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棒材控轧控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618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棒材控轧控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5~7.5米)进入步进梁式加热炉均匀加热,高压水除磷后进入7架Φ850粗轧机机组轧制成225*225mm的方坯。切头后进入6架Φ750中轧机组轧制,轧后进入1#水冷箱控制轧件温度,进入4架Φ650精轧机组轧制后进入2#水冷箱,最后进入4架Φ550减定径机组进行高精度轧制,轧后经过3#水冷箱控制终轧温度,轧后进行分段、锯切定尺,然后上冷床缓慢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中棒材力学性能提高20%以上,获得比常规轧制更细化的晶粒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棒材控轧控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生产控制轧制及控制冷却技术,特别涉及规格为中棒材的控轧控冷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控轧控冷技术具有提高产品综合性能,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等优点。控轧控冷技术广泛应用于板带材生产中,在中棒材领域的应用还未见到,通过本专利技术将控轧控冷技术逐渐应用到中棒材规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棒材的控轧控冷方法,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中棒材力学性能提高20%以上,获得比常规轧制更细化的晶粒组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工艺路线为:加热炉加热-粗轧机组-中轧机组-1段式水冷箱水冷-精轧机组-2段式水冷箱水冷-减定径机组-3段式水冷箱水冷-分段锯切定尺-冷床。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5~7.5m,进入加热炉加热,预热段温度450~950℃,加热段温度1220~1260℃,均热段温度1260℃,均热保温≥1小时,连铸坯断面温差<30℃;步骤2:加热炉出钢后进入高压水除磷,水压20~30MPa,去除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便于轧机咬入;步骤3: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60℃,进入粗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粗轧后切头;步骤4:粗轧后的连铸坯进入中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中轧后切头;步骤5:中轧切头后进入1段式水冷箱,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1040~1100℃;步骤6:出水冷箱连铸坯进入精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步骤7:精轧后进入2段式水冷箱,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800~860℃;步骤8:出水冷箱连铸坯进入减定径机组,精确轧制中棒材尺寸;步骤9:连铸坯进入3段式水冷箱,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650~710℃,也是终轧温度;步骤10:终轧轧后飞剪分段、定尺锯切,后进入冷床保温,冷床带有保温罩,缓慢冷却至500℃以下打捆收集。更具体地,其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5~7.5m,进入端进端出步进梁式加热炉加热,预热段温度450~950℃,加热段温度1220~1260℃,均热段温度1260℃,均热保温≥1小时,连铸坯断面温差<30℃;步骤2:加热炉出钢后进入高压水除磷,水压25MPa,去除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便于轧机咬入;步骤3: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60℃,进入7架粗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粗轧后切头;步骤4:粗轧后的连铸坯进入6架中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中轧后切头;步骤5:中轧切头后进入1段式水冷箱,长度6米,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1040~1100℃;步骤6:连铸坯进入4架精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步骤7:精轧后进入2段式水冷箱,长度12米,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800~860℃;步骤8:连铸坯进入4架减定径机组,轧机为三辊Y型高刚度轧机,能够精确轧制中棒材尺寸;步骤9:连铸坯进入3段式水冷箱,长度16米,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650~710℃,也是终轧温度;步骤10:轧后飞剪分段、定尺锯切,后进入冷床保温,冷床带有保温罩,缓慢冷却至500℃以下打捆收集。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制造领域,中棒材规格为Φ60-130mm,如图1所示,其控轧控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5~7.5米)进入步进梁式加热炉均匀加热,高压水除磷后进入7架Φ850粗轧机机组轧制成225*225mm的方坯。切头后进入6架Φ750中轧机组轧制,轧后进入1#水冷箱控制轧件温度,进入4架Φ650精轧机组轧制后进入2#水冷箱,最后进入4架Φ550减定径机组进行高精度轧制,轧后经过3#水冷箱控制终轧温度,轧后进行分段、锯切定尺,然后上冷床缓慢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棒材控轧控冷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得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者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所述仅仅是为了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不应该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制。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工艺流程,以生产40Cr成品规格的中棒材为例,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5m,进入端进端出步进梁式加热炉加热,预热段温度450~950℃,加热段温度1220~1260℃,均热段温度1260℃,均热保温≥1小时,连铸坯断面温差<30℃;加热炉出钢后进入高压水除磷,水压25MPa,去除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便于轧机咬入;开轧温度控制为1150℃,进入7架粗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粗轧后切头;粗轧后的连铸坯进入6架中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中轧后切头;中轧切头后进入1段式水冷箱,长度6米,水压0.5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1080℃;连铸坯进入4架精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精轧后进入2段式水冷箱,长度12米,水压0.5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850℃;连铸坯进入4架减定径机组,轧机为三辊Y型高刚度轧机,能够精确轧制中棒材尺寸;连铸坯进入3段式水冷箱,长度16米,水压0.5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680℃,也是终轧温度;轧后飞剪分段、定尺锯切,后进入冷床保温,冷床带有保温罩,缓慢冷却至500℃以下打捆收集。实施例2:如图1所示工艺流程,以生产42CrMo成品规格的中棒材为例,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6.5m,进入端进端出步进梁式加热炉加热,预热段温度450~950℃,加热段温度1220~1260℃,均热段温度1260℃,均热保温≥1小时,连铸坯断面温差<30℃;加热炉出钢后进入高压水除磷,水压25MPa,去除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便于轧机咬入;开轧温度控制为1140℃,进入7架粗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粗轧后切头;粗轧后的连铸坯进入6架中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中轧后切头;中轧切头后进入1段式水冷箱,长度6米,水压1.0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1060℃;连铸坯进入4架精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精轧后进入2段式水冷箱,长度12米,水压1.0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830℃;连铸坯进入4架减定径机组,轧机为三辊Y型高刚度轧机,能够精确轧制中棒材尺寸;连铸坯进入3段式水冷箱,长度16米,水压0.5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700℃,也是终轧温度;轧后飞剪分段、定尺锯切,后进入冷床保温,冷床带有保温罩,缓慢冷却至500℃以下打捆收集。实施例3:如图1所示工艺流程,以生产27SiMn成品规格的中棒材为例,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7.5m,进入端进端出步进梁式加热炉加热,预热段温度450~950℃,加热段温度1220~1260℃,均热段温度1260℃,均热保温≥1小时,连铸坯断面温差<30℃;加热炉出钢后进入高压水除磷,水压25MPa,去除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便于轧机咬入;开轧温度控制为1160℃,进入7架粗轧机组,轧机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立-平交替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棒材控轧控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5~7.5m,进入加热炉加热,预热段温度450~950℃,加热段温度1220~1260℃,均热段温度1260℃,均热保温≥1小时,连铸坯断面温差<30℃;步骤2:加热炉出钢后进入高压水除磷,水压20~30MPa,去除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便于轧机咬入;步骤3: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60℃,进入粗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粗轧后切头;步骤4:粗轧后的连铸坯进入中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中轧后切头;步骤5:中轧切头后进入1段式水冷箱,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1040~1100℃;步骤6:出水冷箱连铸坯进入精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步骤7:精轧后进入2段式水冷箱,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800~860℃;步骤8:出水冷箱连铸坯进入减定径机组,精确轧制中棒材尺寸;步骤9:连铸坯进入3段式水冷箱,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650~710℃,也是终轧温度;步骤10:终轧轧后飞剪分段、定尺锯切,后进入冷床保温,冷床带有保温罩,缓慢冷却至500℃以下打捆收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棒材控轧控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连铸坯规格为320mm×420mm×5~7.5m,进入加热炉加热,预热段温度450~950℃,加热段温度1220~1260℃,均热段温度1260℃,均热保温≥1小时,连铸坯断面温差<30℃;步骤2:加热炉出钢后进入高压水除磷,水压20~30MPa,去除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便于轧机咬入;步骤3: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60℃,进入粗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粗轧后切头;步骤4:粗轧后的连铸坯进入中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中轧后切头;步骤5:中轧切头后进入1段式水冷箱,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1040~1100℃;步骤6:出水冷箱连铸坯进入精轧机组,立-平交替轧制;步骤7:精轧后进入2段式水冷箱,水压0.5~1MPa,出水冷箱温度控制为800~8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