿隔板、圆锥形箱体、两个限位板与转动板并与电机的轴承配合连接,转动轴与隔板、转动板均为固定连接,转动轴与圆柱形箱体、两个限位板均为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以其轴线为圆心圆周均布个圆锥,在电机的轴承的端面上以其轴线为圆心圆周均布个圆锥形凹槽,每个圆锥均与相应的圆锥形凹槽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转动轴处于圆柱形箱体外部的一端设有螺纹,在螺纹上设有螺母。优选地,所述操作杆的截面为长方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不仅能够为金属拉丝机进行供料,还能够在金属拉丝机发生故障时,将金属拉丝机内的剩余金属丝缠绕回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轴承与转动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金属拉丝机的基本示意图;图5是拉丝机构的爆炸图;图6是箱盖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7是连接板与收线导向机构、排线机构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拉丝辊2与第二拉丝辊3,第一拉丝辊2与第二拉丝辊3均为圆台状,第一拉丝辊2与第二拉丝辊3相对设置且较小的一端均与安装座1铰接,第一拉丝辊2与第二拉丝辊3的外侧设有一组圆环,每两个相邻的圆环之间形成凹槽,两个拉丝辊2之间设有拉丝机构4,拉丝机构4固定在安装槽1.1内壁;拉丝机构4包括拉丝箱4.1,拉丝箱4.1的一侧通过焊接在安装座1上,拉丝箱4.1上方设有箱盖4.2,拉丝箱4.1能够与箱盖4.2完成配合,在拉丝箱4.1内侧设有一组第一锁定槽4.31,箱盖4.2内侧设有一组第二锁定槽4.32,本实施例中在拉丝箱4.1内侧设有5个第一锁定槽4.31,箱盖4.2内侧设有5个第二锁定槽4.32,在每个第一锁定槽4.31与相应的第二锁定槽4.32之间均能够组成圆柱形空腔且在其内部设有拉丝柱4.5,拉丝柱4.5为圆柱形且在其上设有拉丝通孔4.51,拉丝通孔4.5为大小头孔,拉丝通孔4.51与拉丝柱4.5同轴设置,拉丝通孔4.5内金属丝的通过方向为从较大的一端朝向较小的一端,在通过拉丝柱4.5的时,拉丝柱4.5会把金属丝的直径变小,达到成品的要求,设有一组拉丝柱的目的,是为了逐渐减小金属丝的直径,防止金属丝由于承受巨大阻力而断裂,第一拉丝辊2与第二拉丝辊3为圆台形的目的是为了扩大金属丝每两次经过拉丝柱4.5之间的时间,使得有更多的时间对金属丝进行降温,防止金属丝由于摩擦起热而发生形变,在工作期间,使用晒水壶对第一拉丝辊2、第二拉丝辊3与拉丝机构4进行降温;在拉丝箱4.1上设有一组第一通线槽4.41,每个第一通线槽4.41均与相应的第一锁定槽4.31同轴设置,箱盖4.2上设有一组第二通线槽4.42,每个第二通线槽4.42均与相应的第一锁定槽4.32同轴设置,每个第一通线槽4.41均与相应的第二通线槽4.42对应设置。第一锁定槽4.31、第二锁定槽4.32、第一通线槽4.41与第二通线槽4.42均为半圆柱形凹槽,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槽4.31的直径大于第一通线槽4..41的直径50mm,拉丝箱4.1与箱盖4.2使用螺栓进行固定,卸下螺栓便能对拉丝柱4.5进行更换。安装座1一侧焊接固定板5,固定板5为方形板并下侧与地面相接触能够为本专利技术提供更好的支撑,固定板5上焊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一侧固定有第一液压缸6.1,第一液压缸6.1轴承的端面固定有绕丝机构7;绕丝机构7包括圆柱形箱体7.1,圆柱形箱体7.1内设有圆柱形的空腔7.11,在空腔7.11靠近第一液压缸6.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液压缸7.2,第二液压缸7.2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电机7.3;在圆柱形箱体7.1内侧固定有限位管7.5,限位管7.5与圆柱形箱体7.1同轴设置,圆柱形箱体7.1外侧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U形通孔7.81,每组均包括两个U形通孔7.81,每个U形通孔7.81均贯穿圆柱形箱体7.1与限位管7.5并延伸至限位管7.5内部,每个U形通孔7.81截面所得的U形的槽口的指向为顺时针排列,在限位管7.5内部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板7.7,两个限位板7.7均与限位管7.5同轴设置并均能够在其内部转动,在每个限位板7.7的外侧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操作杆7.71,操作杆7.71的截面为长方形,每个操作杆7.71均穿过相应的U形通孔7.8并延伸至圆柱形箱体7.1外侧,在两个限位板7.7之间设有转动板7.6,转动板7.6与每个限位板7.7均滑动连接;在圆柱形箱体7.1一端外侧设有隔板7.43,在圆柱形箱体7.1上插接转动轴7.4,转动轴7.4贯穿隔板7.43、圆锥形箱体7.1、两个限位板7.7与转动板7.6并与电机7.3的轴承7.31配合连接,转动轴7.4与隔板7.43、转动板7.6均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转动轴7.4与圆柱形箱体7.1、两个限位板7.7均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7.4的一端以其轴线为圆心圆周均布3个圆锥7.41,在电机7.3的轴承7.31的端面上以其轴线为圆心圆周均布3个圆锥形凹槽7.311,每个圆锥7.41均与相应的圆锥形凹槽7.311对应设置,当圆锥形凹槽7.311与圆锥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箱体(7.1),圆柱形箱体(7.1)内设有空腔(7.11),在空腔(7.11)一侧固定有第二液压缸(7.2),第二液压缸(7.2)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电机(7.3);在圆柱形箱体(7.1)内侧固定有限位管(7.5),限位管(7.5)与圆柱形箱体(7.1)同轴设置,圆柱形箱体(7.1)外侧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U形通孔(7.81),每组均包括两个U形通孔(7.81),每个U形通孔(7.81)均贯穿圆柱形箱体(7.1)与限位管(7.5)并延伸至限位管(7.5)内部,在限位管(7.5)内部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板(7.7),两个限位板(7.7)均能够在限位管(7.5)内转动,在每个限位板(7.7)的外侧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操作杆(7.71),每个操作杆(7.71)均穿过相应的U形通孔(7.81)并延伸至圆柱形箱体(7.1)外侧,在两个限位板(7.7)之间设有转动板(7.6),转动板(7.6)与每个限位板(7.7)均滑动连接;在圆柱形箱体(7.1)一端设有隔板(7.43),隔板(7.43)与圆柱形箱体(7.1)滑动连接,在圆柱形箱体(7.1)上插接转动轴(7.4),转动轴(7.4)贯穿隔板(7.43)、圆柱形箱体(7.1)、两个限位板(7.7)与转动板(7.6)并与电机(7.3)的轴承(7.31)配合连接,转动轴(7.4)与隔板(7.43)、转动板(7.6)均为固定连接,转动轴(7.4)与圆柱形箱体(7.1)、两个限位板(7.7)均为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拉丝机的绕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箱体(7.1),圆柱形箱体(7.1)内设有空腔(7.11),在空腔(7.11)一侧固定有第二液压缸(7.2),第二液压缸(7.2)活塞杆的一端固定有电机(7.3);在圆柱形箱体(7.1)内侧固定有限位管(7.5),限位管(7.5)与圆柱形箱体(7.1)同轴设置,圆柱形箱体(7.1)外侧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U形通孔(7.81),每组均包括两个U形通孔(7.81),每个U形通孔(7.81)均贯穿圆柱形箱体(7.1)与限位管(7.5)并延伸至限位管(7.5)内部,在限位管(7.5)内部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板(7.7),两个限位板(7.7)均能够在限位管(7.5)内转动,在每个限位板(7.7)的外侧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操作杆(7.71),每个操作杆(7.71)均穿过相应的U形通孔(7.81)并延伸至圆柱形箱体(7.1)外侧,在两个限位板(7.7)之间设有转动板(7.6),转动板(7.6)与每个限位板(7.7)均滑动连接;在圆柱形箱体(7.1)一端设有隔板(7.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丝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