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及焊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197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该压紧定位装置包括:一台或多台压紧定位机构,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包括可自由升降,用于将所述待焊接U肋压紧并定位的压下模块;所述压紧定位机构还包括行走模块,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可在所述行走模块的带动下沿所述待焊接U肋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始终保持对所述U肋的压紧和定位。该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可以实现边组装边焊接,保证了较高的U肋装配及焊接精度,消除了定位焊工序及定位焊带来的焊接质量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序,降低了U肋板单元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压紧定位装置的焊接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及焊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内焊
,具体地,涉及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及焊接系统。
技术介绍
钢箱梁是桥梁承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箱梁一般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主要用于提供支撑,避免桥梁变形。钢箱梁一般包括顶板、底板等结构,所述顶板和底板一般由U肋和底板焊接而成。目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制造中,桥梁顶、底板均采用此构造,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采用U肋与底板焊接而成,在现有技术中,国内外的制造方法均为:先将数根长度为12米(不限制)左右的U肋与底板采用人工或者机械进行组装,每间隔500-600mm,使用定位焊缝进行临时连接,然后转序,进行正式焊接施工。正式焊接施工时,采用的是分段定位焊接的固定方式,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发生整条U肋偏转,而且定位精度不高;同时,为了固定U肋,每根U肋的每条边,每间隔500-600mm采用一小段定位焊缝进行临时连接,定位焊长度为50mm左右,具有长度短,焊脚小,数量多,生产制造中重视程度低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定位焊缝存在诸多缺点:冷却快,容易开裂,频繁的启熄弧,造成弧坑气孔多,容易单边,熔合不好,焊缝易夹渣等问题;由于定位焊缝的存在,在后续工序正式焊接时,会造成定位焊缝部位的焊缝余高偏高,影响焊缝质量及美观。因此,这种施工方式存在工效低、工序多、成本高、质量差、并存在大量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该压紧定位装置包括:压紧定位机构,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包括可自由升降,用于将所述待焊接U肋压紧并定位的压下模块;所述压紧定位机构还包括行走模块,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可在所述行走模块的带动下沿所述待焊接U肋的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所述压下模块设有压力反馈装置,用于检测压紧力的大小。进一步,所述压下模块包括多个U形结构的压爪,多个所述压爪卡设于多个所述U肋的外壁以对其进行压紧并定位。进一步,所述压爪的两侧以及所述压爪的顶部或者顶部前或后设有压轮,通过所述压轮对所述U肋压紧和定位。进一步,所述压下模块还包括多个压下油缸,所述压下油缸驱动所述压爪升降,并且多个所述压爪之间的间距可调。进一步,所述压下模块还包括横移驱动装置及用于检测所述U肋之间的间距的位置测量装置,各所述压爪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所述横移驱动装置调节。进一步,所述压下模块还包括距离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及调节所述压爪与待焊接件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所述压紧定位装置还包括布置于焊接区域两侧的第一行走轨道,所述压紧定位机构还包括机架,所述行走模块设于所述机架底部,所述行走模块可沿所述第一行走轨道行走。进一步,所述压紧定位机构为两台,在焊接过程中,两台所述压紧定位机构互相配合工作。进一步,两台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分别为第一压紧定位机构和第二压紧定位机构,在所述第一压紧定位机构和/或所述第二压紧定位机构上设有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两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所述第一压紧定位机构还包括端部对齐模块,用于将多个所述待焊接U肋的端部对齐。通过本技术所公开的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或者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各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在进行U肋焊接的过程中,可以单根或同时组装数根U肋,边组装边焊接,从U肋内部或者外部,将U肋与底板焊接成一个整体,保证了较高的U肋装配精度,消除了U肋装配中定位焊接的工作,进而消除了定位焊带来的焊接质量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序,降低了U肋板单元制造成本。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焊接系统,用于U肋的焊接,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进一步,所述焊接系统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待焊接U肋的装配平台,所述压紧定位装置可在所述装配平台上方并沿水平方向移动。进一步,所述焊接系统还包括:可伸入所述待焊接U肋内部进行焊接作业的内焊机;内焊机主机,所述内焊机主机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内焊机连接,并为所述内焊机供电和/或供气和/或供丝;内焊机移动平台,所述内焊机可在所述内焊机移动平台上移动;所述内焊机移动平台与所述装配平台相接。进一步,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包括供所述行走模块行走的第一行走轨道,所述第一行走轨道安装于所述所述装配平台的两侧;所述内焊机移动平台的两侧设有供内焊机主机行走的第二行走轨道;所述内焊机移动平台上设有供所述内焊机及所述连接杆行走的第三行走轨道,所述内焊机和/或所述连接杆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为所述内焊机和/或所述连接杆沿第三行走轨道行走提供支撑。进一步,所述焊接系统还包括外焊设备,用于焊接U肋与底板之间的外部角接缝。由于上述压紧定位装置所具有的上述有益效果,所以包括该压紧定位装置的焊接系统也同样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为了进一步清楚的阐述,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焊接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焊接系统的顶视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压紧定位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第一压紧定位机构的后视图;图5为图3所示第一压紧定位机构的侧视图;图6为图3所示第一压紧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压紧定位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第二压紧定位机构的后视图;图9为图7所示第二压紧定位机构的侧视图;图10为图7所示第二压紧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件号表示为:1、第一压紧定位机构,2、第二压紧定位机构,3、待焊接U肋,4、装配平台,5、第一行走轨道,6、连接杆,7、第二行走轨道,8、内焊机主机,9、行走机构,10、内焊机移动平台,12、第一行走模块,13、第一机架,14、端部对齐模块,111、第一压爪,112、压下油缸,22,第二行走模块,23、第二机架,211、第二压爪,212、压轮,61、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10,图1为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焊接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焊接系统的顶视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压紧定位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第一压紧定位机构的后视图;图5为图3所示第一压紧定位机构的侧视图;图6为图3所示第一压紧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压紧定位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第二压紧定位机构的后视图;图9为图7所示第二压紧定位机构的侧视图;图10为图7所示第二压紧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公开的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定位机构为一台或多台,当采用多台的时候,在焊接过程中,各所述压紧定位机构互相配合工作。如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两台压紧定位机构,具体来说,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压紧定位机构1,所述第一压紧定位机构1包括可自由升降,用于将所述待焊接U肋3压紧并定位的第一压下模块;第二压紧定位机构2,所述第二压紧定位机构2包括可自由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定位机构,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包括可自由升降,用于将所述待焊接U肋压紧并定位的压下模块;所述压紧定位机构还包括行走模块,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可在所述行走模块的带动下沿所述待焊接U肋的长度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定位机构,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包括可自由升降,用于将所述待焊接U肋压紧并定位的压下模块;所述压紧定位机构还包括行走模块,所述压紧定位机构可在所述行走模块的带动下沿所述待焊接U肋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模块设有压力反馈装置,用于检测压紧力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模块包括多个U形结构的压爪,多个所述压爪卡设于多个所述U肋的外壁以对其进行压紧并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爪的两侧以及所述压爪的顶部或者顶部前或后设有压轮,通过所述压轮对所述U肋压紧和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模块还包括多个压下油缸,所述压下油缸驱动所述压爪升降,并且多个所述压爪之间的间距可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模块还包括横移驱动装置及用于检测所述U肋之间的间距的位置测量装置,各所述压爪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所述横移驱动装置调节。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模块还包括距离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及调节所述压爪与待焊接件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定位装置还包括布置于焊接区域两侧的第一行走轨道;所述压紧定位机构还包括机架,所述行走模块设于所述机架底部,所述行走模块可沿所述第一行走轨道行走。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U肋的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定位机构为两台,在焊接过程中,两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兴舒先庆陈积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锂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