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涛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电茶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725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茶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茶炉,包括底座、上水柱、加热盘和控制板,底座的上端面上水平对称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嵌有透明壳体,控制板的上端面上对称设有一对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受器,红外发射器经红外接受器与控制板上的处理器相连,红外发射器外部固定套接有黑色套管,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受器与通孔的位置对应;底座的上端面上通过连杆固定有托板,托板固定在通孔的正前方,底座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方槽,方槽内固定有散热板,散热板包括V型板、倒V型板和过滤网,V型板和倒V型板通过过滤网连接在一起,V型板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手感区A和手感区B实现电茶炉感应开机和关机,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茶炉
本技术涉及电茶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茶炉。
技术介绍
电茶炉又称电茶水炉、电开水炉,是指专门用来生产加热开水来泡茶饮用的电开水炉,由于电茶炉无噪音、废气,十分环保且使用方便,如今已成为医院、学校、工厂、宾馆、酒店等单位饮用设备的首选。现有的电茶炉均具有自动补水、干烧报警、水温控制等智能操作,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许多厂家增加有一键泡茶的功能按键,即控制器使用配置好的数据进行加热,方便快捷,但是现有技术的电茶炉皆是按键式开关,按键式开关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失灵现象,影响电茶炉的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电茶炉的散热通过在底座上开设散热孔,但是电茶炉在使用时靠近水源,水容易从散热孔飞溅到控制板上,造成控制板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电茶炉,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电茶炉,包括底座、上水柱、加热盘和控制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水平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控制板的上端面上对称设有一对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受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经红外接受器与所述控制板上的处理器相连,所述红外发射器外部固定套接有黑色套管,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受器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通过连杆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通孔的正前方,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固定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包括V型板、倒V型板和过滤网,所述V型板和倒V型板通过过滤网连接在一起,所述V型板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方槽内。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上包括控制器、抽水开关、定温开关、一键泡茶开关和显示管,所述抽水开关、定温开关、泡茶开关和显示管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优选的,所述黑色套管为黑色柱状套管。优选的,所述红外接受器与一键泡茶开关并联连接在所述处理器上。优选的,所述V型板和倒V型板的外形尺寸一致,所述V型板两板之间的夹角为90°~120°。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一对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受器形成手感区A和手感区B,通过将手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放置在手感区A和手感区B的上方,来达到开机泡茶或关机的功能;设置两个具有先后逻辑的手感区,可以有效地防止误操作,托板的设置可以辅助人们将手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上,方便感应。2.在红外发射器外部固定套接有黑色柱状套管,便于反射信号更能集中吸收,提高感应速度和感性效果。3.由V型板和倒V型板通过过滤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散热板可以有效地散热的同时,还以防止飞溅的水进入底座内,使控制板发生短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感应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红外发射器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智能电茶炉,包括底座1、上水柱2、加热盘3和控制板4,底座1的上端面上水平对称开设有通孔101,通孔101内嵌有透明壳体,控制板4的上端面上对称设有一对红外发射器5和红外接受器6,红外发射器5经红外接受器6与控制板4上的处理器相连,红外发射器5外部固定套接有黑色套管7,红外发射器5和红外接受器6与通孔101的位置对应;底座1的上端面上通过连杆固定有托板8,托板8固定在通孔101的正前方,底座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方槽102,方槽102内固定有散热板9,散热板9包括V型板10、倒V型板11和过滤网12,V型板10和倒V型板11通过过滤网12连接在一起,V型板10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方槽102内。控制板4上包括控制器、抽水开关、定温开关、一键泡茶开关和显示管,抽水开关、定温开关、泡茶开关和显示管与控制器相连;红外接受器6与一键泡茶开关并联连接在处理器上,通过将红外感应器与一键泡茶开关并联,可以实现红外感应和手动按压两种方式对电茶炉的开机泡茶或关机进行操作,可以减少按键的使用次数,从而提高电茶炉的使用寿命。黑色套管7为黑色柱状套管,经试验测得采用黑色套管7套在红外发射器5的外部,可以有利于红外接受器6对反射信号接收,从而提高红外感应器的感应速度和感性效果。V型板和倒V型板的外形尺寸一致,V型板两板之间的较小的夹角为90°~120°,当V型板两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散热板9的防水效果就会变得很差,当V型板两板之间的夹角大于120°就会使散热板9的散热性能降低,在V型板两板之间的夹角为90°~120°时可以兼顾很好的防水和散热效果。参照图3:本技术的感应工作原理:使用感应开关电茶炉时,手先放置手感区B的上方为一个信号,再放置在手感区A的上方为一个信号,两个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实现开机泡茶功能;相反,手先放置手感区A的上方为一个信号,再放置在手感区B的上方为一个信号,两个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实现关机功能;托板8的位置为红外感应较好的位置,用户将手放置在托板8上,方便感应。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茶炉,包括底座(1)、上水柱(2)、加热盘(3)和控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水平对称开设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内嵌有透明壳体,所述控制板(4)的上端面上对称设有一对红外发射器(5)和红外接受器(6),所述红外发射器(5)经红外接受器(6)与所述控制板(4)上的处理器相连,所述红外发射器(5)外部固定套接有黑色套管(7),所述红外发射器(5)和红外接受器(6)与所述通孔(101)的位置对应;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通过连杆固定有托板(8),所述托板(8)固定在所述通孔(101)的正前方,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方槽(102),所述方槽(102)内固定有散热板(9),所述散热板(9)包括V型板(10)、倒V型板(11)和过滤网(12),所述V型板(10)和倒V型板(11)通过过滤网(12)连接在一起,所述V型板(10)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方槽(10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茶炉,包括底座(1)、上水柱(2)、加热盘(3)和控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水平对称开设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内嵌有透明壳体,所述控制板(4)的上端面上对称设有一对红外发射器(5)和红外接受器(6),所述红外发射器(5)经红外接受器(6)与所述控制板(4)上的处理器相连,所述红外发射器(5)外部固定套接有黑色套管(7),所述红外发射器(5)和红外接受器(6)与所述通孔(101)的位置对应;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通过连杆固定有托板(8),所述托板(8)固定在所述通孔(101)的正前方,所述底座(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方槽(102),所述方槽(102)内固定有散热板(9),所述散热板(9)包括V型板(10)、倒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涛
申请(专利权)人:廖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