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小松专利>正文

墙体组砌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298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墙体组砌砌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成层砌成的建筑物墙体的构件,特别是一种使用其不同于平行六面体的砌块。目的是提供一种取代现有的平行六面体的新型砌块。特征是它的形状是2个面为矩形或六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五边形的多面体。解决了背景技术砌块竖直缝粘结不牢固而墙体整体承载力下降问题。从根本上消除竖直缝,形成以斜向灰缝为主或水平缝与斜缝组合的灰缝体系,牢固均匀地将砌块粘结成整体。提高组砌墙体的整体承载能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成层砌成的建筑物墙体的构件,特别是一种使用其不同于平行六面体的砌块。在建筑工程中,现有的墙体组砌砌块形状均是2个面为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砌块之间的砌灰其灰缝走向均是水平缝和竖直缝。这样的
技术介绍
存在问题是即水平灰缝还能靠砌块的重力而挤压紧密结合,但由于砌块不象粘土砖那样便于用手水平推挤压实,因而竖直缝结合不牢,粘结力较差。致使尽管砌块本身强度能达到技术要求,而组砌成墙体后,墙体的强度指标往往达不到技术要求,降低了墙体的承载能力。这一缺陷严重地阻碍了墙体砌块的发展,成为墙体改革的制约因素和关键技术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
技术介绍
砌块竖直缝粘结不牢固而墙体整体承载力下降问题的墙体组砌砌块。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墙体组砌砌块,其特征在于它的形状是2个面为矩形的六面体,或者2个面为六边形的八面体,或者2个面为三角形的五面体,或者2个面为梯形的六面体,或者2个面为五边形的七面体。本技术从仿生学的观点出发,解决了现有墙体砌块竖直缝粘结不牢固而墙体整体承载力下降问题。墙体组砌砌块形状是六边形、菱形、梯形、三角形或以倾斜边与水平边为主的类似形状。从根本上消除竖直缝,形成以斜向灰缝为主或水平缝与斜缝组合的灰缝体系,牢固均匀地将砌块粘结成整体。提高组砌墙体的整体承载能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形状示意图7-图10是本技术组砌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10,本技术在现有的砌块制造厂利用现有生产制作,只需改造模具。砌块的厚度按建筑结构设计确定,可以50mm为基本模数,应同时满足建筑性能,如隔音、隔热等性能要求。本技术能承载压、弯、拉、剪等外部作用。参照图1-图6,本技术以图1、图2、图3三种形状砌块在实施中为主应用,图4、图5、图6三种形状为辅。参照图7-图10组砌墙体。在组砌中防止出现三层以上通缝。工程计算设每个砌块最大水平尺寸为a,最大竖直尺寸为b,灰缝厚度t=8-12mma=L0-n1tn1]]>式中,L0为开间减去框架柱或构造柱后的净长,n1为水平砌块数,b=h0-n2tn2]]>式中,h0为层高减去水平梁后的净高,n2为竖向砌块数。a、b取决于n1,n2,a、b的大小视施工方式,砌块材料的容量等条件定。手工施工一般为100-300mm不等,小型机械施工的中型砌块可为400-1200mm不等。灰缝有剪切,可采用活性粉未增强的高性能砂浆。权利要求1.一种墙体组砌砌块,其特征在于它的形状是2个面为矩形的六面体,或者2个面为六边形的八面体,或者2个面为三角形的五面体,或者2个面为梯形的六面体,或者2个面为五边形的七面体。专利摘要墙体组砌砌块。本技术属于成层砌成的建筑物墙体的构件,特别是一种使用其不同于平行六面体的砌块。目的是提供一种取代现有的平行六面体的新型砌块。特征是它的形状是2个面为矩形或六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五边形的多面体。解决了
技术介绍
砌块竖直缝粘结不牢固而墙体整体承载力下降问题。从根本上消除竖直缝,形成以斜向灰缝为主或水平缝与斜缝组合的灰缝体系,牢固均匀地将砌块粘结成整体。提高组砌墙体的整体承载能力。文档编号E04C1/00GK2523829SQ0123493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林小松, 林涛 申请人:林小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组砌砌块,其特征在于它的形状是2个面为矩形的六面体,或者2个面为六边形的八面体,或者2个面为三角形的五面体,或者2个面为梯形的六面体,或者2个面为五边形的七面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松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林小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