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组生物标记物在制备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检测、诊断或预后监测产品中的用途,所述生物标记物为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了5种与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相关的基因,并研究其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早期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探索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早期防治的药物靶点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组生物标记物在制备IVL检测、诊断或预后监测产品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检测
,具体涉及一组生物标记物在制备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检测、诊断或预后监测产品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leiomyomatosis,IVL)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特点的平滑肌源性肿瘤,多影响育龄女性,呈侵袭性在静脉系统内生长,可突入子宫或盆腔的静脉内,经髂静脉或卵巢静脉延伸、扩展至下腔静脉,约10%累及心脏,造成严重的循环障碍甚至出现晕厥或猝死,并且术后可复发。目前尚无准确的IVL发病率统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其诊断病例数近年来有升高趋势。协和医院作为全国疑难杂病中心,具有多科协作的传统和综合优势,逐步形成了对IVL病例资源的富集。自2002底诊断首例IVL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转诊患者,诊断病例数逐年快速递增,并有继续升高的趋势。目前已对180余例IVL病患的约220例次手术标本进行了明确病理诊断,其中不乏范围广泛、累及心脏甚至到达肺部的病例。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疾病罕见认识不充分,存在较多漏诊、误诊。目前CT、MRI以及超声等影像学手段尚不能发现IVL早期病变,即便在侵入较大的静脉时也很难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等其他肿瘤进行鉴别,目前尚无法对IVL进行术前明确诊断。IVL的组织学表现多样,各种平滑肌瘤的组织学形态均可以出现,单纯组织形态学有时很难与子宫平滑肌瘤(Leiomyoma,LM)等进行鉴别,其确诊目前主要依靠术后全面细致的病理取材发现侵入静脉内的肿瘤部分,而由于认识水平等因素,在术后病理诊断阶段仍然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特别是目前对累及脉管系统不明显、甚至尚未侵入静脉系统的IVL早期病变还没有特征性形态学特点或特异性标志物进行有效识别,并且随着妇产科微创手术的开展,对病理标本大体结构破坏较重、大大增加了病理医师大体取材时识别IVL的难度,甚至有时送检组织破碎不整、大体结构被完全破坏,无法识别IVL病变而明显增加误诊、漏诊风险。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无法对IVL的预后进行预测,更缺乏指导治疗的特异性分子指标。因而探寻IVL分子特征成为准确诊断、早期诊断、及早合理防治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IVL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如果能够利用特异性标志物在剔除甚至活检组织中进行诊断,对有保留生育要求的病人意义更加重大。目前关于IVL的文献基本上都是描述性个案报道和关于临床病理情况的总结。由于病例罕见,缺乏对内在分子改变的研究,仅有2个研究小组做了初步遗传学研究。其中波士顿的一个研究小组2002年和2003年相继对2例IVL进行了核型分析研究,发现2例均具有der(14)t(12;14)(q15;q24)的遗传学异常[7,8]。2014年耶鲁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CGH的方法对9例IVL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不同的拷贝数变异。由于病例数量少、难以获得组织标本、所用方法的内在限制等原因,目前尚缺乏对IVL进行全面详尽、多角度的分子改变的研究。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诊断、治疗或抑制静脉内平滑肌瘤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和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找能够用于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早期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并提供其相关应用。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组生物标记物在制备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检测、诊断或预后监测产品中的用途,所述生物标记物为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标记物为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中表达下调。更进一步,上面所提到的产品包括:通过RT-PCR、Western方法、免疫检测、原位杂交、芯片或试剂盒检测上述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表达水平以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产品。进一步,所述用RT-PCR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产品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扩增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的引物;所述用免疫检测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产品包括:与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所述用原位杂交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产品包括:与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的核酸序列杂交的探针;所述用芯片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产品包括:蛋白芯片和基因芯片;其中,蛋白芯片包括与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基因芯片包括与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的核酸序列杂交的探针。与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的核酸序列杂交的探针可以是DNA、RNA、DNA-RNA嵌合体、PNA或其它衍生物。所述探针的长度没有限制,只要完成特异性杂交、与目的核苷酸序列特异性结合,任何长度都可以。所述探针的长度可短至25、20、15、13或10个碱基长度。同样,所述探针的长度可长至60、80、100、150、300个碱基对或更长,甚至整个基因。由于不同的探针长度对杂交效率、信号特异性有不同的影响,所述探针的长度通常至少是14个碱基对,最长一般不超过30个碱基对,与目的核苷酸序列互补的长度以15-25个碱基对最佳。所述探针自身互补序列最好少于4个碱基对,以免影响杂交效率。进一步,所述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所述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包括完整的抗体分子、抗体的任何片段或修饰,例如,嵌合抗体、scFv、Fab、F(ab’)2、Fv等。只要所述片段能够保留与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蛋白的结合能力即可。用于蛋白质水平的抗体的制备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并且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来制备所述抗体。优选地,所述产品包括芯片、试剂盒。进一步,所述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所述基因芯片包括固相载体以及固定在固相载体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寡核苷酸探针包括用于检测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转录水平的针对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蛋白质芯片包括固相载体以及固定在固相载体的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进一步,所述固相载体包括无机载体和有机载体,所述无机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有硅载体、玻璃载体、陶瓷载体等;所述有机载体包括聚丙烯薄膜、尼龙膜等。进一步,所述试剂盒包括基因检测试剂盒和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所述基因检测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转录水平的试剂;所述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包括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优选地,所述试剂盒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检测试剂盒,其包含检测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表达水平的工具,以及如何使用所述试剂盒的说明。所述工具包括用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组生物标记物在制备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检测、诊断或预后监测产品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记物为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生物标记物在制备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检测、诊断或预后监测产品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记物为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及其表达产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中表达下调。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通过RT-PCR、Western方法、免疫检测、原位杂交、芯片或试剂盒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表达水平以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产品。4.一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含检测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表达水平的工具,以及如何使用所述试剂盒的说明。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用于检测LVRN、MTURN、MARC1、HCAR3和/或NWD2基因的引物对或探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涛,王文泽,苗齐,刘兴荣,陈飞,石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