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539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包括机壳,机壳设置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安装有定子,定子中间安装有转子,机壳内还安装有铁芯;转子的一端安装有伺服位置传感模块,伺服位置传感模块包括磁传感器和安装座,安装座安装在转子的一端,磁传感器固定在安装座上;第二端盖和所述第三端盖之间安装有伺服驱动板,伺服驱动板包括伺服控制模块和伺服功率模块,伺服控制模块和伺服功率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伺服控制模块包括解析模块,解析模块包括磁编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伺服驱动板集成到电机的尾部,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信号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
技术介绍
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是一种高效率的能量转换装置,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随着现有产品的高速发展,对动力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的电机和控制单元之间会有许多用于连接的线缆,比如动力电缆、用于传感器之间传输信号的信号电缆。由于存在动力电缆,动力电缆上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损耗,导致电机的效率降低,电机以及控制单元之间的编码器信号线缆的连接,也会增加系统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稳定性高、效率高的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安装有定子,所述定子中间安装有转子,所述机壳内还安装有铁芯,所述铁芯设置在所述定子外侧。所述转子伸出所述第二端盖的一端安装有伺服传感模块,所述伺服传感模块包括磁传感器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转子的一端,所述磁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第三端盖之间安装有伺服驱动板,所述伺服驱动板包括伺服控制模块和伺服功率模块,所述伺服控制模块和所述伺服功率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伺服功率模块和所述定子之间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所述伺服控制模块包括能感应所述伺服位置传感模块的解析模块,所述解析模块包括磁编码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子为空心杯三相绕组线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子包括磁钢和转轴,所述磁钢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安装有铜套,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一端安装有弹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磁钢的两端安装有平衡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伺服驱动板通过所述第三端盖的安装卡位固定在所述第三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通过将伺服驱动板安装在机壳内,缩短了伺服功率模块和定子之间线缆连接距离,降低了线缆上的电能的消耗,另外定子的外侧还安装有铁芯,不仅起到散热的作用,还减少了系统内部的涡流损耗,进一步提高了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的效率。通过将磁编码器直接安装在伺服驱动板上,省去了两者之间的线缆的连接,提高了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包括机壳10,所述机壳10设置有第一端盖20、第二端盖30和第三端盖40。所述第一端盖20和所述第二端盖30之间安装有定子90,所述定子90通电后会形成旋转磁场,所述定子90中间安装有受旋转磁场驱动而转动的转子50,所述转子50输出力矩。所述转子50伸出所述第二端盖30的一端安装有伺服位置传感模块60,所述伺服位置传感模块60用于实时检测转子50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端盖30和所述第三端盖40之间安装有伺服驱动板70,所述伺服驱动板70包括伺服控制模块72和伺服功率模块74,所述伺服控制模块72和所述伺服功率模块74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伺服功率模块74和所述定子90之间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所述伺服控制模块72包括能感应伺服传感模块60的解析模块,所述解析模块对所述伺服位置传感模块60检测到的转子50的位置信息进行解析,然后反馈给所述伺服控制模块72,所述伺服控制模块72根据反馈信息输出控制电信号给所述伺服功率模块74,所述伺服功率模块74将所述伺服控制模块72传输来的信号放大后传输给所述定子90。所述定子90为空心杯三相绕组线圈,空心杯三相绕组线圈通电后在周围产生旋转的磁场。所述转子50在磁场的作用下同步旋转,将伺服功率模块74传输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所述转子50包括磁钢54和转轴52,所述磁钢54固定在所述转轴52上,所述转轴52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端盖20和所述第二端盖30之间,所述磁钢54受旋转磁场影响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轴52转动。所述磁钢54的两端安装有平衡块。轴承能够减少转轴转动时产生的摩擦。所述转轴52靠近所述第一端盖20的一端安装有铜套,所述转轴52靠近所述第二端盖30的一端安装有弹簧。弹簧和铜套可以控制电机窜量,确保磁钢和线圈保持居中。所述伺服传感模块60包括磁传感器62和安装座64,所安装座64安装在所述转轴52的伸出所述第二端盖30的一端,所述磁传感器32固定在所述安装座64上。安装座能稳固磁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所述解析模块包括磁编码器。能感应伺服位置传感模块上的磁传感器的信息,并且可以将信息进行解码反馈给所述伺服控制模块。将磁编码器和伺服驱动板集成在一起,减少了中间连接的线缆,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故障率,并且降低了成本。所述伺服驱动板70通过所述第三端盖40的安装卡位固定在所述第三端盖40和所述第二端盖30之间。所述机壳10内还安装有铁芯80,所述铁芯80设置在所述定子90外侧。铁芯具有支撑和保护电机结构的作用,减少涡流损耗。需要说明的是,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通电后,伺服驱动板70上的伺服控制模块72开始工作,解析模块感应磁传感器,将感应到转子50的位置信息进行解析并反馈给伺服控制模块72。伺服控制模块72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电信号给伺服功率模块74,伺服功率模块74将伺服控制模块72传输来的相应电信号放大后传输给定子90。定子通电后,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转子50受到磁场作用后同步旋转,通过转轴52将力矩传递出去,从而实现了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伺服驱动板70内置于电机机壳10内,节省了空间,缩短了伺服功率模块74连接定子90之间的线缆的长度,减少了电能在线缆上的损耗,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并且不需要手动连接伺服驱动板70和电机之间的线缆,防止了手动造成连接的失误,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解析模块和伺服驱动板70集成在一起,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通过将伺服驱动板安装在机壳内,缩短了伺服功率模块和定子之间线缆连接距离,降低了线缆上的电能的消耗,另外定子的外侧还安装有铁芯,不仅起到散热的作用,还减少了系统内部的涡流损耗,进一步提高了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的效率。通过将磁编码器直接安装在伺服驱动板上,省去了两者之间的线缆的连接,提高了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安装有定子,所述定子中间安装有转子,所述机壳内还安装有铁芯,所述铁芯设置在所述定子外侧;所述转子伸出所述第二端盖的一端安装有伺服位置传感模块,所述伺服位置传感模块包括磁传感器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转子的一端,所述磁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第三端盖之间安装有伺服驱动板,所述伺服驱动板包括伺服控制模块和伺服功率模块,所述伺服控制模块和所述伺服功率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伺服功率模块和所述定子之间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所述伺服控制模块包括能感应所述伺服位置传感模块的解析模块,所述解析模块包括磁编码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杯伺服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安装有定子,所述定子中间安装有转子,所述机壳内还安装有铁芯,所述铁芯设置在所述定子外侧;所述转子伸出所述第二端盖的一端安装有伺服位置传感模块,所述伺服位置传感模块包括磁传感器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转子的一端,所述磁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第三端盖之间安装有伺服驱动板,所述伺服驱动板包括伺服控制模块和伺服功率模块,所述伺服控制模块和所述伺服功率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伺服功率模块和所述定子之间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所述伺服控制模块包括能感应所述伺服位置传感模块的解析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霞张晓俊万筱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唯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