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包括底座基板和榨油筒体,所述榨油筒体位于底座基板上方且榨油筒体两端均通过支撑杆架与底座基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榨油筒体的左侧顶壁上设置有进料端口,第一转动套管内侧壁设置有多条条形凹槽,转动杆轴左端杆壁上设置有多条与条形凹槽一一对应的凸棱,转动杆轴的右端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隔板,隔板边侧与榨油筒体内壁滑动连接,位于左侧的支撑杆架杆壁上设置有榨油电机,所述榨油电机输出轴和第一转动套管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传动带轮,所述底座基板上端面还设置有排油通道。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油渣分离,可二次榨油,出油率较高,方便操作,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榨油
,具体是一种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
技术介绍
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可分为家用榨油机、水压机制油机、螺旋制油机、新型液压榨油机、高效精滤榨油机、全自动榨油机。螺旋榨油机由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榨油机,但是现代的螺旋榨油机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例如现代的螺旋式榨油机一般只进行一次螺旋,原料中还有较多的油份无法分离出来,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且油渣分离不完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包括底座基板和榨油筒体,所述榨油筒体位于底座基板上方且榨油筒体两端均通过支撑杆架与底座基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榨油筒体的左侧顶壁上设置有进料端口,榨油筒体右侧底壁上设置有排渣通道,榨油筒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弧形过滤分离网,榨油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与之同轴线的转动杆轴,转动杆轴上设置有绞龙螺旋叶片,转动杆轴左端伸出榨油筒体侧壁,且转动杆轴左端外侧套接有第一转动套管,第一转动套管外侧壁与榨油筒体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套管内侧壁设置有多条条形凹槽,转动杆轴左端杆壁上设置有多条与条形凹槽一一对应的凸棱,凸棱位于弧形过滤分离网内侧并与之左右滑动连接,转动杆轴的右端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隔板,隔板边侧与榨油筒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隔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端伸出榨油筒体右侧壁的推拉杆轴,推拉杆轴的外侧壁还套接有通过花键左右滑动连接的第一转动套管,所述推拉杆轴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螺旋杆与位于右侧的支撑杆架螺旋配合连接,第一转动套管的外侧壁通过传动机构与设置在支撑杆架上的分离电机输出轴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支撑杆架杆壁上设置有榨油电机,所述榨油电机输出轴和第一转动套管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传动带轮,两个传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底座基板上端面还设置有排油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分离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设置在第一转动套管外侧壁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油通道的顶端口与榨油筒体底侧壁固定连接,且弧形过滤分离网位于排油通道内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基板上端面还设置有集油槽,集油槽位于排油通道正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油槽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渣料处理槽,渣料处理槽位于排渣通道正下方,所述渣料处理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挤压螺旋杆,两个挤压螺旋杆同一端的杆轴均设置有转动齿轮,两个转动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挤压螺旋杆的杆轴一端与设置在渣料处理槽外侧壁上的二次榨油电机相连接,所述渣料处理槽内部还设置有分离网。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靠近分离网边侧的渣料处理槽侧壁上设置有排渣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渣料处理槽底部侧壁上还设置有排油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榨油物料经进料端口进入榨油筒体内部,榨油电机通过传动带轮和传动皮带使得第一转动套管转动,第一转动套管带动转动杆轴转动,进而绞龙螺旋叶片转动使得榨油物料挤压在榨油筒体右侧,随着物料的增多,压力增大,将榨油物料内的油脂挤压而出,通过弧形过滤分离网和排油通道流入集油槽内侧,而榨油完成后,分离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使得第一转动套管转动,第一转动套管带动推拉杆轴转动,推拉杆轴通过螺旋杆与支撑杆架的螺旋配合使得隔板相右侧移动,进而使得排渣通道与榨油筒体内部相通,进而使得榨油物料残渣经排渣通道排出落入渣料处理槽内部,通过二次榨油电机和两个转动齿轮的啮合使得两个挤压螺旋杆对残渣进行再次挤压榨油,然后经过分离网的过滤进行油渣分离。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油渣分离,可二次榨油,出油率较高,方便操作,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中渣料处理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中转动杆轴与第一转动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底座基板1、榨油筒体2、进料端口3、排渣通道4、转动杆轴5、绞龙螺旋叶片6、第一转动套管7、凸棱8、传动皮带9、榨油电机10、传动带轮11、支撑杆架12、隔板13、推拉杆轴14、螺旋杆15、第一转动套管16、分离电机17、主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弧形过滤分离网20、排油通道21、集油槽22、渣料处理槽23、分离网24、排油口25、排渣口26、挤压螺旋杆27、二次榨油电机28、转动齿轮29、条形凹槽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包括底座基板1和榨油筒体2,所述榨油筒体2位于底座基板1上方且榨油筒体2两端均通过支撑杆架12与底座基板1上端面固定连接,榨油筒体2的左侧顶壁上设置有进料端口3,榨油筒体2右侧底壁上设置有排渣通道4,榨油筒体2的底壁上设置有弧形过滤分离网20,榨油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之同轴线的转动杆轴5,转动杆轴5上设置有绞龙螺旋叶片6,转动杆轴5左端伸出榨油筒体2侧壁,且转动杆轴5左端外侧套接有第一转动套管7,第一转动套管7外侧壁与榨油筒体2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套管7内侧壁设置有多条条形凹槽30,转动杆轴5左端杆壁上设置有多条与条形凹槽30一一对应的凸棱8,凸棱8位于弧形过滤分离网20内侧并与之左右滑动连接,转动杆轴5的右端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隔板13,隔板13边侧与榨油筒体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隔板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端伸出榨油筒体2右侧壁的推拉杆轴14,推拉杆轴14的外侧壁还套接有通过花键左右滑动连接的第一转动套管16,所述推拉杆轴14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5,螺旋杆15与位于右侧的支撑杆架12螺旋配合连接,第一转动套管16的外侧壁通过传动机构与设置在支撑杆架12上的分离电机17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分离电机17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18和设置在第一转动套管16外侧壁上的从动齿轮19,主动齿轮18和从动齿轮19相啮合,位于左侧的支撑杆架12杆壁上设置有榨油电机10,所述榨油电机10输出轴和第一转动套管7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传动带轮11,两个传动带轮11通过传动皮带9相连接,所述底座基板1上端面还设置有排油通道21,排油通道21的顶端口与榨油筒体2底侧壁固定连接,且弧形过滤分离网20位于排油通道21内侧,底座基板1上端面还设置有集油槽22,集油槽22位于排油通道21正下方,所述集油槽22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渣料处理槽23,渣料处理槽23位于排渣通道4正下方,所述渣料处理槽2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挤压螺旋杆27,两个挤压螺旋杆27同一端的杆轴均设置有转动齿轮29,两个转动齿轮29相啮合,其中一个挤压螺旋杆27的杆轴一端与设置在渣料处理槽23外侧壁上的二次榨油电机28相连接,所述渣料处理槽23内部还设置有分离网24,靠近分离网24边侧的渣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包括底座基板(1)和榨油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体(2)位于底座基板(1)上方且榨油筒体(2)两端均通过支撑杆架(12)与底座基板(1)上端面固定连接,榨油筒体(2)的左侧顶壁上设置有进料端口(3),榨油筒体(2)右侧底壁上设置有排渣通道(4),榨油筒体(2)的底壁上设置有弧形过滤分离网(20),榨油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之同轴线的转动杆轴(5),转动杆轴(5)上设置有绞龙螺旋叶片(6),转动杆轴(5)左端伸出榨油筒体(2)侧壁,且转动杆轴(5)左端外侧套接有第一转动套管(7),第一转动套管(7)外侧壁与榨油筒体(2)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套管(7)内侧壁设置有多条条形凹槽(30),转动杆轴(5)左端杆壁上设置有多条与条形凹槽(30)一一对应的凸棱(8),凸棱(8)位于弧形过滤分离网(20)内侧并与之左右滑动连接,转动杆轴(5)的右端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隔板(13),隔板(13)边侧与榨油筒体(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隔板(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端伸出榨油筒体(2)右侧壁的推拉杆轴(14),推拉杆轴(14)的外侧壁还套接有通过花键左右滑动连接的第一转动套管(16),所述推拉杆轴(14)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5),螺旋杆(15)与位于右侧的支撑杆架(12)螺旋配合连接,第一转动套管(16)的外侧壁通过传动机构与设置在支撑杆架(12)上的分离电机(17)输出轴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支撑杆架(12)杆壁上设置有榨油电机(10),所述榨油电机(10)输出轴和第一转动套管(7)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传动带轮(11),两个传动带轮(11)通过传动皮带(9)相连接,所述底座基板(1)上端面还设置有排油通道(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油分渣的榨油装置,包括底座基板(1)和榨油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体(2)位于底座基板(1)上方且榨油筒体(2)两端均通过支撑杆架(12)与底座基板(1)上端面固定连接,榨油筒体(2)的左侧顶壁上设置有进料端口(3),榨油筒体(2)右侧底壁上设置有排渣通道(4),榨油筒体(2)的底壁上设置有弧形过滤分离网(20),榨油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之同轴线的转动杆轴(5),转动杆轴(5)上设置有绞龙螺旋叶片(6),转动杆轴(5)左端伸出榨油筒体(2)侧壁,且转动杆轴(5)左端外侧套接有第一转动套管(7),第一转动套管(7)外侧壁与榨油筒体(2)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套管(7)内侧壁设置有多条条形凹槽(30),转动杆轴(5)左端杆壁上设置有多条与条形凹槽(30)一一对应的凸棱(8),凸棱(8)位于弧形过滤分离网(20)内侧并与之左右滑动连接,转动杆轴(5)的右端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隔板(13),隔板(13)边侧与榨油筒体(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隔板(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端伸出榨油筒体(2)右侧壁的推拉杆轴(14),推拉杆轴(14)的外侧壁还套接有通过花键左右滑动连接的第一转动套管(16),所述推拉杆轴(14)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5),螺旋杆(15)与位于右侧的支撑杆架(12)螺旋配合连接,第一转动套管(16)的外侧壁通过传动机构与设置在支撑杆架(12)上的分离电机(17)输出轴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支撑杆架(12)杆壁上设置有榨油电机(10),所述榨油电机(10)输出轴和第一转动套管(7)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繁昌县小时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