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植物源杀虫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苦皮藤20‑63%;黄杜鹃5‑10%;藜芦5‑10%;茼蒿17‑40%;猪毛蒿5‑10%;苦楝根5‑1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B、粉碎;C、混合;D、乙醇浸提获得提取液;E、提取液通过浓缩、过滤得目标产物;该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农用化学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可灭杀多种害虫,环境友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成本低,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虫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据统计,我国病虫草害常年发生面积约4亿公顷,由于使用农药,我国每年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化学农药因高效快速而被大量使用,在我国年需要量达100万吨制剂,年喷洒药液1亿万吨,化学防治的面积已经超过28亿公顷次/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一些化学农药高毒、高残留以及不合理使用等因素,给人们带来农业丰产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超标、生态破坏、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以及人身安全的威胁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的绿色农药已成为当今新农药创制的方向。据统计,我国有毒植物上万余种,其中有毒植物大多数具杀虫杀菌效果。据《中国有毒植物》一书中列入的经鉴定的有毒植物有1300余种。地处我国西南部地区的云南植物所经40年研究,已查明有毒植物101个科,943个种,做过成份测定的近100种。在《中国土农药志》中所记载的220种主要植物中大约有1/2植物的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对农作物病害表现出抑制能力;B.J.托金所著的《植物杀菌素》一书中列举了71科、324种植物具有杀菌活性。很多中草药含有抗菌、抑菌、杀虫活性的成分,在人类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已见证了其功效。所以,创制植物源生物农药不仅对防治病虫害,保护生态环境及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开发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用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有着丰富植物资源的我国,植物源农药将有一个大发展,为中国和世界农业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在现有的研究中,植物源农药对害虫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是防治效果不佳,远不如农用化学杀虫剂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该专利技术具有农用化学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可灭杀多种害虫,环境友好。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苦皮藤20-63%;黄杜鹃5-10%;藜芦5-10%;茼蒿17-40%;猪毛蒿5-10%;苦楝根5-10%。优选本专利技术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苦皮藤50%;黄杜鹃5%;藜芦5%;茼蒿30%;猪毛蒿5%;苦楝根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B、粉碎;C、混合;D、乙醇浸提获得提取液;E、提取液通过浓缩、过滤得目标产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植物源杀虫剂通过喷施接触目标植株后,在植株的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能有效趋避或杀灭害虫、控制虫害;本专利技术植物源杀虫剂可用于防治蔬菜(如茭白、莲藕)、茶叶、瓜果、花卉苗木等作物上的尺蠖、螟虫、斜纹夜蛾等多种虫害,具有与常用化学杀虫剂常规剂量处理相当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本专利技术中的杀虫剂为植物源,原料充裕,生产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有其它化学杀虫剂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成本低,方便使用。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由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粉碎后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浸提,其中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按质量比为50∶5∶5∶30∶5∶5。实施例2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由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粉碎后用体积分数60%乙醇浸提,其中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按质量比为40∶5∶5∶40∶5∶5。实施例3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由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粉碎后用体积分数70%乙醇浸提,其中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按质量比为42∶8∶5∶25∶10∶10。实施例4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由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粉碎后用体积分数50%乙醇浸提,其中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按质量比为20∶10∶10∶40∶10∶10。实施例5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由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粉碎后用体积分数60%乙醇浸提,其中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按质量比为63∶5∶5∶17∶5∶5。实施例6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由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粉碎后用体积分数70%乙醇浸提,其中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按质量比为35∶7∶8∶35∶7∶8。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生产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A、将苦皮藤、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分别按照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质量比例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0℃;B、将各种烘干后的材料粉碎;过40目筛;C、将步骤B中的各粉末按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质量比例混合;D、将C步骤中的混合粉末使用乙醇浸提3至5h获得提取液;E、提取液通过浓缩、过滤得目标产物。浸取后的料渣经沤制发酵后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用于浓缩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附属产品对环境友好,基本无污染。实施例1至6的提取液成品在使用时加水稀释400-500倍即可田间施用。下面将本专利技术上述六个实施例与六个对照例的杀虫作用进行对比:对照例1: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由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照例2:20%三唑磷乳油,由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例3:采用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6相同的制备方法,仅使用茼蒿,其质量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中各组分质量的总和相同,获得对照例3样品即茼蒿浓缩液,后稀释与实施例1至实施6相同的倍数,其防治效果(防效%)见表1至表3。茼蒿的提取物中含有茼蒿素,现有的研究表明茼蒿素对家蚕、菜粉蝶和小菜蛾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对照例4:采用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6相同的制备方法,仅使用苦皮藤,其质量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中各组分质量的总和相同,获得对照例4的样品即苦皮藤浓缩液;后稀释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6相同的倍数,其防治效果(防效%)见表1至表3。苦皮藤中的苦皮藤素具有麻醉、拒食和触杀作用,与茼蒿素相同,苦皮藤素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杀伤天敌、理化性质稳定。对照例5:采用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6相同的制备方法,由苦皮藤、黄杜鹃、藜芦、猪毛蒿、苦楝根干燥粉碎后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浸提,其中苦皮藤、黄杜鹃、藜芦、猪毛蒿、苦楝根按质量比为80∶5∶5∶5∶5,获得对照例5的样品。对照例6:采用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6相同的制备方法,由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干燥粉碎后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浸提,其中黄杜鹃、藜芦、茼蒿、猪毛蒿、苦楝根按质量比为5∶5∶80∶5∶5,获得对照例6的样品。将实施例1至6、对照例1至6分别作为供试样品,在特定作物田间按照同样的方法施用并测定防治效果(根据国家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评价),具体信息如表1、表2和表3所示。表1实施例1至6与对照例2至6防治茭白二化螟效果对比表2实施例1至6与对照例1、3至6防治茶叶上茶尺蠖效果对比表3实施例1至6与对照例1、3至6防治莲藕斜纹夜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苦皮藤20‑63%;黄杜鹃5‑10%;藜芦5‑10%;茼蒿17‑40%;猪毛蒿5‑10%;苦楝根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苦皮藤20-63%;黄杜鹃5-10%;藜芦5-10%;茼蒿17-40%;猪毛蒿5-10%;苦楝根5-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苦皮藤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军,朱丽燕,何晓婵,王轶,杨德毅,陈礼威,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