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祥青专利>正文

建筑用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93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外墙板。它包括有轻质芯板,该轻质芯板的两个板面外分别设置有钢丝网片;钢丝网片沿轻质芯板板面伸展,且通过预埋在轻质芯板内的支撑连接构件与轻质芯板固定连接。所述轻质芯板以膨胀珍珠岩、泡化碱、增水剂、水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后在模框内浇注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轻质原料预制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隔音性能,墙板板面通过钢丝网片能与混凝土、灰浆等墙面材料形成牢固结合,能大幅度地减轻墙体自重和基础承重,使建筑造价得以降低;板幅宽大,可极大地方便现场施工,能大幅度地降低施工强度、缩短施工周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有预制板,尤其涉及建筑用外墙板
技术介绍
轻质隔墙板因质轻和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隔音性能,目前已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这类墙板因不能与混凝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只能用于建筑内空间的区隔,而不能用作建筑的外墙板。目前,建筑的外墙还普通采用传统的砌块砌筑,尽管可以采用空心砌体,或在外墙上铺设保温板等技术措施,使外墙的隔热、保温、隔音性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冷热桥混搭的问题不容易解决,因此其隔热、保温、隔音性能总体上仍较差,而且施工强度较高、周期长,墙体重量大,对基础承重要求高,致使建筑造价无法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的建筑用外墙板,它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隔音性能,而且施工极为方便,能大幅度地缩短外墙施工周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建筑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轻质芯板,该轻质芯板的两个板面外分别设置有钢丝网片;钢丝网片沿轻质芯板板面伸展,且通过预埋在轻质芯板内的支撑连接构件与轻质芯板固定连接。所述轻质芯板以膨胀珍珠岩、泡化碱、增水剂、水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后在模框内浇注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轻质原料预制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连接构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可优选地采用至少两根间隔预埋在轻质芯板内的呈W型连续弯折的钢丝,该钢丝的上、下弯折部分别伸出轻质芯板两个板面,所述两钢丝网片通过焊接或钢丝捆轧分别固定在上、下弯折部上。这种结构形式不仅能最大程度地简化墙板的成型过程、方便钢丝网片的安装固定,而且还能提高轻质芯板的抗弯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场施工中能较容易地解决冷热桥混搭的问题,使外墙墙体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隔音性能;墙板板面通过钢丝网片能与混凝土、灰浆等墙面材料形成牢固结合;采用了轻质材料预制而成,能大幅度地减轻墙体自重和基础承重,使建筑造价得以降低;板幅宽大,可在施工现场根据需要裁切,还可以通过两块或以上数量的墙板进行组合以满足墙体厚度的要求,在两墙板之间通过灌注混凝土后可形成牢固整体,极大地方便了现场施工,故能大幅度地降低施工强度、缩短施工周期。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建筑用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建筑用外墙板的一种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轻质芯板10、钢丝网片11、钢丝网片12、支撑连接构件13、中间混凝土层20、外混凝土层21、内混凝土层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建筑用外墙板包括有轻质芯板10,该轻质芯板10的两个板面外分别设置有钢丝网片11、12,钢丝网片11、12沿轻质芯板10板面伸展,通过预埋在轻质芯板10内的支撑连接构件13与轻质芯板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连接构件1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只要能对钢丝网片11、12形成支撑使之距离板面一定距离并将其固定的结构件都可以采用,图2示出的是一种优选的结构。如该图所示,支撑连接构件13为至少两根间隔预埋在轻质芯板10内的呈W型连续弯折的钢丝,该钢丝的上、下弯折部分别伸出轻质芯板10两个板面,钢丝网片11、12通过焊接或钢丝捆轧分别固定在伸出的弯折部上。这种结构形式不仅能最大程度地简化墙板的成型过程、方便钢丝网片的安装,而且还能提高轻质芯板10的抗弯强度。如图2所示,支撑连接构件13在轻质芯板10内横向间隔设置,并沿轻质芯板10的纵向延伸。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轻质芯板10的尺寸为2200×600×50mm(长度×宽度×厚度)。轻质芯板10是以膨胀珍珠岩、泡化碱、增水剂、水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后在模框内浇注成型。如图1、图2所示,轻质芯板10的两个板面外各设置有钢丝网片11、12,钢丝网片11、12沿轻质芯板10板面伸展,通过预埋在轻质芯板10内的支撑连接构件13与轻质芯板10固定连接。轻质芯板10内预埋有五根沿轻质芯板10横向间隔设置且沿轻质芯板10纵向延伸的呈W型连续弯折的钢丝(φ4mm)作为支撑连接构件13,各钢丝的上、下弯折部分别伸出轻质芯板10两个板面,钢丝网片11、12通过钢丝捆轧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弯折部上。钢丝网片11、12距各自的板面13mm,两者相距26mm。钢丝网片11、12由φ2mm镀锌冷拨钢丝制成,其网格尺寸为50×50mm。图3则示出了将本实施例的两块外墙板以板面相对的形式组合形成外墙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左、右两块外墙板板面相对间隔40mm,向该间隙内灌注混凝土形成中间混凝土层20,通过相邻的两张钢丝网片12使中间混凝土层20与左、右两侧的轻质芯板10结合成一体。以左轻质芯板10的另一板面作为外墙面的基础,在该板面上通过喷抹等方式使其结合一层厚度为30mm外混凝土层21。以右轻质芯板10的另一板面作为内墙面的基础,在该板面上通过喷抹等方式使其结合一层厚度为30mm内混凝土层22。由外混凝土层21、内混凝土层22、中间混凝土层20与左、右两块外墙板构成一段厚度为200mm外墙墙体。不难理解,要形成完整的外墙,只需要将多张外墙板的侧面相对靠紧,再按照以上施工方法即能方便、高效地完成,而且墙体的冷热桥不会混搭,从而使外墙本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隔音性能。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轻质芯板(10),该轻质芯板(10)的两个板面外分别设置有钢丝网片(11)、(12),钢丝网片(11)、(12)沿轻质芯板(10)板面伸展,通过预埋在轻质芯板(10)内的支撑连接构件(13)与轻质芯板(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构件(13)为至少两根间隔预埋在轻质芯板(10)内的呈W型连续弯折的钢丝,该钢丝的上、下弯折部分别伸出轻质芯板(10)两个板面,所述钢丝网片(11)、(12)通过焊接或钢丝捆轧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弯折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构件(13)在轻质芯板(10)内横向间隔设置,并沿轻质芯板(10)的纵向延伸。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外墙板。它包括有轻质芯板,该轻质芯板的两个板面外分别设置有钢丝网片;钢丝网片沿轻质芯板板面伸展,且通过预埋在轻质芯板内的支撑连接构件与轻质芯板固定连接。所述轻质芯板以膨胀珍珠岩、泡化碱、增水剂、水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后在模框内浇注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轻质原料预制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隔音性能,墙板板面通过钢丝网片能与混凝土、灰浆等墙面材料形成牢固结合,能大幅度地减轻墙体自重和基础承重,使建筑造价得以降低;板幅宽大,可极大地方便现场施工,能大幅度地降低施工强度、缩短施工周期。文档编号E04B1/90GK2821007SQ20052003475公开日2006年9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轻质芯板(10),该轻质芯板(10)的两个板面外分别设置有钢丝网片(11)、(12),钢丝网片(11)、(12)沿轻质芯板(10)板面伸展,通过预埋在轻质芯板(10)内的支撑连接构件(13)与轻质芯板(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祥青马浙闽
申请(专利权)人:邓祥青马浙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