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包括箱体、粉碎组件、底板和碾压组件,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粉碎组件,且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碾压组件,所述底板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粉碎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螺旋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从动螺旋杆、主动直齿轮、链条和从动直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安装在箱体顶部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邻安装,所述第三固定板安装在箱体顶部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链条传动实现双螺杆挤压粉碎,效率高,同时只使用一个伺服电机,节省成本;有利于进行二次碾压破碎,提高破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工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装饰工程是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或用雕塑、绘画等装饰性艺术品,对建筑物室内外进行装潢和修饰的工作总称。装饰工程包括室内外抹灰工程、饰面安装工程和玻璃、油漆、粉刷、裱糊工程三大部分。在装饰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料,废料的大小不一,不便于收集进行再利用,通常会使用到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对废料进行粉碎收集,进行再加工,后期使用,有利于节能环保。但是现有的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一般都是通过单螺旋杆进行旋转粉碎,效率低,要不就是使用双电机带动双螺旋杆进行挤压粉碎,设备成本高;不具备二次碾压破碎的功能,破碎后的效果差;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通过链条传动实现双螺杆挤压粉碎,效率高,同时只使用一个伺服电机,节省成本;有利于进行二次碾压破碎,提高破碎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包括箱体、粉碎组件、底板和碾压组件,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粉碎组件,且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碾压组件,所述底板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粉碎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螺旋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从动螺旋杆、主动直齿轮、链条和从动直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安装在箱体顶部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邻安装,所述第三固定板安装在箱体顶部另一侧,且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箱体顶部与第三固定板相邻位置处,且伺服电机与第一固定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螺旋杆一端连接,且主动螺旋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通过从动螺旋杆与第三固定板连接,且从动螺旋杆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直齿轮套接在主动螺旋杆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外侧,所述从动直齿轮套接在从动螺旋杆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外侧,所述主动直齿轮和所述从动直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碾压组件包括挤压板、卡板、旋转电机、复位弹簧、第四固定板、偏心轮、固定杆、转轴a、直齿轮b、直齿轮a、转轴b、卡孔和固定孔,所述旋转电机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旋转电机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的对应两侧内壁,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b连接,且转轴b的外侧通过键套接有直齿轮b,所述转轴a设置有两个,所述转轴a分别对称设置在旋转电机的下方位置处,且转轴a的一端与箱体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直齿轮a通过键套接在转轴a的外侧,所述直齿轮b与直齿轮a相互啮合,所述偏心轮套接在转轴a的另一端外侧,所述第四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且第四固定板对称设置在偏心轮下方位置处,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丝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且第四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至第四固定板底部,所述固定孔位于偏心轮正下方位置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穿过固定孔与第四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卡板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卡孔,且卡孔贯穿至卡板底部,所述卡板通过卡孔套接在固定杆底端外侧,且卡板通过焊接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固定杆的外侧,且复位弹簧的对应两端分别第四固定板底部和卡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位于底板的上方位置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对应两侧对称通过螺丝固定有滑块,所述箱体的一侧底端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贯穿至箱体另一侧内壁,所述安装槽对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顶端是未封闭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均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直齿轮和所述从动直齿轮均通过键分别与主动螺旋杆和从动螺旋杆套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偏心轮通过焊接与转轴a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卡板、复位弹簧、偏心轮、固定杆、直齿轮b、直齿轮a、转轴b、卡孔和固定孔均设置有两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螺旋杆转动,从而带动主动直齿轮转动,由于主动直齿轮与从动直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从而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螺旋杆转动,使进入主动螺旋杆和从动螺旋杆之间的物品被挤压搅碎,该过程,通过链条传动实现双螺杆挤压粉碎,效率高,同时只使用一个伺服电机,节省成本;2.粉碎后的物品掉落到底板上,旋转电机带动转轴b转动,从而带动直齿轮b转动,由于直齿轮b与直齿轮a相互啮合,通过直齿轮a带动转轴a转动,从而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转动对固定杆的顶端进行挤压,使固定杆向下运动,带动复位弹簧拉伸,同时带动挤压板对底板上的物品进行碾压粉碎,当偏心轮转动慢慢不再对固定杆挤压时,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固定杆回到初始位置,该过程,有利于进行二次碾压破碎,提高破碎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碾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碾压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粉碎组件;21、伺服电机;22、主动螺旋杆;23、第一固定板;24、第二固定板;25、第三固定板;26、从动螺旋杆;27、主动直齿轮;28、链条;29、从动直齿轮;3、底板;4、碾压组件;41、挤压板;42、卡板;43、旋转电机;44、复位弹簧;45、第四固定板;46、偏心轮;47、固定杆;48、转轴a;49、直齿轮b;410、直齿轮a;411、转轴b;412、卡孔;413、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包括箱体1、粉碎组件2、底板3和碾压组件4,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粉碎组件2,且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碾压组件4,底板3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粉碎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1、主动螺旋杆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第三固定板25、从动螺旋杆26、主动直齿轮27、链条28和从动直齿轮29,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和第三固定板25尺寸相同,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4均安装在箱体1顶部一侧,且第一固定板23和第二固定板24相邻安装,第三固定板25安装在箱体1顶部另一侧,且第三固定板25与第二固定板24相互对称设置,伺服电机21安装在箱体1顶部与第三固定板25相邻位置处,且伺服电机21与第一固定板23相互对称设置,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螺旋杆22一端连接,且主动螺旋杆2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23一侧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24的一侧通过从动螺旋杆26与第三固定板25连接,且从动螺旋杆26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板24和第三固定板25转动连接,主动直齿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粉碎组件(2)、底板(3)和碾压组件(4),所述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粉碎组件(2),且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碾压组件(4),所述底板(3)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粉碎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1)、主动螺旋杆(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第三固定板(25)、从动螺旋杆(26)、主动直齿轮(27)、链条(28)和从动直齿轮(29),所述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和第三固定板(25)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2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4)均安装在箱体(1)顶部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4)相邻安装,所述第三固定板(25)安装在箱体(1)顶部另一侧,且第三固定板(25)与第二固定板(24)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伺服电机(21)安装在箱体(1)顶部与第三固定板(25)相邻位置处,且伺服电机(21)与第一固定板(23)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螺旋杆(22)一端连接,且主动螺旋杆(2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23)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一侧通过从动螺旋杆(26)与第三固定板(25)连接,且从动螺旋杆(26)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板(24)和第三固定板(25)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直齿轮(27)套接在主动螺旋杆(22)靠近第一固定板(23)的一端外侧,所述从动直齿轮(29)套接在从动螺旋杆(26)靠近第二固定板(24)的一端外侧,所述主动直齿轮(27)和所述从动直齿轮(29)之间通过链条(28)传动连接;所述碾压组件(4)包括挤压板(41)、卡板(42)、旋转电机(43)、复位弹簧(44)、第四固定板(45)、偏心轮(46)、固定杆(47)、转轴a(48)、直齿轮b(49)、直齿轮a(410)、转轴b(411)、卡孔(412)和固定孔(413),所述旋转电机(43)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旋转电机(4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的对应两侧内壁,所述旋转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b(411)连接,且转轴b(411)的外侧通过键套接有直齿轮b(49),所述转轴a(48)设置有两个,所述转轴a(48)分别对称设置在旋转电机(43)的下方位置处,且转轴a(48)的一端与箱体(1)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直齿轮a(410)通过键套接在转轴a(48)的外侧,所述直齿轮b(49)与直齿轮a(410)相互啮合,所述偏心轮(46)套接在转轴a(48)的另一端外侧,所述第四固定板(45)设置有两个,且第四固定板(45)对称设置在偏心轮(46)下方位置处,所述第四固定板(45)的一端通过螺丝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且第四固定板(45)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固定孔(413),所述固定孔(413)贯穿至第四固定板(45)底部,所述固定孔(413)位于偏心轮(46)正下方位置处,所述固定杆(47)的顶端穿过固定孔(413)与第四固定板(45)滑动连接,所述卡板(42)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卡孔(412),且卡孔(412)贯穿至卡板(42)底部,所述卡板(42)通过卡孔(412)套接在固定杆(47)底端外侧,且卡板(42)通过焊接与固定杆(47)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4)套接在固定杆(47)的外侧,且复位弹簧(44)的对应两端分别第四固定板(45)底部和卡板(4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7)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挤压板(41),且挤压板(41)位于底板(3)的上方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粉碎组件(2)、底板(3)和碾压组件(4),所述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粉碎组件(2),且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碾压组件(4),所述底板(3)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粉碎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1)、主动螺旋杆(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第三固定板(25)、从动螺旋杆(26)、主动直齿轮(27)、链条(28)和从动直齿轮(29),所述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和第三固定板(25)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2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4)均安装在箱体(1)顶部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3)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4)相邻安装,所述第三固定板(25)安装在箱体(1)顶部另一侧,且第三固定板(25)与第二固定板(24)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伺服电机(21)安装在箱体(1)顶部与第三固定板(25)相邻位置处,且伺服电机(21)与第一固定板(23)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螺旋杆(22)一端连接,且主动螺旋杆(2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23)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一侧通过从动螺旋杆(26)与第三固定板(25)连接,且从动螺旋杆(26)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板(24)和第三固定板(25)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直齿轮(27)套接在主动螺旋杆(22)靠近第一固定板(23)的一端外侧,所述从动直齿轮(29)套接在从动螺旋杆(26)靠近第二固定板(24)的一端外侧,所述主动直齿轮(27)和所述从动直齿轮(29)之间通过链条(28)传动连接;所述碾压组件(4)包括挤压板(41)、卡板(42)、旋转电机(43)、复位弹簧(44)、第四固定板(45)、偏心轮(46)、固定杆(47)、转轴a(48)、直齿轮b(49)、直齿轮a(410)、转轴b(411)、卡孔(412)和固定孔(413),所述旋转电机(43)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旋转电机(4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的对应两侧内壁,所述旋转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b(411)连接,且转轴b(411)的外侧通过键套接有直齿轮b(49),所述转轴a(48)设置有两个,所述转轴a(48)分别对称设置在旋转电机(43)的下方位置处,且转轴a(48)的一端与箱体(1)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直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静美图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