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阿石专利>正文

全周剖槽式拉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08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周剖槽式拉杆结构,包括两边对称的拉杆外管,该拉杆套合于外管中,其下端直接一体套设一具有斜面的迫塞套,该外管上端套设一迫固套;其主要特征为:外管上端设有嵌固孔;迫固套设有可对应嵌固孔的嵌固凸缘,而可让迫固套嵌固于外管中,且迫固套剖设有数条剖槽而形成数片亦具有斜面的迫塞片;当拉升拉杆使用时,拉杆的迫塞套配合斜面,而可迫入迫固套中,固有剖槽使得迫固套的迫塞片可扩张,让迫塞套更侵入,此时将可令迫塞套、迫塞片、外管三者相互迫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有关于一种行李箱拉杆的定位结构,尤指一种全周剖槽式拉杆结构;使拉杆上拉时,以全周面的迫塞片迫塞,且可更深入迫入,而增加迫固力,达到拉杆稳固定位不误缩入的功效。行李箱拉杆是一种可缩入外管减小体积及使用时可拉升做为拖拉之结构,其在拉升使用时,必需可暂时定位,呈不缩入掉回外管之状态,以方便使用,而传统式的拉杆定位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乃拉杆底端设螺固座7并以螺栓4螺合一插固块3,再置入于外管2中,而外管2上端设一迫固套5,该迫固套5下端设成薄片的偏心片6,拉升拉杆1而欲借助于插固块3迫顶偏心片6。再迫顶于外管2内壁,而使拉杆1可定位于上端的伸出状态;其虽有定位的效果,然却潜在有下列的缺点1.拉杆1必需迫固螺固座7后,再组合一插固块3,零件较多、制造手续较多,而成本较高。2.为单片的偏心片6呈半周面的迫固(如图2B),非呈全周面,其迫固力非全周面,拉杆1的定位力较小(呈不平均),较易误缩回外管。3.以实物而言,迫固套5的偏心片6极薄(因拉杆1与外管5之间隙有限,偏心片6只能做成极薄),其形成的迫紧效果较差。4.迫固套5并未剖槽,除迫固套5不可扩张让插固块3再侵(迫)入外,偏心片6受插固块3的作用系呈偏心式单边作用,非扩张式作用,迫固效果较差。5.迫固套5是以强迫或以粘剂方式组固于外管2上端,然受拉杆1插固块3的拉动冲力作用,有脱出外管2之虞。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周剖槽式拉杆结构,以全周面迫固拉杆及可扩张让拉杆更深入迫固,而克服上述的问题,更增拉杆定位力的功效。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周剖槽式拉杆结构,包括两边对称的拉杆外管,该拉杆套合于外管中,其下端直接一体套设一具有斜面的迫塞套,该外管上端套设一迫固套;其主要特征为外管上端设有嵌固孔;迫固套设有可对应嵌固孔的嵌固凸缘,而可让迫固套嵌固于外管中,且迫固套剖设有数条剖槽而形成数片亦具有斜面的迫塞片;当拉升拉杆使用时,拉杆的迫塞套配合斜面,而可迫入迫固套中,固有剖槽使得迫固套的迫塞片可扩张,让迫塞套更侵入,此时将可令迫塞套、迫塞片、外管三者相互迫紧。为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功效完全了解,兹配合附图及图号,就本技术之结构、使用、功效特征,详细说明于后附图部份图1为传统立体分解图图2为传统结构(A)剖视(B)插固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及插固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迫塞套另一实施例图图号部份1、30拉杆4螺栓11嵌固凸缘40迫塞套12迫塞片41斜面13剖槽5、10迫固套2、20外管6偏心片21嵌固孔7螺固座3插固块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是两边对称的拉杆30、外管20,该拉杆30套合于外管20中,其下端直接一体套设有一具有斜面41的迫塞套40,,该外管20上端套设一迫固套10;其主要特征为外管20上端设有嵌固孔21;迫固套10设有可对应嵌固孔21的嵌固凸缘11,而可让迫固套10嵌固于外管20中,且迫固套10剖设有数条剖槽13而形成数片亦具有斜面41的迫塞片12;其使用及功效为请再参阅图4,当拉升拉杆30使用时,拉杆30的迫塞套40配合斜面41,而可迫入迫固套10中,固有剖槽13使得迫固套10的迫塞片12可扩张,让迫塞套40更侵入,此时将可令迫塞套40、迫塞片12、外管20三者相互迫紧,且是全周面的迫塞片12迫紧,形成拉杆30可被定位不掉落的效果,及因迫固套10有剖槽13可让迫塞套40侵入,而有增强迫紧度的效果;另本技术的迫塞套40的迫塞片12亦可如图五所示实施,亦剖设有数条剖槽13,而其迫塞片12设成双侧式,亦属本技术的范畴内。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技术有下列不同于传统式的特征、优点1.迫塞套40以非螺栓式(如迫固套10方式)组固于拉杆30,制造组合容易。2.迫塞套40与迫塞片12的作用是呈全周面顶紧于外管20,形成全周面的迫紧力,拉杆的定位力较强。3.迫塞片12设有剖槽13,受迫塞套40迫入作用时,可扩张,且可让迫塞套40更侵入,形成增加迫固力的效果,增强拉杆定位性。4.迫固套10与外管20的结合,是以嵌固凸缘11、嵌固孔21结构,迫固套10受拉起拉杆的冲力作用时不会误脱出。综合上述本技术确实改良传统式拉杆的不完善,尤其提高拉杆迫紧定位的效果,极具实用性与增进功效。权利要求一种全周剖槽式拉杆结构,包括两边对称的拉杆外管,该拉杆套合于外管中,其下端直接一体套设一具有斜面的迫塞套,该外管上端套设一迫固套;其主要特征为外管上端设有嵌固孔;迫固套设有可对应嵌固孔的嵌固凸缘,而可让迫固套嵌固于外管中,且迫固套剖设有数条剖槽而形成数片亦具有斜面的迫塞片;当拉升拉杆使用时,拉杆的迫塞套配合斜面,而可迫入迫固套中,固有剖槽使得迫固套的迫塞片可扩张,让迫塞套更侵入,此时将可令迫塞套、迫塞片、外管三者相互迫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周剖槽式拉杆结构,拉杆末端设有具斜面之迫塞套,外管顶端设有嵌固而可嵌设一追固套,该迫固套剖设有数条剖槽而形成全周式的数片迫塞片,其迫塞片内侧面亦设成斜面状;当拉杆上拉时,其迫塞套恰可插入迫固套中,并与迫塞片形成迫塞的效果,且迫塞片因设有剖槽而可让迫塞片扩张,让迫塞套更迫入,形成拉杆与外管更紧密迫入固定之效果,故,拉杆上拉的定位可借追塞套更迫入,而得更佳的定位不误缩入外管中。文档编号A45C13/00GK2211191SQ9424578公开日1995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凃阿石 申请人:凃阿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石
申请(专利权)人:阿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