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075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原料包括:胶结材料80~150质量份、细骨料50~120质量份、膨胀剂1~5质量份、减水剂0.1~1质量份和增效助剂0.5~5质量份。制备方法:S1:将除胶结材料之外的原料组分按比例精确称量,之后于混料机中混合均匀;S2:在S1得到的产物中加入胶结材料,继续搅拌预设时间,得到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以高强胶结材料,复合外加剂和特制细骨料,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其能使设备底座与混凝土基础充分结合,从根本上改变设备底座的受力状况;且使用方法简单: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灌浆材料,是指为达到确定的工程目的所选用的,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且便于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注入相应介质的裂缝、裂隙、孔隙等内部空间并具有胶结固化能力,使介质的泄露通道得到堵塞、物理性状及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的一类工程材料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许多已有建筑物无论是外观状况还是使用功能,急需进行加固和改造;航空、电力、机械等行业采用的大型或特大型设备,需要提高设备安装精度,加快安装速度;以及桥梁、铁路等大型运输设施的建设,对预应力梁、板的张拉质量及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而灌浆料的性能和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而对灌浆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目前常规的灌浆材料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地基加固、道路修复、二次灌注、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灌浆等工程中灌浆料普遍存在可操作时间短、后期强度不高、收缩大、材料均质性不好、泌水率过大等问题,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基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以高强胶结材料,复合外加剂和特制细骨料,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其能使设备底座与混凝土基础充分结合,从根本上改变设备底座的受力状况;且使用方法简单: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此外,本专利技术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用途广泛,可用于铁路基础(包括冻土)、公路桥梁、隧道及地铁挖掘施工中遇到流砂时进行灌浆加固,也可用于机床基础,以及预制构件、柱、锚固螺栓、桥墩底座、锚固钢筋、洞穴、裂缝和凹槽等的灌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原料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胶结材料80~150质量份、细骨料50~120质量份、膨胀剂1~5质量份、减水剂0.1~1质量份和增效助剂0.5~5质量份。其中,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为2.3~3.0。优选地,原料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胶结材料100~130质量份、细骨料70~100质量份、膨胀剂2~5质量份、减水剂0.1~0.5质量份和增效助剂0.8~1.5质量份。优选地,胶结材料包括水泥、聚酰胺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和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胶结材料的原料组分优选包括质量比依次为100:(5~10):(1~2):(10~30)的水泥、聚酰胺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和粉煤灰。优选地,增效助剂的原料组分包括硅酸钙和电气石粉,且硅酸钙和电气石粉的质量比为1:(0.2~0.6)。优选地,膨胀剂选用UEA-H型膨胀剂;减水剂选用聚羧酸盐减水剂。制备本专利技术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按照质量份作为配比,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千克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克为单位,质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质量配比比例不变。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除胶结材料之外的原料组分按比例精确称量,之后于混料机中混合均匀;S2:在S1得到的产物中加入胶结材料,继续搅拌预设时间,得到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优选地,S2中:预设时间为50~200min。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在铁路基础、公路桥梁、隧道、地铁挖掘施工、机床基础、预制构件、柱、锚固螺栓、桥墩底座、锚固钢筋、洞穴、裂缝和凹槽灌注过程中的应用。优选地,本专利技术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在使用时,将干粉态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与水按照(13~16):100的质量比搅拌均匀,之后用于现场注浆。具体地,灌注前,把需填充的空间清理干净,填充空间表面混凝土应凿毛并充分预湿12h以上;浇灌一立方需要灌浆料2100~2200kg,灌注施工完成后24h内不得使设备和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终凝以后开始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7~14天,在施工现场加13~15%的用水量搅拌后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以高强胶结材料,复合外加剂和特制细骨料,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其能使设备底座与混凝土基础充分结合,从根本上改变设备底座的受力状况;且使用方法简单: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2)本专利技术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用途广泛,可用于铁路基础(包括冻土)、公路桥梁、隧道及地铁挖掘施工中遇到流砂时进行灌浆加固,也可用于机床基础,以及预制构件、柱、锚固螺栓、桥墩底座、锚固钢筋、洞穴、裂缝和凹槽等的灌注。(3)本专利技术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性能优异。具体地:泌水率比不大于0.8%,具有自流平效果,在水灰比很低的情况下,仍有很大的流动性,可填充全部间隙,流动度≥260mm(流动度初始不小于270min,30min不小于240min);早强高强:1d不小于30MPa,3d不小于45MPa,28d不小于75MPa,可在1~3天内安装设备;微膨胀性:硬化过程中体积无收缩,粘结强度高,与钢筋的握裹力28天大于5MPa;确保地脚螺栓和机座(钢结构)基础以及新老混凝土牢固结合;抗油性好:在机油中浸泡数天后其强度比浸油前有所提高;耐久性好:200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循环试验,强度无明显变化;粒径,4.75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2%,凝结时间之差:初凝不小于130min;竖向膨胀率1d不小于0.03%,对钢筋无锈蚀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实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原料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胶结材料80~150质量份、细骨料50~120质量份、膨胀剂1~5质量份、减水剂0.1~1质量份和增效助剂0.5~5质量份。其中,胶结材料的原料组分优选包括质量比依次为100:(5~10):(1~2):(10~30)的水泥、聚酰胺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和粉煤灰;增效助剂的原料组分包括硅酸钙和电气石粉,且硅酸钙和电气石粉的质量比为1:(0.2~0.6);膨胀剂选用UEA-H型膨胀剂;减水剂选用聚羧酸盐减水剂。另外,针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申请人专门提供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除胶结材料之外的原料组分按比例精确称量,之后于混料机中混合均匀。S2:在S1得到的产物中加入胶结材料,继续搅拌50~200min,得到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原料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胶结材料100质量份、细骨料60质量份、UEA-H型膨胀剂2质量份、聚羧酸盐减水剂0.5质量份和增效助剂1质量份;其中,胶结材料的原料组分包括质量比依次为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胶结材料80~150质量份、细骨料50~120质量份、膨胀剂1~5质量份、减水剂0.1~1质量份和增效助剂0.5~5质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按质量份计,包括:胶结材料80~150质量份、细骨料50~120质量份、膨胀剂1~5质量份、减水剂0.1~1质量份和增效助剂0.5~5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其特征在于:胶结材料100~130质量份、细骨料70~100质量份、膨胀剂2~5质量份、减水剂0.1~0.5质量份和增效助剂0.8~1.5质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结材料包括水泥、聚酰胺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和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胶结材料的原料组分优选包括质量比依次为100:(5~10):(1~2):(10~30)的水泥、聚酰胺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和粉煤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助剂的原料组分包括硅酸钙和电气石粉,且所述硅酸钙和电气石粉的质量比为1:(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郧阳区成林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