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侧翻三轮儿童车,包括车架、扶手杆、后轮,扶手杆的上设有扶手、前轮,车架后部具有左旋转筒、右旋转筒;后轮分别套设在后轮轴的左端和右端;后轮轴上设有左配重筒和右配重筒;扶手杆上同轴固定有前链轮,车架的中部设有连接轮,连接轮固定有后链轮,前链轮和后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连接轮的左部设有左拉杆、右部设有右拉杆,左拉杆的左端连接有左拉绳、该右拉杆的右端连接有右拉绳;左旋转筒和左配重筒之间设有左弹簧、左旋转筒和右配重筒之间设有右弹簧,左配重筒上设有左磁铁、右配重筒上设有右磁铁,左磁铁和右磁铁相互吸引;左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左配重筒;右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右配重筒。优点是:能够有效避免三轮儿童车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侧翻三轮儿童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童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侧翻三轮儿童车。
技术介绍
三轮儿童车是常见的童车的一种,其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从而得到了极大推广。其缺陷在于:拐弯时极易侧翻,尤其是在平地上转弯时,侧翻的几率更大,从而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侧翻三轮儿童车,它具有能够有效避免三轮儿童车的侧翻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侧翻三轮儿童车,包括车架,该车架的前部设有扶手杆、中部设有坐垫、后部设有2个后轮,同时,该扶手杆的上端设有扶手、下端设有前轮,前轮配有踏板,所述车架后部具有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左连接臂的后端设有左旋转筒、右连接臂的后端设有右旋转筒,从上向下看,该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呈“八”字形;所述2个后轮分别旋转套设在一后轮轴的左端和右端,该后轮轴的左部和后部分别过盈配合的穿设在该左旋转筒和该右旋转筒内;所述后轮轴上位于该左旋转筒和该右旋转筒之间套设有左配重筒和右配重筒,同时,该后轮轴中部设有和该左配重筒相配的左限位块以及和该右限位筒相配的右限位块,该左旋转筒上设有左滑轮、该右旋转筒上设有右滑轮;所述扶手杆上同轴固定有前链轮,且该车架的中部设有连接轮,该连接轮同轴固定有后链轮,该前链轮和该后链轮通过链条予以连接,同时,该连接轮的左部设有向左延伸的左拉杆、右部设有向右延伸的右拉杆,该左拉杆的左端连接有左拉绳、该右拉杆的右端连接有右拉绳;以及,该左旋转筒和该左配重筒之间设有左弹簧、该右旋转筒和该右配重筒之间设有右弹簧,且该左配重筒上设有左磁铁、该右配重筒上设有右磁铁,该左磁铁和该右磁铁相互吸引,当该左弹簧的弹力为零时,该左配重筒和该左限位块之间具有非零间距,当该右弹簧的弹力为零时,该右配重筒和该右限位块之间具有非零间距;该左拉绳的中部套绕过该左滑轮后,该左拉绳的另一端连接该左配重筒;该右拉绳的中部套绕过该右滑轮后,该右拉绳的另一端连接该右配重筒。所述左拉绳的中部和该右拉绳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弹性绳。所述扶手杆的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弹性杆,该前轮旋转设置于该弹性杆的下端。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避免三轮儿童车的侧翻。本专利技术的防侧翻三轮儿童车在使用时,一旦骑行者做出拐弯动作,则左配重筒和右配重筒均会向外移动,但是和拐弯方向相反的配重筒(包括左配重筒和右配重筒)的移动幅度会更大,不仅使后轮重心更为稳定,且有效抵消了拐弯形成的重心偏移情况,降低了童车侧翻的几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中:10、车架,11、左连接臂,111、左旋转筒,1111、左滑轮,12、右连接臂,121、右旋转筒,1211、右滑轮;20、扶手杆,21、扶手,22、前轮,221、踏板;30、后轮轴,31、后轮,321、左限位块,322、右限位块;41、左配重筒,411、左磁铁,42、右配重筒,421、右磁铁,431、左弹簧,432、右弹簧;51、前链轮,52、连接轮,521、左拉杆,522、右拉杆,53、后链轮,541、左拉绳,542、右拉绳,55、弹性绳;60、弹性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防侧翻三轮儿童车,包括车架10。该车架10的前部设有扶手杆20、中部设有坐垫、后部设有2个后轮31。同时,该扶手杆20的上端设有扶手21、下端设有前轮22,前轮22配有踏板221。即,该前轮22为驱动轮,2个后轮31为从动轮。进一步的讲:该车架10后部具有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从上向下看,该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呈“八”字形。即,该左连接臂11向该车架10的左后方进行延伸,该右连接臂12向该车架10的右后方进行延伸。该左连接臂11的后端设有左旋转筒111、右连接臂12的后端设有右旋转筒121。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右旋转筒121的轴心线均呈水平且二者同轴。2个后轮31分别旋转套设在一后轮轴30的左端和右端。该后轮轴30的左部和后部分别过盈配合的穿设在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右旋转筒121内。当然,该后轮轴30上最好还设有限位台阶,以使该后轮轴30相对于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右旋转筒121不可纵向移动。该后轮轴30上位于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右旋转筒121之间套设有左配重筒41和右配重筒42。即,该左配重筒41和该右配重筒42在该后轮轴30上能够左右移动。该后轮轴30中部设有和该左配重筒41相配的左限位块321以及和该右限位筒42相配的右限位块322。即,当该左配重筒41触碰到该左限位块321之后即无法继续向右移动,当该右配重筒42触碰到该右限位块322之后即无法继续向左移动。该左旋转筒111上设有左滑轮1111、该右旋转筒121上设有右滑轮1211。该扶手杆20上同轴固定有前链轮51,且该车架10的中部设有连接轮52,该连接轮52同轴固定有后链轮53,该前链轮51和该后链轮53通过链条予以连接。同时,该连接轮52的左部设有向左延伸的左拉杆521、右部设有向右延伸的右拉杆522,该左拉杆521的左端连接有左拉绳541、该右拉杆522的右端连接有右拉绳542。即,该扶手杆20旋转后,该前链轮51旋转,通过该链条带动该后链轮53同步旋转。更具体的讲: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左配重筒41之间设有左弹簧431、该右旋转筒121和该右配重筒42之间设有右弹簧432。该左配重筒41上设有左磁铁411、该右配重筒42上设有右磁铁421,该左磁铁411和该右磁铁421相互吸引。当该左弹簧431的弹力为零时,该左配重筒41和该左限位块321之间具有非零间距;当该右弹簧432的弹力为零时,该右配重筒42和该右限位块322之间具有非零间距。也就是说,当该左磁铁411和该右磁铁421之间无法相互吸引时,该左配重筒41在该左弹簧431的拉力作用下会向左移动,该右配重筒42在该右弹簧432的拉力下会向右移动。该左拉绳541的中部套绕过该左滑轮1111后,该左拉绳541的另一端连接该左配重筒41。该右拉绳542的中部套绕过该右滑轮1211后,该右拉绳542的另一端连接该右配重筒42。这样,当使用者向左转弯时,该右拉杆522向前移动,通过该右拉绳542拉动该右配重筒42向右移动,移动距离足够时,该左磁铁411和该右磁铁421相互之间无法吸引,该左配重筒41向左移动,但是该左配重筒41的移动幅度会小于右配重筒42的移动幅度,从而不仅使后轮重心更为稳定,且有效抵消了拐弯形成的重心偏移情况,降低了童车侧翻的几率。使用者向右转弯时,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不再赘述。优化的:该左拉绳541的中部和该右拉绳54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弹性绳55。这样,无论是向左拐弯还是向右拐弯时,其中的一个拉绳(包括左拉绳和右拉绳)会张紧,而另一个拉绳会松动,则在该弹性绳55的作用下,会避免松动的拉绳过分向下弯曲,避免拉绳从相应的滑轮(包括左滑轮和右滑轮)中脱出。该扶手杆20的下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弹性杆60,该前轮22旋转设置于该弹性杆60的下端。即,向一个转弯时,该弹性杆60会产生一定的弯曲,不仅便于转弯,且进一步调整了重心的分布,进一步降低了侧翻的几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侧翻三轮儿童车,包括车架(10),该车架(10)的前部设有扶手杆(20)、中部设有坐垫、后部设有2个后轮(31),同时,该扶手杆(20)的上端设有扶手(21)、下端设有前轮(22),前轮(22)配有踏板(22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后部具有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左连接臂(11)后端设有左旋转筒(111)、右连接臂(12)的后端设有右旋转筒(121),从上向下看,该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呈“八”字形;所述2个后轮(31)分别旋转套设在一后轮轴(30)的左端和右端,该后轮轴(30)的左部和后部分别过盈配合的穿设在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右旋转筒(121)内;所述后轮轴(30)上位于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右旋转筒(121)之间套设有左配重筒(41)和右配重筒(42),同时,该后轮轴(30)中部设有和该左配重筒(41)相配的左限位块(321)以及和该右限位筒(42)相配的右限位块(322),该左旋转筒(111)上设有左滑轮(1111)、该右旋转筒(121)上设有右滑轮(1211);所述扶手杆(20)上同轴固定有前链轮(51),且该车架(10)的中部设有连接轮(52),该连接轮(52)同轴固定有后链轮(53),该前链轮(51)和该后链轮(53)通过链条予以连接,同时,该连接轮(52)的左部设有向左延伸的左拉杆(521)、右部设有向右延伸的右拉杆(522),该左拉杆(521)的左端连接有左拉绳(541)、该右拉杆(522)的右端连接有右拉绳(542);以及,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左配重筒(41)之间设有左弹簧(431)、该右旋转筒(121)和该右配重筒(42)之间设有右弹簧(432),且该左配重筒(41)上设有左磁铁(411)、该右配重筒(42)上设有右磁铁(421),该左磁铁(411)和该右磁铁(421)相互吸引,当该左弹簧(431)的弹力为零时,该左配重筒(41)和该左限位块(321)之间具有非零间距,当该右弹簧(432)的弹力为零时,该右配重筒(42)和该右限位块(322)之间具有非零间距;该左拉绳(541)的中部套绕过该左滑轮(1111)后,该左拉绳(541)的另一端连接该左配重筒(41);该右拉绳(542)的中部套绕过该右滑轮(1211)后,该右拉绳(542)的另一端连接该右配重筒(42)。...
【技术特征摘要】
1.防侧翻三轮儿童车,包括车架(10),该车架(10)的前部设有扶手杆(20)、中部设有坐垫、后部设有2个后轮(31),同时,该扶手杆(20)的上端设有扶手(21)、下端设有前轮(22),前轮(22)配有踏板(22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后部具有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左连接臂(11)后端设有左旋转筒(111)、右连接臂(12)的后端设有右旋转筒(121),从上向下看,该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呈“八”字形;所述2个后轮(31)分别旋转套设在一后轮轴(30)的左端和右端,该后轮轴(30)的左部和后部分别过盈配合的穿设在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右旋转筒(121)内;所述后轮轴(30)上位于该左旋转筒(111)和该右旋转筒(121)之间套设有左配重筒(41)和右配重筒(42),同时,该后轮轴(30)中部设有和该左配重筒(41)相配的左限位块(321)以及和该右限位筒(42)相配的右限位块(322),该左旋转筒(111)上设有左滑轮(1111)、该右旋转筒(121)上设有右滑轮(1211);所述扶手杆(20)上同轴固定有前链轮(51),且该车架(10)的中部设有连接轮(52),该连接轮(52)同轴固定有后链轮(53),该前链轮(51)和该后链轮(53)通过链条予以连接,同时,该连接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雪,
申请(专利权)人:舒城县达顺童车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