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24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涉及矿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部和/或第二处理部;第一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洞内处理单元、第一跌水曝气单元和第一沉淀处理单元,洞内处理单元设在废弃矿洞内,洞内处理单元设有穿出矿洞的出水端,第一跌水曝气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上均设有进水端与出水端;第二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处理单元、第二跌水曝气单元和第二沉淀处理单元,缺氧处理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连接或者与矿洞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中和沉淀法对废弃矿洞内的废水进行处理所需的运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处理部或/和第二处理部实现对废弃矿洞内废水的充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洞废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矿山和煤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洞,金属矿山和煤矿山在运营的过程中,矿洞会定期的进行排水,矿洞不会产生涌水的现象,但矿洞在废弃后,矿洞无人进行管理,矿洞内的地下水会不断地上涨,并可能会出现矿洞涌水的现象;矿山涌出的水一般呈酸性,且废水中的铁猛含量较高,浓度可达几百至几千mg/L,导致矿洞涌出的水呈黄色,另外,根据矿山种类的不同,有些矿洞废水还含有重金属。废弃矿洞的酸性废水直接进入到下游河流中,会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现有的处理废弃矿洞中的废水的方法是沉淀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法三种,其中,沉淀法的反应物提取方便,且成本较低,应用最为广泛。沉淀法包括中和法和硫化法,是利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之与水中的离子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或难溶物,然后经自由沉降或机械外力的作用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能够对废水达到治理的效果。但是废气矿洞中的废水有时体积较大,此时便需要较多的药剂和能量,长期运行所需的药剂和能量更多,而且沉淀法在使用时需要建站运行,矿洞废水呈酸性,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强,因此可知,采用沉淀法对废弃矿洞中的废水进行处理所需的运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沉淀法对废弃矿洞内的废水进行处理所需的运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部和/或第二处理部;所述第一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洞内处理单元、第一跌水曝气单元和第一沉淀处理单元,所述洞内处理单元设在废弃矿洞内,所述洞内处理单元设有穿出矿洞的出水端,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上均设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洞内处理单元用于中和废水,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所述第一沉淀处理单元用于沉淀废水;所述第二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处理单元、第二跌水曝气单元和第二沉淀处理单元,所述缺氧处理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连接或者与矿洞连接,所述缺氧处理单元用于中和废水,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所述第二沉淀处理单元用于沉淀废水。进一步的,所述洞内处理单元包括填充墙和出水池;所述填充墙与出水池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池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矿洞上设有与出水口连通的出口,所述填充墙内设有碱性缓释材料,所述填充墙与出水池的连接侧设有用于实现填充墙与出水池连通的连通口。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设在高于出水池高度的二分之一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采用多级跌水,和/或,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采用多级跌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设在所述第一沉淀处理单元的上方,和/或,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设在所述第二沉淀处理单元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沉淀部和第一集泥部,所述第二沉淀处理单元包括第二沉淀部和第二集泥部;所述第一沉淀部与第一集泥部连接,所述第一集泥部的深度大于第一沉淀部的深度,所述第一集泥部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二沉淀部与第二集泥部连接,所述第二集泥部的深度大于第二沉淀部的深度,所述第二集泥部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第二排泥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部的池底沿朝向远离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的方向倾斜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沉淀部的池底沿朝向远离第二跌水曝气单元的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缺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耗氧段、缺氧段和出水段;所述进水段、耗氧段、缺氧段和出水段上均设有出水端和进水端,所述耗氧段内设有耗氧材料,用于消耗废水中的溶解氧;所述缺氧段内设有碱性缓释材料,用于中和废水,所述缺氧段与出水段的连接侧设有用于水流出的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段的底部设有收集污泥的集泥槽和排出污泥的出泥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与第二沉淀处理单元的数量可均为多个,且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与第二沉淀处理单元的数量对应设置,多个第二跌水曝气单元与多个第二沉淀处理单元依次交叉串联连接在第二沉淀处理单元的出水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所述洞内处理单元设在废弃矿洞内,所述洞内处理单元的出水端穿出所述废弃矿洞与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的出水端与第一沉淀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洞内处理单元用于中和矿洞内的废水,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实现对废水内的氧气的充分溶解,所述第一沉淀单元对废水内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实现对矿洞内废水的处理;所述第二处理部的缺氧处理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连接实现对废水的中和,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与缺氧处理单元的出水端连接,使得中和后的废水进入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中进行充分的曝气,第二跌水曝气单元的出水端连接第二沉淀处理单元,实现对废水的沉淀,保证处理后的废水按照要求达标排放或进行深度处理的工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所述洞内处理单元设在废弃矿洞内,所述洞内处理单元的出水端穿出所述废弃矿洞与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的出水端与第一沉淀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洞内处理单元用于中和矿洞内的废水,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实现对废水内的氧气的充分溶解,所述第一沉淀单元对废水内的沉淀物进行过滤,实现对矿洞内废水的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处理部的缺氧处理单元与矿洞直接连接实现对废水的中和,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与缺氧处理单元的出水端连接,使得中和后的废水进入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中进行充分的曝气,第二跌水曝气单元的出水端连接第二沉淀处理单元,实现对废水的沉淀,保证处理后的废水按照要求达标排放或进行深度处理的工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第一处理部;200-第二处理部;101-洞内处理单元;102-第一跌水曝气单元;103-第一沉淀处理单元;201-缺氧处理单元;202-第二跌水曝气单元;203-第二沉淀处理单元;1011-填充墙;1012-出水池;1031-第一沉淀部;1032-第一集泥部;2011-进水段;2012-耗氧段;2013-缺氧段;2014-出水段;2015-集泥槽;2031-第二沉淀部;2032-第二集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部和/或第二处理部;所述第一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洞内处理单元、第一跌水曝气单元和第一沉淀处理单元,所述洞内处理单元设在废弃矿洞内,所述洞内处理单元设有穿出矿洞的出水端,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上均设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洞内处理单元用于中和废水,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所述第一沉淀处理单元用于沉淀废水;所述第二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处理单元、第二跌水曝气单元和第二沉淀处理单元,所述缺氧处理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连接或者与矿洞连接,所述缺氧处理单元用于中和废水,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所述第二沉淀处理单元用于沉淀废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部和/或第二处理部;所述第一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洞内处理单元、第一跌水曝气单元和第一沉淀处理单元,所述洞内处理单元设在废弃矿洞内,所述洞内处理单元设有穿出矿洞的出水端,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上均设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洞内处理单元用于中和废水,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所述第一沉淀处理单元用于沉淀废水;所述第二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处理单元、第二跌水曝气单元和第二沉淀处理单元,所述缺氧处理单元与第一沉淀处理单元连接或者与矿洞连接,所述缺氧处理单元用于中和废水,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曝气,所述第二沉淀处理单元用于沉淀废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内处理单元包括填充墙和出水池;所述填充墙与出水池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池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矿洞上设有与出水口连通的出口,所述填充墙内设有碱性缓释材料,所述填充墙与出水池的连接侧设有用于实现填充墙与出水池连通的连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设在高于出水池高度的二分之一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采用多级跌水,和/或,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采用多级跌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洞废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跌水曝气单元设在所述第一沉淀处理单元的上方,和/或,所述第二跌水曝气单元设在所述第二沉淀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光吴启模吕本儒张凤英雷应飞郭小伟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爱土工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