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它包括夹合消化道切口处组织且呈“V”字形的闭合夹以及与闭合夹两夹臂连接并控制闭合夹两夹臂开合且释放闭合夹的释放组件;所述闭合夹两夹臂的底端相互铰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闭合夹两夹臂的底端相互铰接连接,使得通过控制释放组件,能够实现闭合夹单边夹臂的开合,在一些需要调整闭合夹单边夹臂角度才能达到很好的夹合效果的情况下,这种可单臂开合的闭合夹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该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既能够夹合消化道切口,又能够将夹紧切口的闭合夹释放,可见其集组织抓钳与闭合释放为一体,大大简化了消化道切口闭合的操作工序,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消化道内镜微创切口闭合的做法通常是采用钛夹闭合,由于传统的钛夹只能双臂同时夹合,不能实现单臂开合,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或者利用双臂抓取钳将切口钳紧,之后再利用钛夹释放器释放钛夹将切口夹紧闭合,整个过程需要利用到多种器械才能完成,操作极其不便,大大影响了切口闭合的效率,而且容易发生钛夹闭合位置偏移、闭合效果不理想等情况,强行拔除钛夹又可引发消化道穿孔及出血等术中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单臂开合且可释放并夹紧闭合切口的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它包括夹合消化道切口处组织且呈“V”字形的闭合夹以及与闭合夹两夹臂连接并控制闭合夹两夹臂开合且释放闭合夹的释放组件;所述闭合夹两夹臂的底端相互铰接连接,所述闭合夹两夹臂的上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闭合夹两夹臂的底端相互铰接连接,使得通过控制释放组件,能够实现闭合夹单边夹臂的开合,在一些需要调整闭合夹单边夹臂角度才能达到很好的夹合效果的情况下,这种可单臂开合的闭合夹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若通过牵拉控制丝A或者控制丝B能够间接的控制闭合夹的左夹臂或右夹臂的开合,实现闭合夹单臂开合;若同步牵拉控制丝A和控制丝B,能够实现闭合夹双臂同时开合的效果,可见本专利技术的闭合夹既能够实现单臂开合,也能够实现双臂同时开合,使得该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2.该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既能够夹合消化道切口,又能够将夹紧切口的闭合夹释放,可见其集组织抓钳与闭合释放为一体,大大简化了消化道切口闭合的操作工序,提高了手术效率。3.该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精准度高、操作简便的优点。4.闭合夹一旦闭合切口并被释放后能够将切口牢牢的加紧,不易脱落。5.闭合夹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术后无需将其取出,同时不影响患者日后通过核磁共振进行复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前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闭合夹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释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鞘管的截面图。图7是闭合夹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释放组件、11鞘管、12导向杆、13左控制臂、131左卡槽、14右控制臂、141右卡槽、15控制丝A、16控制丝B、2闭合夹、21左夹臂、211卡钩、212左凸块、213卡块槽、22右夹臂、221卡块、222右凸块、223卡块A、23助夹齿、24弹性片、3辅助手柄、31滑槽A、32滑槽B、4控制环A、5控制环B、6控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所述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它包括夹合消化道切口处组织且呈“V”字形的闭合夹2以及与闭合夹2两夹臂连接并控制闭合夹2两夹臂开合且释放闭合夹2的释放组件1;所述闭合夹2两夹臂的底端相互铰接连接,所述闭合夹两夹臂的上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所述释放组件1包括设有上下贯通腔室的鞘管11、设于鞘管11腔室中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杆12、设于导向杆12上端的左控制臂13以及设于导向杆12上端并与左控制臂13以导向杆12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右控制臂14;所述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的中部分别与导向杆12铰接连接,左控制臂13的下端连接有一向下延伸出鞘管11下端的控制丝A15,所述右控制臂14的下端连接有一向下延伸出鞘管11下端的控制丝B16;所述闭合夹2夹设于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之间,闭合夹2两夹臂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上分别对应设有与凸块相卡合的卡槽;通过牵拉控制丝A15和/或控制丝B16,实现闭合夹2开合。所述闭合夹2的两夹臂分别为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所述左夹臂21的下端与右夹臂22的下端铰接连接,使整个闭合夹2呈“V”字形;所述右夹臂22的上端设有卡块221,所述左夹臂21的上端设有朝“V”字形内侧弯曲并卡接卡块221的卡钩211;所述凸块分别设于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的外壁面上。卡钩211与卡块221形成使闭合夹2两夹臂卡接闭合并夹合组织的所述卡接结构。当然,所述卡接结构还可以为其他任何一种能够使闭合夹2两夹臂卡接闭合的结构,如图7所示的另一种闭合夹2的结构,图7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右夹臂22的上端的卡块A223以及设于左夹臂21的上端与卡块A223相匹配的卡块槽213,卡块槽213与卡块A223过盈配合。所述凸块分为位于左夹臂21外壁面上的左凸块212以及位于右夹臂22外壁面上的右凸块222。相应的,所述卡槽分为位于左控制臂13上且与左凸块212相匹配的左卡槽131以及位于右控制臂14上且卡合右凸块222的右卡槽141。所述闭合夹2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的闭合夹2被释放后,后续无需将其取出且不影响患者日后通过核磁共振进行复查。所述闭合夹2两夹臂的内壁面上分别设有助夹齿23,所述助夹齿23的表面设有增大摩擦的纹理。助夹齿23具有防滑的功能,便于闭合夹2夹闭切口。所述释放组件1还包括设于鞘管11下端的辅助手柄3、与控制丝A15下端连接的控制环A4以及与控制丝B16下端连接的控制环B5,所述控制环A4上设有滑块A,所述辅助手柄3上设有容滑块A滑动的滑槽A31;所述控制环B5上设有滑块B,所述辅助手柄3上设有容滑块B滑动的滑槽B32。因滑块与滑槽配合滑动属于常规手段,因此说明书附图未体现滑块A与滑块B的具体位置。通过推拉控制环A4与控制环B5能够分别实现控制丝A15与控制丝B16的牵拉,进而分别控制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的开合。所述导向杆12可相对鞘管11上下滑移,所述鞘管11的下端设有控制导向杆12滑移的控制件6。所述控制件6为控制旋钮。通过旋动控制旋钮能够实现导向杆12的上下滑移,当然通过控制旋钮还能够控制导向杆12旋转,便于调整闭合夹2的夹合方向。所述闭合夹2底端的内壁面上贴覆有呈“V”字形的弹性片24,弹性片24两侧壁的外壁面与闭合夹2两夹臂的内壁面对应贴合。所述弧形弹性片24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弹性片24具有朝向“V”字形外侧的扩张力,让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能够分别与释放组件1的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嵌合的更加紧密,防止闭合夹2掉落。整个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的使用方式为,将该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的鞘管11经穿刺口进入消化道的切口处,旋动控制旋钮,使导向杆12向上推送,夹有闭合夹2的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露出鞘管11,接着根据实际需要推拉控制环A4和/或控制环B5,使闭合夹2将切口夹紧,当闭合夹2的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夹紧之后,左夹臂21上端的卡钩211与右夹臂22上端的卡块221卡接,切口被闭合,之后再向外拉拽该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此时,释放组件1左控制臂13上的左卡槽131与闭合夹2左夹臂21上的左凸块212相脱离,同时释放组件1右控制臂14上的右卡槽141与闭合夹2右夹臂22上的右凸块222相脱离,实现闭合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夹合消化道切口处组织且呈“V”字形的闭合夹(2)以及与闭合夹(2)两夹臂连接并控制闭合夹(2)两夹臂开合且释放闭合夹(2)的释放组件(1);所述闭合夹(2)两夹臂的底端相互铰接连接,所述闭合夹(2)两夹臂的上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夹合消化道切口处组织且呈“V”字形的闭合夹(2)以及与闭合夹(2)两夹臂连接并控制闭合夹(2)两夹臂开合且释放闭合夹(2)的释放组件(1);所述闭合夹(2)两夹臂的底端相互铰接连接,所述闭合夹(2)两夹臂的上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组件(1)包括设有上下贯通腔室的鞘管(11)、设于鞘管(11)腔室中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杆(12)、设于导向杆(12)上端的左控制臂(13)以及设于导向杆(12)上端并与左控制臂(13)以导向杆(12)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右控制臂(14);所述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的中部分别与导向杆(12)铰接连接,左控制臂(13)的下端连接有一向下延伸出鞘管(11)下端的控制丝A(15),所述右控制臂(14)的下端连接有一向下延伸出鞘管(11)下端的控制丝B(16);所述闭合夹(2)夹设于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之间,闭合夹(2)两夹臂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上分别对应设有与凸块相卡合的卡槽;通过牵拉控制丝A(15)和/或控制丝B(16),实现闭合夹(2)开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释放消化道切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夹(2)的两夹臂分别为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所述左夹臂(21)的下端与右夹臂(22)的下端铰接连接,使整个闭合夹(2)呈“V”字形;所述右夹臂(22)的上端设有卡块(221),所述左夹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强,王雯,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强,刘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