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184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速溶茶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速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主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红茶80‑110份、罗望子胶35‑45份、枸橼酸钠10‑17份、维生素C8‑16份、白酒73‑78份、土豆淀粉5‑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维生素C、枸橼酸钠,改善了速溶茶的溶解性,有效防止了速溶茶沉淀,通过采用罗望子胶,改善了速溶茶的滋味和香气,通过采用白酒改善了速溶茶的贮存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速溶茶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速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速溶茶是以鲜叶、成品茶或毛茶为原料,通过提取、浓缩、干燥等工序加工成的一种新型茶类饮品。速溶茶具有即冲即饮、便于携带、相对于一般茶制品,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因而广受消费者的欢迎。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可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还具有消除自由基、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专利号CN201310641568.7公开了一种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将红茶暴露于空气中文火加热翻炒0.5~1小时;b、热水浸泡:将翻炒后的红茶置于75℃~90℃的热水中浸泡三次,每次浸泡20~50分钟,得浸泡液;c、粗滤:将所述浸泡液进行粗滤,得粗滤液;d、离心澄清:将粗滤液在转速为1000~6000转/分钟的条件下离心30~60分钟,静置1~3小时,得上清液;e、超滤:将上清液进行超滤,得超滤液;f、真空薄膜浓缩:将超滤液通过真空薄膜装置,得浓缩液;g、干燥: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或者冷冻干燥,即得成品,使得速溶红茶,汤色红透通亮,鲜醇甘厚,且饮用安全。将红茶和速溶茶的特性较好地结合。目前,我国生产的速溶红茶虽然工艺得以改进,但是仍存在滋味淡、冷溶性差、香气低,茶汤不够澄清,易产生混浊和沉淀等品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速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速溶红茶,主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红茶80-110份、罗望子胶35-45份、枸橼酸钠10-17份、维生素C8-16份、白酒73-78份、土豆淀粉5-9份。所述红茶,其制备方法为:取一芽二叶经揉捻、恒温萎凋后,再经自然发酵、恒温发酵,再置于炒锅中低温炒干所得。所述揉捻采用轻压、重压、轻压的方式进行。所述恒温萎凋,其温度为30-35℃。所述恒温发酵,其温度为55-60℃。所述低温炒干,其温度为45-52℃。所述红茶,其制备方法为:取一芽二叶经“轻压-重压-轻压”的方式揉捻后,置于温度为30-35℃条件下恒温萎凋至叶表面含水量为50%-55%后,再经自然发酵10-12h,置于温度为55-60℃条件下恒温发酵24-36h,再置于温度为45-52℃的炒锅中低温炒制茶叶含水量≤10%。一种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红茶研磨至粒度过200目筛,加水至水料比为(3-3.5):1,然后接入水料体系0.3-0.5%的纤维素酶于温度为28-32℃条件下恒温培养1-2h,再加入水料体系0.1-0.2%的蛋白酶于温度为35-40℃条件下恒温培养1-2h,然后转入超声波处理1-2min,过滤;S2取滤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后粉末,与土豆淀粉、罗望子胶共同加入至白酒中搅拌均匀;S3将滤渣与枸橼酸钠、维生素C于温度为63-67℃条件下混合15-20min;S4将步骤S2所得物与步骤S3所得物混合均匀,真空冷冻干燥、研磨至200目筛。所述超声波,其功率为245-265W,频率为35-45kHz。所述真空冷冻干燥是先在零下5℃至0℃条件下冷冻10-15min,再置于零下10℃至零下6℃条件下冷冻8min,再置于零下18℃至零下12℃条件下冷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维生素C、枸橼酸钠,改善了速溶茶的溶解性,有效防止了速溶茶沉淀,通过采用罗望子胶,改善了速溶茶的滋味和香气,通过采用白酒改善了速溶茶的贮存特性。其次,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红茶进行酶提和超声波提取,使得有效成分溶出率高,结合土豆淀粉、罗望子胶的作用,使得溶出的有效成分得以较好的保留,进而保证了速溶茶的品质。最后,本专利技术采枸橼酸钠、维生素C处理红茶提取后的滤渣,使得滤渣能够二次溶解,进而在冲泡时能够改善速溶茶的滋味和香气,防止有效成分损失。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红茶进行特殊生产,改善了红茶的香气、滋味、口感,进而改善了速溶茶品质,溶解性较传统速溶红茶提升了15-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速溶红茶,主料包括:红茶80kg、罗望子胶35kg、枸橼酸钠10kg、维生素C8kg、白酒73kg、土豆淀粉5kg;所述红茶,其制备方法为:取一芽二叶经“轻压-重压-轻压”的方式揉捻后,置于温度为30℃条件下恒温萎凋至叶表面含水量为50%后,再经自然发酵10h,置于温度为55℃条件下恒温发酵24h,再置于温度为45℃的炒锅中低温炒制茶叶含水量≤10%。实施例2一种速溶红茶,主料包括:红茶110kg、罗望子胶45kg、枸橼酸钠17kg、维生素C16kg、白酒78kg、土豆淀粉9kg;所述红茶,其制备方法为:取一芽二叶经“轻压-重压-轻压”的方式揉捻后,置于温度为35℃条件下恒温萎凋至叶表面含水量为55%后,再经自然发酵12h,置于温度为60℃条件下恒温发酵36h,再置于温度为52℃的炒锅中低温炒制茶叶含水量≤10%。实施例3一种速溶红茶,主料包括:红茶95kg、罗望子胶40kg、枸橼酸钠13kg、维生素C12kg、白酒75kg、土豆淀粉7kg;所述红茶,其制备方法为:取一芽二叶经“轻压-重压-轻压”的方式揉捻后,置于温度为32℃条件下恒温萎凋至叶表面含水量为53%后,再经自然发酵11h,置于温度为58℃条件下恒温发酵30h,再置于温度为49℃的炒锅中低温炒制茶叶含水量≤10%。实施例4-6一种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红茶研磨至粒度过200目筛,加水至水料比为3:1,然后接入水料体系0.4%的纤维素酶于温度为30℃条件下恒温培养1h,再加入水料体系0.15%的蛋白酶于温度为37℃条件下恒温培养2h,然后转入超声波处理90s,过滤;S2取滤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后粉末,与土豆淀粉、罗望子胶共同加入至白酒中搅拌均匀;S3将滤渣与枸橼酸钠、维生素C于温度为65℃条件下混合20min;S4将步骤S2所得物与步骤S3所得物混合均匀,真空冷冻干燥、研磨至200目筛。所述超声波,其功率为245W,频率为45kHz。所述真空冷冻干燥是先在零下5℃条件下冷冻12min,再置于零下7℃条件下冷冻8min,再置于零下15℃冷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溶红茶,其特征在于,主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红茶80‑110份、罗望子胶35‑45份、枸橼酸钠10‑17份、维生素C8‑16份、白酒73‑78份、土豆淀粉5‑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溶红茶,其特征在于,主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红茶80-110份、罗望子胶35-45份、枸橼酸钠10-17份、维生素C8-16份、白酒73-78份、土豆淀粉5-9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速溶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其制备方法为:取一芽二叶经揉捻、恒温萎凋后,再经自然发酵、恒温发酵,再置于炒锅中低温炒干所得。3.如权利要求2所述速溶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采用轻压、重压、轻压的方式进行。4.如权利要求2所述速溶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萎凋,其温度为30-35℃。5.如权利要求2所述速溶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发酵,其温度为55-60℃。6.如权利要求2所述速溶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炒干,其温度为45-52℃。7.如权利要求1所述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红茶研磨至粒度过200目筛,加水至水料比为(3-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英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