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1256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预制独立基础、安装在预制独立基础上的预制地梁、安装在预制地梁上的预制底板和垂直安装在预制底板上的预制剪力墙,以及预制梁和铺设在预制剪力墙与预制梁上的预制楼板,该建造方法包括:一、吊装预制独立基础;二、吊装预制地梁;三、吊装预制底板;四、吊装预制剪力墙;五、吊装预制梁;六、吊装预制楼板;七、现浇混凝土连接预制梁、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率低、现场湿作业量大的问题,现场施工主要为预制结构构件之间的现场装配,连接安全可靠,能够极大地提高建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业主要以设计单位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建造的方式运行,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性较差。由此导致建造效率低,产品质量差,行业整体能耗高,对环境、资源、能源造成较大的破坏与浪费。因此,通过现代化的设计、制作、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建筑业分散、低效率、低水平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实现建筑产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由之路。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大量节省资源,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品质,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是建筑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的根本转变,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近几年,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应用较多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虽然实现了部分构件的工厂预制、现场装配,但普遍装配率较低,现有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需要绑扎大量的钢筋和现浇混凝土进行连接。因此,现行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湿作业量仍然较大,并不能完全发挥装配式建筑低能耗、高效率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其装配方法便捷、设计合理,提高了建筑工业化水平,解决了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率低、现场湿作业量大的问题,本结构体系中结构构件的预制率能够达到95%以上,现场施工主要为预制结构构件之间的现场装配,现场施工只有极少量的湿作业,连接安全可靠,能够极大地提高建造效率,大幅缩短工期,降低能耗,能够广泛应用于低层城镇化住宅、高端别墅、旅游度假村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所述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预制独立基础、安装在所述预制独立基础上的预制地梁、安装在预制地梁上的预制底板和垂直安装在所述预制底板上的预制剪力墙,以及架设在两个相对布设的预制剪力墙之间的预制梁和铺设在预制剪力墙与预制梁上的预制楼板,所述预制独立基础顶端预埋有第一预埋钢筋,所述预制地梁两端开设有供第一预埋钢筋穿过的第一浇筑孔,所述预制地梁顶端预埋有多个第二预埋钢筋,所述预制底板上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穿过的第二浇筑孔,所述预制剪力墙底部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穿过且与第二浇筑孔相匹配的第三浇筑孔,所述预制剪力墙的侧面上开设有让位槽;多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缺口,两个第一缺口相对布设形成第一混凝土浇筑腔;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缺口,两个第二缺口相对布设形成第二混凝土浇筑腔;当三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其中两个预制剪力墙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三缺口,一个预制剪力墙具有平整的端部,两个第三缺口和一个预制剪力墙平整的端部形成第三混凝土浇筑腔;所述预制梁的端部预埋有预制梁预埋水平钢筋,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预制梁的顶部成排搭设有附加纵筋,所述附加纵筋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所述预制梁和预制剪力墙上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该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吊装预制独立基础:在完成地基处理和测量放线之后,吊装预制独立基础至安装位置;步骤二、吊装预制地梁:首先,吊装预制地梁,使第一预埋钢筋穿过第一浇筑孔;接着,向第一浇筑孔内灌满高强灌浆料;最后,在第一浇筑孔的顶部安装第一封板,并通过在第一预埋钢筋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一封板压紧在所述预制地梁的顶面上;步骤三、吊装预制底板:吊装底层的预制底板,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一一穿过多个第二浇筑孔;步骤四、吊装预制剪力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吊装预制剪力墙,将预制剪力墙、预制底板和预制地梁连接为一体:首先,吊装预制剪力墙,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一一穿过多个第三浇筑孔,从让位槽中向贯通的第二浇筑孔和第三浇筑孔内灌满高强灌浆料,在第三浇筑孔的顶部安装第二封板,并通过在第二预埋钢筋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二封板压紧在所述让位槽的底面上,之后,用砂浆封堵所述让位槽;步骤402、连接多个预制剪力墙,根据预制剪力墙的安装位置,多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侧面伸出的横向直线钢筋一一连接为一体;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在第一混凝土浇筑腔内插入附加钢筋;然后,向第一混凝土浇筑腔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侧面伸出的横向U型钢筋一一对应;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在第二混凝土浇筑腔内插入附加钢筋;然后,向第二混凝土浇筑腔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当三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呈T型布设的三个预制剪力墙侧面伸出的横向U型钢筋一一对应;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的高度方向在第三混凝土浇筑腔内插入附加钢筋;然后,向第三混凝土浇筑腔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步骤五、吊装预制梁:首先,吊装预制梁,将预制梁的两端搭设在两个相对布设的预制剪力墙上;其次,在所述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预制梁的顶部成排搭设附加纵筋;接着,在所述附加纵筋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步骤六、吊装预制楼板:吊装预制楼板,根据预制楼板的安装位置,预制楼板的连接方式分为三种情况: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之间的连接;预制楼板和预制剪力墙之间连接;预制梁和预制楼板之间的连接;当装配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时,所述预制楼板上设置有用于水平连接的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所述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锚固钢筋,利用第一焊板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邻预制楼板的预制楼板水平预埋钢板连接为一体;当装配预制楼板和预制剪力墙时,所述预制剪力墙顶部设置有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利用第二焊板将所述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与预制剪力墙水平预埋钢板连接为一体;当装配预制梁和预制楼板时,所述预制楼板上设置有用于竖直连接的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所述预制梁顶面上设置有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利用第三焊板将所述预制楼板竖直预埋钢板与预制梁水平预埋钢板连接为一体;步骤七、现浇混凝土连接预制梁、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在步骤六中完成预制楼板和预制剪力墙的装配后,所述预制楼板与预制剪力墙之间形成第一浇筑缝;在步骤六中完成预制梁和预制楼板的装配后,预制梁与预制楼板之间形成第二浇筑缝;在步骤五中完成预制梁和预制剪力墙的装配后,所述预制梁和预制剪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所述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预制独立基础(1)、安装在所述预制独立基础(1)上的预制地梁(2)、安装在预制地梁(2)上的预制底板(3)和垂直安装在所述预制底板(3)上的预制剪力墙(4),以及架设在两个相对布设的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预制梁(5)和铺设在预制剪力墙(4)与预制梁(5)上的预制楼板(6),所述预制独立基础(1)顶端预埋有第一预埋钢筋(1‑1),所述预制地梁(2)两端开设有供第一预埋钢筋(1‑1)穿过的第一浇筑孔(2‑1),所述预制地梁(2)顶端预埋有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所述预制底板(3)上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2‑2)穿过的第二浇筑孔(3‑1),所述预制剪力墙(4)底部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2‑2)穿过且与第二浇筑孔(3‑1)相匹配的第三浇筑孔(4‑1),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侧面上开设有让位槽(4‑6);多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缺口(4‑2),两个第一缺口(4‑2)相对布设形成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缺口(4‑3),两个第二缺口(4‑3)相对布设形成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当三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其中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三缺口(4‑7),一个预制剪力墙(4)具有平整的端部,两个第三缺口(4‑7)和一个预制剪力墙(4)平整的端部形成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所述预制梁(5)的端部预埋有预制梁预埋水平钢筋(5‑1),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顶部和预制梁(5)的顶部成排搭设有附加纵筋(13),所述附加纵筋(13)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14),所述预制梁(5)和预制剪力墙(4)上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15),其特征在于:该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吊装预制独立基础:在完成地基处理和测量放线之后,吊装预制独立基础(1)至安装位置;步骤二、吊装预制地梁:首先,吊装预制地梁(2),使第一预埋钢筋(1‑1)穿过第一浇筑孔(2‑1);接着,向第一浇筑孔(2‑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最后,在第一浇筑孔(2‑1)的顶部安装第一封板(19),并通过在第一预埋钢筋(1‑1)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一封板(19)压紧在所述预制地梁(2)的顶面上;步骤三、吊装预制底板:吊装底层的预制底板(3),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一一穿过多个第二浇筑孔(3‑1);步骤四、吊装预制剪力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吊装预制剪力墙(4),将预制剪力墙(4)、预制底板(3)和预制地梁(2)连接为一体:首先,吊装预制剪力墙(4),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一一穿过多个第三浇筑孔(4‑1),从让位槽(4‑6)中向贯通的第二浇筑孔(3‑1)和第三浇筑孔(4‑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在第三浇筑孔(4‑1)的顶部安装第二封板(20),并通过在第二预埋钢筋(2‑2)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二封板(20)压紧在所述让位槽(4‑6)的底面上,之后,用砂浆封堵所述让位槽(4‑6);步骤402、连接多个预制剪力墙(4),根据预制剪力墙(4)的安装位置,多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侧面伸出的横向直线钢筋(4‑4)一一连接为一体;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11);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4)的高度方向在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内插入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侧面伸出的横向U型钢筋(4‑5)一一对应;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11);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4)的高度方向在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内插入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当三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呈T型布设的三个预制剪力墙(4)侧面伸出的横向U型钢筋(4‑5)一一对应;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11);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4)的高度方向在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内插入附加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所述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预制独立基础(1)、安装在所述预制独立基础(1)上的预制地梁(2)、安装在预制地梁(2)上的预制底板(3)和垂直安装在所述预制底板(3)上的预制剪力墙(4),以及架设在两个相对布设的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预制梁(5)和铺设在预制剪力墙(4)与预制梁(5)上的预制楼板(6),所述预制独立基础(1)顶端预埋有第一预埋钢筋(1-1),所述预制地梁(2)两端开设有供第一预埋钢筋(1-1)穿过的第一浇筑孔(2-1),所述预制地梁(2)顶端预埋有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所述预制底板(3)上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2-2)穿过的第二浇筑孔(3-1),所述预制剪力墙(4)底部开设有供第二预埋钢筋(2-2)穿过且与第二浇筑孔(3-1)相匹配的第三浇筑孔(4-1),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侧面上开设有让位槽(4-6);多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一缺口(4-2),两个第一缺口(4-2)相对布设形成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L型时,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缺口(4-3),两个第二缺口(4-3)相对布设形成第二混凝土浇筑腔(9);当三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T型时,其中两个预制剪力墙(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第三缺口(4-7),一个预制剪力墙(4)具有平整的端部,两个第三缺口(4-7)和一个预制剪力墙(4)平整的端部形成第三混凝土浇筑腔(10);所述预制梁(5)的端部预埋有预制梁预埋水平钢筋(5-1),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顶部和预制梁(5)的顶部成排搭设有附加纵筋(13),所述附加纵筋(13)上成排套设有附加箍筋(14),所述预制梁(5)和预制剪力墙(4)上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层(15),其特征在于:该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吊装预制独立基础:在完成地基处理和测量放线之后,吊装预制独立基础(1)至安装位置;步骤二、吊装预制地梁:首先,吊装预制地梁(2),使第一预埋钢筋(1-1)穿过第一浇筑孔(2-1);接着,向第一浇筑孔(2-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最后,在第一浇筑孔(2-1)的顶部安装第一封板(19),并通过在第一预埋钢筋(1-1)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一封板(19)压紧在所述预制地梁(2)的顶面上;步骤三、吊装预制底板:吊装底层的预制底板(3),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一一穿过多个第二浇筑孔(3-1);步骤四、吊装预制剪力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吊装预制剪力墙(4),将预制剪力墙(4)、预制底板(3)和预制地梁(2)连接为一体:首先,吊装预制剪力墙(4),使多个第二预埋钢筋(2-2)一一穿过多个第三浇筑孔(4-1),从让位槽(4-6)中向贯通的第二浇筑孔(3-1)和第三浇筑孔(4-1)内灌满高强灌浆料,在第三浇筑孔(4-1)的顶部安装第二封板(20),并通过在第二预埋钢筋(2-2)顶部套装螺母将所述第二封板(20)压紧在所述让位槽(4-6)的底面上,之后,用砂浆封堵所述让位槽(4-6);步骤402、连接多个预制剪力墙(4),根据预制剪力墙(4)的安装位置,多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形式分为直线型、L型和T型: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式为直线型时,具体连接方法包括:首先,将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侧面伸出的横向直线钢筋(4-4)一一连接为一体;其次,在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的拼缝位置处采用抗裂砂浆勾缝抹平形成抗裂砂浆层(11);接着,沿着预制剪力墙(4)的高度方向在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内插入附加钢筋(12);然后,向第一混凝土浇筑腔(8)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当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4)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的连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崔国静苏衍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