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486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承压板、滑轨、整形装置,其中承压板为矩形板,在承压板顶部固定有定位立柱,在承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轨,在滑轨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块,在滑块与承压板之间设置有与顶部位置相对应的上升装置,滑轨设置有顶块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整形装置,整形装置包括四周的整形板、顶部的压板与驱动每块整形板与压板的气缸,其中每块整形板均为梯形块且每两块梯形块的倾斜面相互接触,压板为矩形的压板且压板与气缸的活塞杆之间为螺纹配合;可以一次对绕组的外周与上、下端面进行整形,省去了翻转绕组的步骤;防止整形板过渡挤压而使绕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将铜线绕制成绕组时,由于铜线的回弹特性,使得绕制出来的绕组尺寸超差(产品外形尺寸超出了产品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因此绕组需要经过整形后才能套在铁芯上。现在的绕组整形装置是利用气缸或者液压缸对绕组进行压紧的,这样的方式存在比较大的弊端,如在压紧装置对绕组施加的压力超过绕组的屈服强度的时候,这时候绕组向中心膨胀变形,这样绕组无法套在铁芯上,使绕组成为次品,这样大大降低的绕组的合格率,降低了产品的利润率,同时现在的压紧装置无法通过行车将绕组直接放置在压紧装置上,需要通过人工将绕组放置在压紧装置的承压机构上,同时在压紧一面后同样需要多次翻转,步骤比较繁琐且绕组比较重翻转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用于防止压紧装置对绕组过渡挤压而引起的绕组变形,同时也能对多种高度不一致的绕组进行挤压,便于将绕组放置在压紧装置上,且一次对绕组的多面进行整形。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承压板、滑轨、整形装置,其中承压板为矩形板,在承压板顶部固定有定位立柱,在承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轨,在滑轨底面上设置有基础板且滑轨固定在基础板上,在滑轨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块,在滑块与承压板之间设置有与顶部位置相对应的上升装置,滑轨设置有顶块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整形装置,整形装置包括四周的整形板、顶部的压板与驱动每块整形板与压板的气缸,其中每块整形板均为梯形块且每两块梯形块的倾斜面相互接触,压板为矩形的压板且压板与气缸的活塞杆之间为螺纹配合。优选地,定位立柱包括四周的滑动板与调节丝杆,在每块滑动板的内壁的上、下两端均铰接有联动杆,每四根位于滑动板上端联动杆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同一个套筒,每四根位于滑动板下端联动杆的另外一端也铰接在同一个套筒上,其中两个套筒插入有调节丝杆且调节丝杆与套筒螺纹配合,在调节丝杆的底部可旋转的固定在承压板的中心处。优选地,上升装置包括矩形框架、斜块与升降块,其中矩形框架的两端与顶部开有通孔且三个通孔相互连通,在矩形框架两侧的通孔内插入有斜块且斜块的倾斜面相对,在矩形框架的顶部插入有升降块且升降块底部为梯形块,其中梯形块两侧的斜面与两个斜块的斜面相贴合,在上升装置移动到整形装置的正下方时,矩形框架两端的斜块与顶块的位置相配合。优选地,上升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与上升装置底部螺纹配合的滑动丝杆,滑动丝杆通过电机驱动且电机固定在滑轨外侧的基础板上。优选地,顶块位置设置有气缸,在顶块上设置有与顶块外壁相贴合的导向套筒且导向套筒固定在基础板的顶面上。优选地,第一整形板、第二整形板、第三整形板、第四整形板均包括中间的竖板与拼接板,其中竖板位于中间且竖板的背面固定有气缸,在竖板的两侧通过拼接板拼接而成,其中拼接板与竖板之间通过螺纹拉杆紧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设置的整形装置可以一次对绕组的外周与上、下端面进行整形,省去了翻转绕组的步骤;2、设置的整形板为梯形块,便于整形板之间形成限位,防止整形板过渡挤压而使绕组变形;3、设置的定位立柱便于实现绕组的定位,使绕组放置在承压板的中心处;4、设置的上升装置,便与实现承压板的上升,同时上层装置采用机械斜块式的上升方法,结构简单,也便于修理;5、设置的滑轨与滑块,便于绕组的输送,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6、设置的整形板通过多块拼接板拼接而成,这样可以随着调节整形板的宽度,适用于对不同大小的线圈进行挤压整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四块整形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立柱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升机构与顶块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整形板的示意图。其中,1、承压板,1.1、定位立柱,1.11、滑动板,1.12、联动杆,1.13、调节丝杆,1.2、上升装置,1.21、矩形框架,1.22、斜块,1.23、升降块,1.3、滑块,1.31、滑动丝杆,1.32、电机,2、滑轨,3、整形装置,3.1、第一整形板、3.2、第二整形板、3.3、第三整形板、3.4、第四整形板、3.5、压板,3.6、支架,3.7、竖板,3.8拼接板,3.9、螺纹拉杆,4、顶块,4.1、导向套筒,5、气缸,6、基础板。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一;如图1、2、3、4、5所示,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承压板1、滑轨2、整形装置3,其中承压板1为矩形板,在承压板1顶部通过固定有定位立柱1.1,定位立柱1.1包括四周的滑动板1.11与调节丝杆1.13,在每块滑动板1.11的内壁的上、下两端均铰接有联动杆1.12,每四根位于滑动板1.11上端联动杆1.12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同一个套筒,每四根位于滑动板1.11下端联动杆1.12的另外一端也铰接在同一个套筒上,两个套筒插入有同一根调节丝杆1.13且调节丝杆1.13与两个套筒均为螺纹配合,调节丝杆1.13的底部可旋转的固定在承压板1的中心处(即在承压板1的中心处嵌入有轴承,在轴承内圈中嵌入有调节丝杆1.13的底部),将绕组的空心处放置在定位立柱1.1上,拧动定位立柱1.1上的调节丝杆1.13,调节丝杆1.13的转动使套筒向下运动,套筒向下运动的时候,滑动板1.11向四周扩散开来,其中一块滑动板1.11与绕组的内壁相接触的时候,这时候滑动板1.11推动绕组移动,当四块滑动板1.11均与绕组内壁贴合的时候,绕组即位于承压板3.51的中心处,便于后面的挤压整形工序;承压板1下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上升装置1.2,上升装置1.2包括矩形框架1.21、斜块1.22与升降块1.23,其中矩形框架1.21的两端与顶部开有通孔且三个通孔相互连通,在矩形框架1.21两侧的通孔内插入斜块1.22且斜块1.22的倾斜面相对并倾斜面向上,在矩形框架1.21的顶部插入有升降块1.23且升降块1.23底部为梯形块,其中梯形块两侧的斜面与两个斜块1.22的斜面相贴合,在上升装置1.2移动到整形装置3的正下方时,矩形框架1.21两端的斜块1.2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顶块4且顶块4与斜块1.22相对,顶块尾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气缸5伸缩杆,在顶块4上设置有与顶块4外壁相贴合的导向套筒4.1且导向套筒4.1通过螺栓固定在基础板6的顶面上,气缸5推动两块顶块4相向运动,其中顶块4顶部抵着斜块1.22相向运动,两个斜块1.22的倾斜面靠近的时候,斜块1.22推着梯形块上升,升降块1.23在梯形块的作用下慢慢上升;在上升装置1.2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多个滑块1.3且多个滑块1.3分成两排且两排滑块1.3相互对称,在滑块1.3的下方设置有基础板6且基础板6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与滑块1.3相配合的滑轨2,上升装置1.2的底部还设置有与上升装置1.2底部螺纹配合的滑动丝杆1.31且滑动丝杆1.31与滑轨2平行,滑动丝杆1.31通过电机1.32驱动且电机1.32通过螺栓固定在滑轨2右侧的基础板6上,通过电机1.32的转动带动滑动丝杆1.31的转动,这样滑动丝杆1.31带动伸上升装置1.2沿着滑动丝杆1.31移动,这样可以通过电机1.32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承压板、滑轨、整形装置,其中承压板为矩形板,其特征在于,在承压板顶部固定有定位立柱,在承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轨,在滑轨底面上设置有基础板且滑轨固定在基础板上,在滑轨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块,在滑块与承压板之间设置有与顶部位置相对应的上升装置,滑轨设置有顶块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整形装置,整形装置包括四周的整形板、顶部的压板与驱动每块整形板与压板的气缸,其中每块整形板均为梯形块且每两块梯形块的倾斜面相互接触,压板为矩形的压板且压板与气缸的活塞杆之间为螺纹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包括承压板、滑轨、整形装置,其中承压板为矩形板,其特征在于,在承压板顶部固定有定位立柱,在承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轨,在滑轨底面上设置有基础板且滑轨固定在基础板上,在滑轨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块,在滑块与承压板之间设置有与顶部位置相对应的上升装置,滑轨设置有顶块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整形装置,整形装置包括四周的整形板、顶部的压板与驱动每块整形板与压板的气缸,其中每块整形板均为梯形块且每两块梯形块的倾斜面相互接触,压板为矩形的压板且压板与气缸的活塞杆之间为螺纹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组全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立柱包括四周的滑动板与调节丝杆,在每块滑动板的内壁的上、下两端均铰接有联动杆,每四根位于滑动板上端联动杆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同一个套筒,每四根位于滑动板下端联动杆的另外一端也铰接在同一个套筒上,其中两个套筒插入有调节丝杆且调节丝杆与套筒螺纹配合,在调节丝杆的底部可旋转的固定在承压板的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贵体仁黄浩锐李建奇杨民生张家跃肖健陈真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国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