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下模板、安装于下模板上的上模板及脱模机构,脱模机构位于两个底座之间。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一码模槽及支撑台阶,第一码模槽位于底座的外侧上且呈梯形状设置,支撑台阶位于底座的内侧上。下模板上设有下模槽,下模板上安装有若干导柱。上模板上设有上模槽、进料口及两个第二码模槽,上模槽与进料口、下模槽连通,第二码模槽位于上模板的外侧上且呈梯形状设置。上模板上安装有若干导套,导套与导柱适配。脱模机构包括下针板、安装于下针板上的上针板、安装于上针板上的回程杆,回程杆自下模板穿过与上模板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
本技术涉及压铸成型加工的
,特别是涉及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机械设备应运而生,这些机械设备中的一些部件因为结构成型或者性能的要求通常是通过精密型模具压铸成型的。模具一般是由腔模配合各种顶杆组成,其中腔模作为模具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时,模具都是将腔模安装在注塑机码模固定。但是,现有的腔模的结构合理性较差,经常码模安装不便,需要生产安装对应的底板来对下针板起到支撑作用,生产材料多且生产成本高,空间占用大及其不便使用。而且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导向配合关系差,容易松动脱落,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模具中腔模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一种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下模板、安装于所述下模板上的上模板及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一码模槽及支撑台阶,所述第一码模槽位于所述底座的外侧上且呈梯形状设置,所述支撑台阶位于所述底座的内侧上;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若干导柱;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上模槽、进料口及两个第二码模槽,所述上模槽与所述进料口、下模槽连通,所述第二码模槽位于所述上模板的外侧上且呈梯形状设置;所述上模板上安装有若干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柱适配;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下针板、安装于所述下针板上的上针板、安装于所述上针板上的回程杆,所述回程杆自所述下模板穿过与所述上模板抵接。上述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下模板、安装于下模板上的上模板及脱模机构,使用时配合顶杆一起用。由于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一码模槽和支撑台阶,上模板上设有两个第二码模槽,第一码模槽的设置就可以避免通过底板伸出底座来形成码模位,支撑台阶可以避免通过底板来形成支撑空间,用料少且空间占用小,生产成本低。第一码模槽、第二码模槽呈梯形状结构,梯形状结构具有斜面,便于安装导向进入固定,安装快速便捷,结构合理。由于下模板上安装有导柱,上模板上安装有与导柱配合使用的导套,配合关系好,不容易脱落,稳定性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若干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下模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一倒角面位于所述底座端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若干回程杆孔,所述回程杆孔位于所述导柱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四个第一撬模槽、排气槽及第二倒角面,所述第一撬模槽、排气槽位于所述下模板靠近所述上模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倒角面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侧面边角处上且与所述第一撬模槽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若干顶针孔、水孔及第一镶模孔,所述顶针孔、水孔贯穿所述下模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上设有若干导套孔及限位孔,所述导套孔用于安装所述导套,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导套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三倒角面及第二镶模孔,所述第三倒角面位于所述上模板的侧面边角处,所述第二镶模孔与所述上模槽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套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限位孔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针板上的撑头柱,所述撑头柱自所述上针板穿过与所述下模板相对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中底座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中下模板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中上模板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中导套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中脱模机构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0-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20-底座,21-第一码模槽,22-支撑台阶,23-螺钉,24-第一倒角面,30-下模板,31-下模槽,32-导柱,33-回程杆孔,34-第一撬模槽,35-排气槽,36-第二倒角面,37-顶针孔,38-水孔,39-第一镶模孔,40-上模板,41-上模槽,42-进料口,43-第二码模槽,44-导套,45-导套孔,46-限位孔,47-第三倒角面,48-第二镶模孔,49-第二撬模槽,441-环槽,50-脱模机构,51-下针板,52-上针板,53-回程杆,54-撑头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1至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100,该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座20、安装于底座20上的下模板30、安装于下模板30上的上模板40及脱模机构50,脱模机构50位于两个底座20之间。再参照图2和图3,所述底座20上设有两个第一码模槽21及支撑台阶22,第一码模槽21位于底座20的外侧且呈梯形状设置,支撑台阶22位于底座20的内侧上,第一码模槽21具有呈45度斜面,这样便于安装,支撑台阶22对脱模机构50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地,底座20上安装有若干螺钉23,螺钉23与下模板30连接,通过螺钉23可以将下模板30稳固的安装在底座20上。其中底座20上设有两个第一倒角面36,第一倒角面36位于底座20的端部上,通第一倒角面36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少底座20的体积,也可以使底座20的边角接触起来的更加柔和,不容易对手造成伤害。进一步地,底座20的端部上设有吊模孔,吊模孔便于底座20的吊运。再参照图2和图4,所述下模板30上设有下模槽31,下模板30装有若干导柱32,其中导柱32的数量为四根,下模槽31位于导柱32之间。进一步地,下模板30上设有若干回程杆孔33,回程杆孔33位于导柱32的一侧。进一步地,下模板30上设有四个第一撬模槽34、排气槽35及第二倒角面36,第一撬模槽34、排气槽35位于下模板30靠近上模板40的一端上,第二倒角面36位于下模板30的侧面边角处上且与第一撬模槽34相对设置。第一撬模槽34便于使用时形成撬模空间,排气槽35便于合模是排气,第二倒角面36减少下模板30体积的同时也提高了保护效果。更进一步地,下模板30上设有若干顶针孔37、水孔38及第一镶模孔39,顶针孔37、水孔38贯穿下模板30,顶针孔37顶杆穿过,水孔38便于冷却水进入,第一镶模孔39便于根据需要安装凸模。其中,下模板30的侧面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下模板、安装于所述下模板上的上模板及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一码模槽及支撑台阶,所述第一码模槽位于所述底座的外侧上且呈梯形状设置,所述支撑台阶位于所述底座的内侧上;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若干导柱;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上模槽、进料口及两个第二码模槽,所述上模槽与所述进料口、下模槽连通,所述第二码模槽位于所述上模板的外侧上且呈梯形状设置;所述上模板上安装有若干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柱适配;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下针板、安装于所述下针板上的上针板、安装于所述上针板上的回程杆,所述回程杆自所述下模板穿过与所述上模板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下模板、安装于所述下模板上的上模板及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一码模槽及支撑台阶,所述第一码模槽位于所述底座的外侧上且呈梯形状设置,所述支撑台阶位于所述底座的内侧上;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若干导柱;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上模槽、进料口及两个第二码模槽,所述上模槽与所述进料口、下模槽连通,所述第二码模槽位于所述上模板的外侧上且呈梯形状设置;所述上模板上安装有若干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导柱适配;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下针板、安装于所述下针板上的上针板、安装于所述上针板上的回程杆,所述回程杆自所述下模板穿过与所述上模板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若干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下模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一倒角面位于所述底座端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铸成型的精密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若干回程杆孔,所述回程杆孔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华,李立文,邱刚,李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明利钢材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